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推荐:千古文人侠客梦

他是香港四大才子、他是诗人徐志摩的表弟、他是香港《明报》集团的创办人、他是极具争议的社会活动人士……然而,他最高的成就还是在于作为武侠小说之大家,开创了武侠小说的盛世,改变了武侠小说难登大雅之堂的宿命。他,就是金庸。

“飞雪连天射白鹿,笑书神侠倚碧鸳”,人们记诵这一嵌入金庸14部作品首字的“名句”背后,正是金庸的武侠作品作为一种大众文化,对读者心性怡养、心智启迪、心灵滋润所产生的影响。

在金庸的武侠小说中,他用他梦幻的想象、生花的妙笔为人们塑造了一个个英雄豪杰;在岁月的风风雨雨中,他又不断升华,在巅峰之上,再创巅峰;在声誉达到极致之时,洒脱抽身。正所谓“大闹一场,悄然离去”。斯人已逝,但他作品中流露的智慧,如同空谷绝响,余音不绝。

本期“港台书斋”为读者推荐两本关于金庸的图书,以此怀念这位大师。

1.《金庸:从香港到世界》

作者:郑政恒

出版者:三联书店(香港)

索书号:K825.6/45

已故作家罗孚曾经写道:“如果没有香港,没有金庸。”独特的城市,孕育了金庸这位独特的作家和作品。《金庸:从香港到世界》是一部关于金庸小说的研究文集,收录了诸多作家、评论家及学者的文章,其中有:香港武侠小说名家梁羽生先生的长文《金庸梁羽生合论》,此文长期以来被人们视为新派武侠小说研究的重要文献;著名书评家温瑞安擅长以金庸的个别著作为讨论重心,并贴近文本分析,本书收录了他写的《谈笑傲江湖》绪论的第一部份,从中可见两代武侠小说名家的视野;作家杨兴安的《论金著秉承传统小说的香火》一文,通过对唐代豪侠小说与金庸小说的比较分析,探讨了金庸小说如何展现中国传统生活文化的气息;作家潘国森透过金庸与友人的书信,全面诠释了内容博大精深的《天龙八部》;岭南大学教授刘绍铭的《平心静气读金庸》讨论了金庸小说的故事情节、人物发展和意念世界……

总之,本书的每一位作者都从文学、社会文化、哲学等不同的视角出发,跳出金庸小说刀光剑影的紧凑情节,尝试发掘小说中所隐含的更深层次的社会课题,包括身份认同、民族大义、两性关系、父权主义崩溃等等。但愿读者通过本书能进一步深刻理解金庸的作品,从而获得不一样的阅读体验。

2.《儒侠金庸传》

作者:张建智

出版者:独立作家(台北市)

索书号:K825.6/38

几乎几代人的青春里都住着一个金庸。他的武侠作品不单为我们书写了一段段刀光剑影的江湖传奇,更承载了人们青春的理想和豪情。

《儒侠金庸传》揭示了全球华人耳熟能详的报业钜子、著名武侠小说家金庸先生的生活与人格。本书作者以多年积累的史料记录与近距离观察,追溯了金庸人生旅途的轨迹,从他早年求学、投身报业、创办《明报》到树立武侠小说大师的高峰地位,一点一滴地展现出他极富传奇色彩的人生风貌。同时,作者还透过对金庸作品的分析,解读了他当时的创作心境与思维,对人们进一步深入理解和研究其作品提供了极大的帮助和指南。

温馨提示:

以上图书存放于六楼台港澳外文阅览区;仅限本区阅览,暂不外借,请见谅。

(四川省图书馆报刊部)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