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嘉鎮是我區竹海之鄉,境內種植有楠竹、麻竹、撐綠竹等2萬餘畝,是我區賞竹、品筍的好去處。如何開發利用好這些閒置資源,讓羣衆增收致富?該鎮引進企業組建合作社,發展竹筍收購、深加工,開發竹筍系列產品,助推當地竹產業發展,帶動羣衆增收致富,助推鄉村振興工作。

引進企業帶動產業發展

“永嘉鎮因竹而聞名,但筍竹產業發展卻相對滯後,產品附加值不高。”日前,在接受記者採訪時,永嘉鎮黨委書記楊晉說,在發展新型農村集體經濟中,永嘉鎮因地制宜,堅持“結構調整與羣衆增收、生產發展與生態保護、組織引領與羣衆參與”相結合,盤活現有筍竹產業,結合大力實施鄉村振興戰略行動計劃,引進了有實力的筍竹加工企業,組建重慶市銅梁區寶竹蔬菜種植股份合作社,依託企業強大的加工、銷售網絡,做大做強筍竹產業。

郭輝良指導筍農採挖鮮筍。

記者在永嘉鎮萬年村看到,寶竹合作社的筍竹凍庫、烘乾房都已建成投用,周邊種植的麻竹、雷竹長得鬱鬱蔥蔥。合作社負責人郭輝良正忙着指揮工人在地裏採摘麻竹葉子。

“我們專門從事竹筍深加工,產品銷路很好,產品供不應求。”郭輝良告訴記者,他是永嘉鎮竹海村人,初中畢業後就從事竹筍收購生意,從重慶周邊地區收購鮮竹筍,送往重慶主城的農貿市場及大型酒店,並且還在渝北區建立了竹筍加工企業。

“永嘉有這麼好的竹資源,但卻沒有形成產業規模。”郭輝良說,在鎮裏的幫助下,公司成立了寶竹合作社,在萬年村流轉土地500畝,種植各類竹子,建立竹筍食品加工廠,帶動周邊羣衆發家致富。

小產業大市場

“竹子全身都是寶,竹葉可以包糉子,竹身可以做造紙原料,竹筍是傳統佳餚。”郭輝良說,一般村民對竹筍的價值瞭解不夠,大多任竹筍生長成林後賣給紙廠,每畝純利潤僅50至100元。“如果竹筍管理得當,每畝竹林可產鮮筍6000斤以上。如果進行竹筍深加工,製作成各類食品,其價值更大。”

前來合作社收購麻竹葉子的經銷商姚興蓮說,收購的竹葉主要銷往東北、江浙及出口日本、韓國等周邊國家和地區。由於寶竹合作社產出的麻竹葉厚實、規格均勻,深受市場歡迎,產品供不應求。

“合作社準備就地進行竹筍深加工,提高竹筍的附加值。”郭輝良說,公司已經開發出了竹筍系列產品,涵蓋了散裝、清水包裝、休閒食品等多個品種,產品在國內市場佔有較高的份額。

羣衆增收得實惠

“以前,沒有人來收購,筍子不大好賣。”永嘉鎮竹海村8社村民蔣厚學說,他家有5畝多楠竹。寶竹合作社與竹海村達成合作協議後,一到筍子成熟期,郭輝良就派人上門收購,現金結賬。他家現在每年靠賣竹筍就可增收1萬多元。

除了流轉萬年村500畝土地種植各類竹子外,寶竹合作社還將永嘉鎮竹海、聖水兩村的成片竹林納入了專業合作社,提高鮮筍產量。“筍農收入逐年增加,積極性大大提高。”永嘉鎮農服中心主任趙紅告訴記者,合作社僅去年就收購了村民400餘萬元的鮮筍,今年估計將達600多萬元。

“流轉了土地的農民可以在我們企業打工掙錢,也方便照顧家庭。”郭輝良說,企業正式投產後,常年需要200餘名工人,以每人每天50元工錢計算,一年收入就在1.6萬左右。再加上土地承包金,一戶家庭一年就可增收2萬多元。

“目前,我們正在籌劃‘土地入股,產出分紅’的合作模式,調動羣衆管護竹林的積極性,進一步提高羣衆的收入。”郭輝良說。

(記者 陳剛)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