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討論的需求分析是指從用戶提出的需求出發,挖掘用戶內心真正的目標,並轉化成產品需求的過程。

如今產品經理逐漸發展出諸如數據產品經理、電商產品經理、金融產品經理、C端產品經理等細分類型,雖然不同細分類型在某些素質和能力方面有差異,但是需求分析一直都是所有產品經理的核心能力之一。

需求分析是將用戶需求轉化爲產品需求的過程,筆者將這樣的過程分爲需求收集、需求分類、需求挖掘、需求分級四個階段。本篇文章先介紹需求分析相關的名詞釋義,然後詳細討論需求分析的各個階段的內容,從而讓讀者能夠全面瞭解產品經理的需求分析過程。

圖1 需求分析各階段

1. 名詞釋義

需求分析是什麼?

維基百科上說,在系統工程及軟件工程中,需求分析指的是在創建一個新的或改變一個現存的系統或產品時,確定新系統的目的、範圍、定義和功能時所要做的所有工作。需求分析是軟件工程中的一個關鍵過程。

百度百科上說,需求分析也稱爲軟件需求分析、系統需求分析或需求分析工程等,是開發人員經過深入細緻的調研和分析,準確理解用戶和項目的功能、性能、可靠性等具體要求,將用戶非形式的需求表述轉化爲完整的需求定義,從而確定系統必須做什麼的過程。

本文討論的需求分析是指從用戶提出的需求出發,挖掘用戶內心真正的目標,並轉化成產品需求的過程。

用戶需求是什麼?

用戶需求是用戶從自身角度出發提出的需求。用戶經常提出的需求,從他們角度而言都是正確的,但更多是從自身情況考慮,對於產品的某個功能有自己的期望,通常他們對產品定位、設計的依據等情況不瞭解,因而他們的建議也許並不是該功能的最好實現方式,也就不足以直接作爲產品規劃的直接依據。

產品需求是什麼?

產品需求是提煉分析用戶真實需求,並符合產品定位的解決方案。解決方案可以理解爲一個產品,一個功能或服務,一個活動,一個機制。

2. 需求分析的各個階段

2.1 需求收集

需求收集階段主要是從各種渠道獲取需求,其來源主要包括用戶需求、競品分析、文獻報告、網絡平臺、企業戰略、團隊成員、數據分析、產品經驗等。產品經理應當逐漸建立起一套穩定的需求收集機制,從而保障能夠蒐集到廣泛、全面的需求,爲需求分析的後續階段奠定基礎。

2.1.1 用戶需求

需求從根源上講都是從用戶而來,產品經理只有瞭解和熟悉所負責產品的目標用戶,才能找到用戶真正的需求,進而做出用戶滿意的產品。用戶需求的來源有用戶反饋、用戶訪談、焦點小組、可用性測試、問卷調查等。

(1)用戶反饋

用戶反饋是最基本的獲取用戶需求的方法,用戶使用產品後會通過客服渠道、產品反饋模塊、微博微信、相關的貼吧論壇進行反饋和評價,產品經理可以從這些反饋當中提煉出有價值的信息。

(2)用戶訪談

用戶訪談一般採用一對一聊天形式,產品經理在訪談前要準好訪談的話題或者問題,然後通過與用戶進行問答交流,從而獲取用戶的觀點和需要,然後從中提煉出一些需求思路。

對於訪談的形式,儘可能進行一對一實地見面訪談,實地訪談有助於從語言、表情、動作等更多方面瞭解用戶;如果無法實地訪談,那麼可以選擇電話訪談、視頻訪談等。產品經理可以適當準備些小禮品送給參與訪談的用戶,以便獲取更多用戶的積極參與。此外,對於用戶提出的產品的問題應當進行及時的反饋,從而讓用戶有更多的參與感,培養更多的粉絲。

(3)焦點小組

焦點小組與用戶訪談有所區別,通常採取的是一對多的溝通方式,通過與多名用戶一起聊天交流產品體驗,獲取用戶的觀點看法。不管是使用一對一還是一對多的形式,產品經理都要注意做相應的記錄,記錄每一個需求,以方便爲後面的需求分析提供依據。使用焦點小組進行用戶需求調研時產品經理要注意減少過多的主觀干預,讓用戶自然、真實的進行表述和吐露真實想法,從而能夠有效的獲得需求。

