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科技日報

2019年是北京人頭蓋骨化石出土的第90年——1929年12月2日,來自北京市郊的一則電報,震動了古人類學界。這塊頭蓋骨化石,明顯是人骨,但形狀又不似任何現存人種。

2019年是人類發現甲骨文的第120年——1899年,清人王懿榮在一味叫“龍骨”的藥材上發現上面有許多奇異的紋路。他對照典籍文獻,推測出這些“龍骨”上的甲骨文是殷商時代的產物。

歷史是記錄人類發展的萬年曆,是人類用以“自照”的鏡子。對歷史的各項探究,體現着人類對古老文化的尊重和認同,是繼往開來、推陳出新的重要基礎。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要研究好人類歷史,就離不開科學方法、科研史料與科研利器的相互配合。最能體現這一點的,便是現代考古學的誕生。我國著名考古學家夏鼐先生曾將考古地層學和考古類型學比喻成一駕馬車的兩個輪子,考古地層學借鑑自地質學基本原理,考古類型學借鑑自生物學基本原理。可見,考古學源於科學,屬於科學,是運用科學技術手段研究古代人類歷史的一門學科。而科技,正是挖掘歷史、弘揚傳統文化最堅固、最有力的“鎬頭”與旗幟。

位於河南省鄭州市西北郊的小雙橋遺址是一處介於商代早、晚期之間的重要都邑遺址,在1990—2000年的考古發掘中曾發現一批祭祀遺存,出土了數量較多的人骨,地層中也出有數量較多的非正常死亡人骨。

以往的“傳統考古”研究主要依靠遺蹟單位中出土遺物(主要是陶器)的特徵來判斷年代及性質,但這些遺蹟單位以出土人骨爲主,根據同出的其他遺物僅能得出推測性的認識,難以確認這些人骨的身份信息。相比之下,生物科技考古能夠通過骨骼膠原蛋白的穩定同位素分析,獲取更多肉眼看不見的“潛信息”,爲探究這批人骨的身份信息提供全新的思路方法和科學信息。

繼挖掘和分析之後,面對歷史文化的保護和傳承,藉助科技手段來數字化保存藝術作品是第一步,更大的問題其實是如何讓這些高居人類文化遺產殿堂的藝術文化繼續有生命的傳播,而非被供在真空般的玻璃匣裏冷冰冰地陳列。例如,谷歌2019年10月28日推出了一款叫做智玩皮影的遊戲,智玩皮影基於TensorFlow™技術對動作進行敏銳迅速的採集和準確的識別,它的劇情取材於中國四大民間愛情傳說之一《白蛇傳》的“盜仙草”橋段。用戶可以根據提示,用手影解鎖情節,隨着白素貞潛入崑崙山、對戰山中仙,幫助許仙和白素貞通關團圓,並且可以量身定製屬於你的結局。

古老厚重的中華文化,豐富多彩的中國元素,有了科技手段的加持,不僅能呈現其外在形式,更要展現其思想精髓。只有充分利用最“鮮活”的科技方法手段,才能讓傳統文化活起來、火起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