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只有芸知道》里面两个人用“一见钟情”确定相爱,男生为女生打架,买护手霜,结婚后努力工作,养狗,不介意她无法生孩子,说走就走带她去看极光,去世后为她还愿,说起来哪件事都是极其动人的爱情才有的样子,但是坐在影院里观影就是如坐针毡,如鱼刺背,如鲠在喉,原因是自始至终女生都没表达出对男生一丁点的爱,只是空洞的说着爱情宣言。校园霸凌也好,贫穷也好,都是为他们爱情设下的障碍,他们在一层层闯关中了解对方,体谅对方,互相付出,即使到电影结束都没有一句“我爱你”或者“我等你”,但观众都能感受到这就是爱啊。

作者 | Amy Wang

开启贺岁档的冯小刚这次并没有让大部分人满意,他的《只有芸知道》表现就如同片名一样,飘浮而寡淡。

冯小刚大概在上映前就已经有了心理预期,所以赶在舆论之前就企图先封住悠悠众口。他说:“过了60岁之后心肠越来越软,想拍一些纯粹的、美好的故事,这是自己内心的需要”。言外之意,这部电影是拍来取悦自己的作品,与商业无关。而上映前很多所谓的影评人也说,上了年纪才能看懂这中间关于爱情和婚姻的深意。看到没,智商大旗一打,不喜欢这部片子的人就是肤浅,没看懂。

冬至之日冯导又在微博上自叹“英雄老矣”,主要原因是票房不及预期,而他的主要衡量标准是票房。冯导自己也曾说这部电影很“双鱼”,因为双鱼座感性柔软。但相比于电影本身,花甲之年仍对浪漫个人主义表达存在票房黑马期望的矛盾和生命力更为“双鱼”。

看过电影后一周,思索了很久,终于决定写点什么为我们这些不那么认可这部影片的人说两句话。冯导,不是年轻人们冷漠,也不是没看懂,而恰恰是他们看穿了这个故事。

他们在观影中,大脑曾闪现出无数个猜测,激烈的、悲情的、煽情的……但到电影结束都没一个情节能让他们代入到现实中的爱情和婚姻。“真实故事呈现”的宣传噱头彻底激怒了他们,因为如果承认这个故事是真实、感人和美好的,他们现在经历的爱情和婚姻未免也太格格不入和糟糕了点。

最致命的问题是,这个纯粹的爱情故事里,没有解释清楚人为什么相爱。

男主人公隋东风在电影中给出的答案是“一见钟情”,这大概是爱情故事解释恋人为什么相爱最偷懒的一个了。试问,哪个一无所有的直男不会对那么漂亮的仙女一见钟情?但一见钟情不等于爱。因为不知道他们为什么相爱,所以没办法对所有的情话和生离死别产生共情(除了狗)。

人为什么相爱?一见钟情顶多解决了不讨厌和性吸引,但是爱的产生和确认要比那个复杂和有趣多了。

一个朋友说,他大学时参加乒乓球比赛,中场休息满头大汗时,同班姑娘从背后轻轻拍了下他,递过来一瓶矿泉水,他一拧发现盖子是开的,转头看了一眼姑娘,姑娘刷的脸就红了,连忙解释这瓶水是新的只是帮他拧开了。那个姑娘现在是他的妻子,他说回想他们俩这么多年,所谓的“爱情”应该是那一刻产生的。

另一个朋友,暗恋了一个年级稍长的成熟男士很久,她能感知到他们之间的暧昧但不确定自己是崇拜还是爱,一直没敢捅破这层窗户纸。有一次看一档真人秀,她很欣赏的一位艺人在节目里讲述自己患癌经历,她突然想到了那名男士,考虑到对方比自己年纪大,身体又不好,便觉得应该一刻不耽误的去照顾他。那个时候,她很确定是爱情,魔怔似的冲到那个人面前表白了,这是她高傲了30年人生第一次表白。

当然还有一些在亲密关系中的人,有人因为对方的一句“多喝热水”的关心产生了爱;有人因为对方在马路上捡起一个垃圾的善良产生爱;有人因为对方聪明极了产生爱,有人在对方紧张怯懦无助时产生了爱,有人单纯因为对方先爱他才爱上了对方,有人在分手之后才意识到爱……

