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掃黑除惡】我市掃黑除惡專項鬥爭取得階段性成果

近日,我市召開新聞發佈會,各相關部門通報了全市掃黑除惡專項鬥爭開展情況。據介紹,自掃黑除惡專項鬥爭開展以來,在自治區黨委和市委的堅強領導下,市掃黑除惡專項鬥爭工作領導小組精心組織,各地各部門密切協作,迅速在全市範圍內對黑惡勢力展開凌厲攻勢,取得了階段性成效。截至11月上旬,我市共打掉涉黑涉惡犯罪團伙87個,抓獲團伙成員432人。

據介紹,今年2月11日,市委成立市掃黑除惡專項鬥爭領導小組。截至目前,市掃黑除惡專項鬥爭領導小組共組織召開工作推進會、案件協調會、專題培訓會、專項督查會、電視電話會、“打傘”專題會等各類會議13次,推動全市掃黑除惡工作有序開展。同時,根據中央、自治區文件精神,市掃黑辦制定《呼和浩特市掃黑除惡專項鬥爭行動方案》等工作制度,先後印發《信息報送工作通知》《建立掃黑除惡信息月報制度》等文件,不斷健全會商、研判、調度、通報、督辦、考覈等工作機制,爲指導掃黑除惡工作提供有力抓手。

據瞭解,市掃黑除惡專項鬥爭領導小組會同市委政法委、市紀委監委、市委組織部、市公安局、市人民檢察院、市人民法院、市司法局七部門聯合發佈《關於在全市開展掃黑除惡專項鬥爭的通告》,印製10萬份分發到各自然村、社區。市公安局與自治區公安廳聯合舉辦掃黑除惡專項鬥爭集中宣傳日活動,印製“兩高兩部”聯合發佈的《關於依法嚴厲打擊黑惡勢力違法犯罪的通告》10萬份、《致全區各族人民羣衆的一封信》10萬份、《致廣大市民的一封信》100萬份,並張貼於全市每一個自然村、居委會,各旗縣區通過集中宣傳活動、LED滾動播放、媒體報道等方式展開宣傳。在此基礎上,還設立舉報電話、舉報信箱、電子郵箱和網絡舉報平臺,發佈獎勵公告,進一步擴大線索來源。通過羣衆舉報等多種途徑,共收到舉報涉黑涉惡違法犯罪線索516條,其中接收上級部門移交129條,目前已按照管轄權限全部移交相關地區和部門辦理,並及時進行督辦。

此外,市掃黑辦還與市紀委監委、市委組織部、市公安局、市人民檢察院、市中級人民法院、市司法局建立聯席工作機制,與市紀委監委建立涉黑涉惡腐敗線索與黑惡勢力犯罪線索雙向移送制度、查辦結果反饋制度,合力推進掃黑除惡專項鬥爭。在督查督導方面,由市四大班子分管領導組成督查組,由市委政法委、市公安局組成聯合督查組,對全市9個旗縣區和呼和浩特經濟技術開發區的掃黑除惡工作進行3次督查,推進邊督邊改、真督實改,層層傳導壓力,進一步壓實責任。在後勤保障方面,市掃黑除惡專項鬥爭領導小組下設掃黑辦,辦公室設在市委政法委,並從各成員單位抽調骨幹力量,組成實體化運作工作專班,並根據階段性部署及時調整、補充小組成員,負責統籌協調、推動落實。此外、市財政局覈撥600萬元,爲掃黑除惡工作提供經費保障,確保專項鬥爭順利推進。同時,針對已有涉黑涉惡線索,市公安局抽調專人組成專案組負責偵辦。深挖“打傘”方面,由市紀委監察機關、市委組織部根據羣衆舉報、已接收線索負責查辦。

記者從新聞發佈上還了解到,下一步我市將推進完善各級組織建設,及時開展“回頭看”行動,堅決剔除不符合條件的人選,整頓治理一批軟弱渙散的基層組織,提高基層黨組織的純潔性和戰鬥力,從源頭上剷除黑惡勢力滋生的土壤;集中偵破一批涉黑涉惡案件,集中宣判一批涉黑涉惡案件,集中查處一批涉黑涉惡“保護傘”。以掃黑除惡專項鬥爭爲牽引,着力解決黃賭毒、搶盜騙、食藥環等影響羣衆安全感的違法犯罪問題和治安亂象,斬斷違法犯罪的“經濟鏈”,掃除“黑惡根”,築牢防黑防惡堤壩,淨化我市社會治安環境,提高社會治安整體水平;同時,不斷豐富宣傳方式,綜合運用傳統媒體及新媒體等現代信息技術,藉助廣播、電視、宣傳欄、橫幅、LED屏等多種媒介,通過普法講座、知識競答、徵文比賽等多種活動形式,深入農區、街道社區、礦區、學校、酒店等人員集中場所,圍繞黑惡勢力違法犯罪現象、犯罪特徵、舉報渠道等多項內容,全方位、持續性、高質量地開展線上線下掃黑除惡專項鬥爭話題宣傳,並嚴格落實保護措施,做好舉報線索覈查及反饋工作,確保羣衆舉報件件有着落、事事有迴音,及時回應羣衆關切,確保羣衆舉報不落空;此外,將堅持把掃黑除惡與反腐敗鬥爭、基層“拍蠅”相結合,將治理政法幹警、黨員幹部涉黑涉惡問題作爲整治羣衆身邊腐敗問題的一個重點,實現重拳打擊“無禁區、全覆蓋、零容忍”;以及推動對被督導部門及單位的通報、約談、日常督辦制度全面展開,堅持嚴字當頭,督促問題整改落實,通過規範性、權威性督導,實現政治督導、行業督導、基層督導全面覆蓋,推動偵辦涉黑涉惡案件與打擊“保護傘”同步進行,確保專項整改工作落到實處。

(呼和浩特人民政府)

丨內容來源:呼和浩特廣播電視臺整理報道

丨本期編輯:郝樂

丨本期責編:雅文

丨本期審覈:韓舒楊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