(4)可用性測試

可用性測試是讓用戶在沒有過多幹擾儘可能真實的環境下使用產品,然後產品經理在旁邊觀摩用戶在真實場景中使用產品的行爲,從而瞭解最真實的用戶需求。

(5)問卷調查

問卷調查可以不受地點、樣本、時間等因素的限制,通過藉助問卷調查這種方法來驗證之前所收集或者分析出來的需求。問卷調查需要設置合理的樣本量,樣本量過少會難以反映全部用戶行爲,樣本量過多又會成本過高。此外,問卷調查與其他幾種用戶調研方法不同的地方在於當需要調查的樣本用戶量級較大時整個調研週期會比較漫長。

2.1.2 競品分析

競品分析是重要的需求收集渠道,能夠幫助產品經理從對方的產品設計中獲得用戶需求。從字面上講,競品分析是去研究競爭對手的產品是怎麼做的,競爭對手的這種做法到底好不好,用戶到底喜不喜歡,用戶喜歡的功能我們可以引進吸收消化,用戶討厭的功能我們在做產品迭代時就可以避開。

競品分析更加準確的定義是將自己的產品與直接、間接、潛在的等其他同類型的產品進行分析比較,並給出類比歸納的分析結果,用以瞭解現有產品的相關信息,從而借鑑到產品的設計和研發的過程。

2.1.3 文獻報告

產品經理必須要時刻關注產品所在的行業信息以及市場狀況,能夠從市場變化中發掘一些有用的信息,從而爲產品的迭代提供思路。常用的獲取這些信息的來源包括產品所在的行業分析網站、艾瑞網、易觀智庫、百度指數等專業的數據分析網站等。

產品經理可以通過這些網站收集相關的行業市場分析報告、行業數據報表等,然後根據自己的經驗進一步整理和篩選這些數據資料,獲得有用的信息,從而爲自身產品的需求迭代提供思路和依據。

2.1.4 網絡平臺

(1)社交平臺

社交平臺是獲取需求的一個重要渠道,產品經理可以通過諸如知乎、微博、貼吧等平臺瞭解用戶在這些地方所發表的看法意見。我們也可以在這些平臺去發佈一些問題提供給用戶進行討論,從而獲取用戶的真實想法和需求。

(2)媒體網站

產品經理不僅需要關注社交平臺,還應該多去關注互聯網相關的媒體資訊網站,比如說虎嗅、36Kr、鈦媒體等,通過這些平臺能夠保持對市場方向把握的敏感度和獲取一些有價值的信息,包括熱點信息,媒體輿論等。

2.1.5 公司方向

對於公司方向這個層面來說,產品經理綜合考慮公司的戰略、公司的發展方向、公司的盈利模式、公司的願景等方面,包括分析公司發展的過程中遇到的問題,然後從這些方面去挖掘出產品的需求,找到與公司戰略發展方向相契合的產品需求思路。有時候僅僅從所負責的產品的角度思考所遇到的難題也許從更高層面的公司方向進行思考能夠迎刃而解。

2.1.6 團隊成員

從公司層面來說,需要考慮公司高層和公司內的其他部門的想法。公司高層對市場有着長期的接觸和觀察,對方向的把控更有經驗。而公司內的其他部門,比如數據部門、運營部門、客服部門、市場部門、銷售部門等,他們離用戶更近,他們所提出的問題和需求也是需要產品經理考慮。

(1)公司高層

在創業公司以及一些中小型公司裏,產品經理可能無法所有需求都能和老闆確認,但是等到項目臨近上線或者已經上線以後,老闆試用產品時提出許多問題或者需求。老闆的需求同樣是一個真實的用戶需求,分析老闆需求一樣可以按照分析用戶需求的方式來進行分析,只不過老闆的需求需要優先處理,並且應該有效的進行控制落地。

(2)數據部門

在許多互聯網公司都會有專門的數據部門對內提供專業的產品數據分析報告和對外提供數據分析服務,數據部門的同事會從他們的視角提交一些需求,比如在使用產品時遇到的問題,進行數據研究時發現的產品問題,或者和客戶打交道時客戶提出的要求等。

(3)測試人員

在產品的上線和產品後續的迭代過程中,測試人員需要不斷地對產品進行測試,而在這個測試的過程中,會遇到很多問題,也會產生更多的想法或者更好的思路,那麼就可以把這些想法納入需求池,從而作爲需求的一個來源。

