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龍2”號在南極“捕獲”一批珍貴魚類樣品

12月26日,科考隊員在"雪龍2"號船尾回收魚類拖網(無人機拍攝)。 新華社記者 劉詩平 攝

新華社"雪龍2"號12月26日電(記者劉詩平)"雪龍2"號極地科考破冰船26日在南大洋宇航員海完成了最新一次中水層魚類拖網取樣,科考隊員從接近1100米深的水域獲得了一批珍貴的南極魚類樣品。

南大洋低溫寒冷、高營養鹽、低葉綠素等特殊環境,造就了這裏生物組成和食物網結構的特殊性。本次科考是中國南極考察隊首次在宇航員海開展魚類調查。

“雪龍2”號在南極“捕獲”一批珍貴魚類樣品

科考隊員在宇航員海獲取的部分魚類樣品(12月26日攝)。 新華社記者 劉詩平 攝

當天下午,幾名科考隊員在相對較好的海況下進行了拖網取樣。本次拖網共獲得6種60尾魚和一些其他海洋動物樣品,是本次科考中獲得魚類樣品數量和種類最多的一次。

"在南極獲取魚類樣品較難,每一條都彌足珍貴,有其特殊的生物學或生態學意義。"中國科學院動物研究所副研究員張潔說,"雪龍2"號到達宇航員海作業現場較早,靠近大陸架部分的海域被密集浮冰覆蓋,無法作業取樣,目前下網的海域海水均在三四千米深,因此獲得的魚類樣品有限。

“雪龍2”號在南極“捕獲”一批珍貴魚類樣品

科考隊員在宇航員海獲取的部分魚類樣品(12月20日攝)。新華社記者 劉詩平 攝

南極魚類在南大洋生態環境中起着重要作用,從淺表水層到幾千米深的水層均有分佈。它們的食物來源以磷蝦和藻類爲主,其本身也是企鵝和海豹等大型動物的食物。

據科考隊員、中國海洋大學教授葉振江介紹,宇航員海是國際上科學認知相對缺乏的海域。以前對這個海域較大型的魚類調查,是國外一個考察隊在2006年2月至3月進行的,也是目前公開所見唯一一次大型魚類調查,深度是200米以淺,60個站位125網共獲得332尾魚類樣品。

“雪龍2”號在南極“捕獲”一批珍貴魚類樣品

科考隊員在宇航員海獲取的部分魚類樣品(12月25日攝)。 新華社記者 劉詩平 攝

"我們目前拖了8網,其中有效的7網共獲得137尾魚類樣品,調查水層深入到了1000米左右,對結果比較滿意,希望接下來的幾次拖網取樣有更好的收穫。"葉振江說。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