有的爱只能活在距离里,不在一起就爱的死去活来,在一起就味同嚼蜡;有人在一起把世间最难听最恶毒的话说尽了,他们还有爱;而有人好着好着突然就没有一点爱了。

对于观众来说,人为什么相爱这个问题,没有确切的答案,它只能去靠心感受。感受到爱,就是爱,感受不到就是这个爱不够动人,不能共情或者没表达好。

《只有芸知道》里面两个人用“一见钟情”确定相爱,男生为女生打架,买护手霜,结婚后努力工作,养狗,不介意她无法生孩子,说走就走带她去看极光,去世后为她还愿,说起来哪件事都是极其动人的爱情才有的样子,但是坐在影院里观影就是如坐针毡,如鱼刺背,如鲠在喉,原因是自始至终女生都没表达出对男生一丁点的爱,只是空洞的说着爱情宣言。这看似美好的漫长婚姻生活,不如徐帆酒后大呼亡夫为什么留下自己一个人来得动人。

“一见钟情”这个相爱理由对于剧作来说是极为懒惰的。电影极力的表现一个完美男人宠妻全过程,让她“捡了十五年的命”,啊,多么直男自恋和单向片面的回忆录。受疾病煎熬而去世的一方没有活着的一方苦,这是电影反复重复的一句话,到底多么自恋的直男才会这样想。

女主角则从头到尾被动接受着这个完美男人的馈赠,她的爱就是接受对方的爱,然后用台词告诉观众自己也爱对方。他们在异国他乡过着世外桃源的日子,没有争吵,没有梦想,没有曲折,甚至没有家长里短,最后因为“生老病死”这个原因而自然结束。

生活中,那个因姑娘为他拧好瓶盖而爱上对方的男孩为了和她在一起,毕业后来到她的城市打拼,那个爱对方聪明的男孩为了配得上对方而奋发向上,那个30岁姑娘表白完后,被对方告知感谢厚爱已有对象,那个因对方“多喝热水”就动心的姑娘最终发现自己在爱情里太过轻浮和轻信……

你看,爱情大多充满了瑕疵和矛盾,这些爱情本身不管圆满还是缺憾,都是打动人的,它带来快乐和愉悦,也可能带来痛苦和惋惜。但不管哪一种,我们可以清楚的知道他们为什么相爱,为什么幸福以及为什么没有结果。

不是说影视作品就一定不能缺少矛盾,而是生活中的矛盾远远要多于电影。打动人的爱情往往是真诚的,双向的,贴近生活的和不完美的。

冯导说,他朋友夫妇的真实故事就是那么平淡没有曲折,他不能为了戏剧张力生造出来。可是,那个去世的妻子没有机会告诉冯导她眼中的爱情和婚姻是什么样,眼前的这个男人是不是像他自己回忆的那样完美。

现在想想,冯导的纯爱电影都不算成功,要么如《非诚勿扰》中烂俗,要么如《芳华》中爱情成为表现时代悲凉的工具,反而是《天下无贼》这一部犯罪悬疑片里刘若英和刘德华饰演的盗贼夫妇的爱情最为动人。

我常常在想,前段时间《少年的你》大火,大家将关注点放到了校园霸凌上,忽视了中间惺惺相惜的爱情。这个故事之所以动人,是因为它完美的交代了两个边缘和绝望的人如何用爱取暖的故事。校园霸凌也好,贫穷也好,都是为他们爱情设下的障碍,他们在一层层闯关中了解对方,体谅对方,互相付出,即使到电影结束都没有一句“我爱你”或者“我等你”,但观众都能感受到这就是爱啊。

还有一个例子是,《谁先爱上他的》,讲述丈夫在临终前选择和同姓恋人在一起,并把保险金也留给恋人,结婚十年的妻子无法释怀找恋人纠缠,最后释怀。看完这部电影,你会发现一个为了钱,一个为了情,但其实都是因为爱。

不是“英雄老矣”,而是冯导这样的大导演在创作和表达里,回避了太多本质而原始的问题,比如:人们为什么相爱。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