影響中國木材價格指數走勢的主要原因分析

受國家宏觀調控、原材料和人工成本上漲等因素影響,2018年我國木材價格指數走勢整體呈上升趨勢,其中紅木、原木市場勢頭高漲。預計2019年木材行業漲價潮仍將持續,原木市場價格將會持續上漲。

預計2019年木材行業漲價潮仍將持續

國內原木市場

截至2018年10月,原木分類綜合指數報收1108.49,環比漲幅0.2%。三大市場兩漲一跌,廣州魚珠原木指數爲1120.08,上漲0.67%;上海福人原木指數爲1177.26,上漲0.04%;四川大西南原木指數爲976.34,下跌0.86%。

到目前爲止,魚珠市場進口原木各代表材種仍舊保持暢銷的勢頭,巴花、非洲紫檀等依舊是廠家熱捧的對象,成交價分別爲3000元/立方米、3650元/立方米。

影響中國木材價格指數走勢主因

1、環保風暴

如果說2016年是環保政策施壓的起始年,2017是環保政策爆發年,那麼2018-2019就是環保改革年。

隨着各種環保政策的相繼出臺,這場持續長久的環保風暴掀起並覆蓋全國31個省份,不少木業企業停產整治甚至被查封。衆多中小傢俱企業將面臨原材料緊缺、資金產品滯銷等危機,最終引爆倒閉潮。

2、供應缺口

儘管木材行業遭受嚴重打擊,市場走貨速度緩慢,木材價格有所下降,但也有部分木材因加工廠停產引發市場供不應求而漲價,在環保風暴愈演愈烈,進口成本提高,到貨量與庫存量也有限,供不應求的情況下便呈漲價趨勢。

3、成本提升

人工成本的增加。大部分木材工廠生產方式傳統,環境糟糕,男女比例失調,加之員工跳槽頻繁,工廠不得不開發多種渠道招工,漲工資、改善生產生活條件,高成本直接壓縮了企業利潤。

運輸成本增加。自2017年下半年開始,船運費用開始有上漲趨勢,更有歐洲船運公司發佈通告,今年費用將要漲到2500美金或者更高,進口木材商難以承受。今年起,鐵路,海運集裝箱等運費也正式漲價,行業人士估計調價會在5%-8%之間,而海外供應地的原木價格也持續上漲。

2019木材市場走向預測

1、環保改革影響巨大木材漲價潮或將持續

環保嚴查反反覆覆,廊坊、邢臺、菏澤、臨沂、東陽等幾個木材基地,大約佔中國板材產量的70%,先後受到中央環保督察督查重壓,95%的木業企業被臨時停產整改。

前些時間,由於市場產能過剩,加之被很多偷工減料、刻意壓低價格的小生意人打亂了市場價格,以至於很多好的產品難以彰顯出來,價格也因此提不上去。

但在政策緊驅之下,大量不達標企業將被嚴懲,這便會影響市場上的存量,當供需矛盾進一步激化,加之通貨膨脹導致的原料及配套漲價和日益高漲的環保成本,這勢必導致木製產品整體上漲。環保風暴暫時不會結束,所以木材市場漲價潮恐將一直持續。

2、禁出口政策相繼實施原木市場供不應求

各地禁伐令以及禁止原木出口政策的相繼實施對於我國原木市場現狀來說無疑是雪上加霜,接下來我國原木市場必然供不應求,今年原木價格攀高已然可見。

木材價格上漲,木業看似一片繁榮,但漲價的同時,經營成本也隨之提高,商家們面臨着越來越大的壓力,高買高賣並不能帶來更大的利潤,反而要付出更多的時間與精力。行業繁榮的背後,是木材人的艱辛經營。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