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2日,榆林市優化提升營商環境主題系列新聞發佈會第九場即米脂縣優化提升營商環境工作新聞發佈會在榆林召開。

爲了進一步加大對榆林市優化提升營商環境工作的宣傳力度,營造“處處優化營商環境、人人提升營商環境”的濃厚氛圍,按照榆林市優化提升營商環境主題系列新聞發佈會整體安排和榆林市中辦督查反饋意見整改動員會暨優化營商環境推進大會的有關要求,11月22日,米脂縣優化提升營商環境工作新聞發佈會在榆林召開。

在新聞發佈會上,米脂縣委常委、常務副縣長崔飛發佈了米脂縣提升優化營商環境的基本情況;米脂縣工商行政管理局局長李浩章介紹了米脂縣工商局在簡化企業開辦和註銷程序工作的開展情況;米脂縣稅務局局長劉生華就米脂縣稅務局在優化營商環境有關工作情況向大家做了介紹;米脂縣住房和城鄉建設局副局長高魏介紹了米脂縣工程建設項目審批制度改革的具體情況。各相關單位負責人、企業代表,省級媒體駐榆記者站、省級媒體駐榆林報道組和市級新聞媒體參加了新聞發佈會。

據米脂縣委常委、常務副縣長崔飛介紹,今年以來,按照榆林市委、市政府“營商環境提升年”工作的安排部署,米脂縣委、縣政府高度重視,建立了分管領導對口包抓機制,牽頭負責“十大行動”的推進整改工作,圍繞各類行政審批、公共服務辦理的時限壓縮、流程精簡、資料精簡、成本降低等具體事項,着力推出了一批能叫得響、立得住、成效明顯、羣衆認可的硬招實招,逐項開展流程再造,強力補齊短板弱項,營商環境取得了一定成效。第二季度米脂縣在全省營商環境監測的綜合排名第75位,較一季度提升了46個位次。

企業開辦方面:通過壓縮精簡環節、減少材料、信息共享等措施,進一步壓縮了企業開辦和註銷時間,有效解決了新辦企業的證照辦理、公章刻制、銀行開戶等審覈時間長、手續繁雜,以及涉稅事項辦理環節多等問題。各環節辦理時間細化分解到工商、公安、人行、稅務等部門,並控制在3個工作日內辦結,已實現營業執照受理、審覈、發照不過夜。

施工許可證辦理方面:清理取消了建築節能備案、關鍵崗位實名制管理,揚塵視頻監控、工程檔案報送責任書等搭車事項,不再將各類保證金、押金、建築業工傷保險證明等作爲施工許可證辦理條件。對辦理流程、事項和時限進行了優化,正在開始探索提前介入、多圖聯審、並聯辦理等措施。水電氣報裝方面:通過推行“一站式”服務、一個“窗口”受理以及並聯辦理、簡化環節、簡化申報材料等措施,羣衆滿意度顯著提高。

不動產登記方面:採取“互聯網+不動產登記”的工作模式,優化不動產登記申請、受理、審覈、登簿、發證等業務流程,實現了複雜的不動產登記及大宗批量不動產登記20個工作日辦結,全部登記類型壓縮至受理之日起5個工作日辦結,註銷登記、查封登記異議登記實現即時辦結。降低企業獲得信貸難度和成本方面:各商業銀行完善了內控機制建設,對小微企業貸款從審貸流程、貸款手續、辦貸時間和“零收費”四個方面對小微企業降低融資成本及獲貸難度上進行了優化,將貸款流程時間縮短至4.5個工作日內,企業貸款申請資料精簡至5-7份。優化企業納稅服務方面:通過服務事項清單化、網絡建設便民化、導稅服務智能化、減負措施實效化等措施,落實“一廳通辦”,全面推廣運用“電子稅務局2.0”和“自助辦稅”設備,專門成立審覈中心,減少了審覈環節,極大地壓縮了辦理時間。跨境貿易和投資便利化方面:實現對外貿易經營者備案,在企業提交齊全主要材料的情況下,安排專人隨收即審並上報上級業務部門。降低企業運行成本方面:全面梳理出中省市出臺的各項優惠政策和措施,正在實地走訪企業,力爭爲企業帶來更高效、更快捷、更優質的服務。

“放管服”改革方面:成立了行政審批管理辦公室,建成了標準化政務服務中心,全面推進行政審批“三集中、三到位”改革,進駐行政審批事項238項、公共服務事項45項、便民服務事項274項,基本實現事項進駐到位、對進駐大廳人員授權到位、政務效能監察到位。加快政務平臺建設及事項梳理,梳理覈准了“最多跑一趟”事項45項、各類證明事項和蓋章環節事項35項,目前正在編制“一次辦、就近辦、網上辦、馬上辦”清單。

崔飛表示,雖然米脂縣在優化提升營商環境方面已經做了大量的工作,也取得了初步成效,但離企業和羣衆的期盼仍有較大差距,與先進地區相比仍然滯後,優化營商環境工作任重道遠。“今後,我們將樹立營商環境就是生產力的理念,按照企業辦事“零障礙”、服務企業“零距離”、全力消除“中梗阻”、暢通最後“一公里”的要求,真正把各項工作抓細抓實抓到位。”圍繞施工許可辦理和用水、用電、用氣報裝,在辦理環節、辦理時限、辦理成本、申請材料方面開展集中清理,能減必減,能免必免,力爭將數值降低至省市平均數值以下;圍繞降低企業經營成本和獲得信貸,督促銀行業金融機構改造優化信貸流程,壓縮信貸環節和辦理時間,爲銀行和企業廣泛溝通對接搭建平臺,努力破解中小企業信貸難、融資難問題;圍繞企業納稅服務,持續推行“最多跑一次”、新辦納稅人“套餐式服務”等辦稅便利化措施,不斷提高納稅人滿意度;圍繞持續深化“放管服”改革,最大程度減少審批環節和審批時限,加快政務平臺建設及事項梳理工作,實現縣鎮兩級互聯互通,大幅提升政務服務智慧化水平,讓企業和羣衆辦事更方便、更快捷。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