(4)運營人員

運營人員時刻關注運營數據,包括用戶數據和產品使用數據,比如說產品的訪問量、用戶數、點擊率、轉化率、留存率、活躍度等數據。通過對數據的分析以及更進一步的洞察,能夠發現問題進而找到需求。

對於運營數據的獲取方式,初創公司可以從一些第三方平臺獲取,比如說友盟、TalkingData、GrowingIO等,如果這些平臺無法滿足對於數據的需求,那麼可以自建一套進行數據埋點和監控分析的系統。

2.1.7 數據分析

數據,是衡量產品功能成效的工具。數據分析是通過對用戶使用產品產生的數據進行分析,進而發現和探究用戶需求。

數據可以讓產品經理分析用戶在產品內的行爲情況,可以評估產品改版或者新功能效果,發現產品需要改進的地方。數據分析可以讓我們得出一定的需求結論,但是對行爲數據的分析不能完全替代在現實中對用戶的觀察研究,需要兩者結合。比如通過用戶行爲漏斗去觀察用戶在某個流程的表現情況,從中就可直觀看出用戶在哪一步流失較大,緊接着就需要去調研用戶爲什麼流失。

2.1.8 產品經驗

互聯網企業社招時爲什麼需要招聘資深產品經理呢?

因爲產品經驗對於產品向前不斷迭代優化有重要的作用。產品經理需要不斷積累產品經驗、行業經驗、市場經驗和用戶經驗等,從而才能提升自己的市場和產品嗅覺,進而真正地理解產品的目標用戶和所在的市場,這樣才能夠找到真實的需求,做出正確的決策。

2.2 需求分類

蒐集到需求之後,那麼下一步我們需要將需求進行分類,從而便於後續進一步對需求進行分析。需求分類時可以從不同的維度劃分不同種類的需求,本文主要從粗粒度和細粒度兩方面進行討論。

2.2.1 粗粒度劃分

一般來說,從比較粗的粒度上需求可分爲功能類需求,運營類需求,數據類需求,設計類需求。

  • 功能類需求是最常見和最重要的需求,體現在系統與用戶之間的交互,幫助用戶解決問題,完成任務。
  • 運營類需求是運營人員提出的與產品運營相關的需求,比如:電商節日促銷活動需求。
  • 數據類需求是與數據相關的需求,比如數據埋點、數據處理等。
  • 設計類需求通常是與產品的視覺呈現相關的需求。

2.2.2 細粒度劃分

如果需要對需求進行更爲精細的劃分,那麼可將需求分爲基本需求、易用性需求、可操作性需求、運營需求、政策及法律需求、安全性需求、性能需求、維護需求、數據需求。

  • 基本需求需要能夠解決用戶使用產品最基本的問題。
  • 易用性需求主要是與用戶體驗、方便使用相關的需求。
  • 可操作性需求是指與產品的操作環境以及對該操作環境必須考慮的問題。
  • 運營需求時有利於產品運營的相關需求。
  • 政策及法律需求是指要保證產品本身以及用戶的使用不觸犯法律。
  • 安全性需求是指涉及產品的安全保密性、支付的安全性、用戶信息的安全性相關的需求。
  • 性能需求是指功能的實現必須多快、多可靠、多精確。
  • 可維護和可移植性需求是與系統維護、系統轉移相關的需求。

2.3 需求挖掘

需求挖掘,又可理解爲需求深挖、需求思考、需求評估等,是需求分析時最重要的階段。需求挖掘是先分析需求背後的動機找到深層需求,然後根據深層需求進行需求擴展形成產品需求。

在分析需求背後的動機時會有三種情況:

  • 第一種是出現沒有找到深層需求的情況,此時對需求本身進行擴展形成產品需求即可;
  • 第二種是找到了深層需求,然後進行需求擴展形成產品需求;
  • 第三種是找到了深層需求但需要更深入一層挖掘用戶心智,然後在此基礎上進行需求擴展形成產品需求。

常用的需求挖掘方法論有3W分析法、馬斯洛需求層次理論分析、卡諾模型、5W1H分析法、HMW分析法等,不同的方法有不同的適用場景,產品經理在進行需求挖掘時需要靈活選擇方法進行分析得到產品需求。

2.4 需求分級

需求分級是指對需求進行優先級劃分,這樣產品經理可以根據需求的輕重緩急進行後續的產品設計和迭代。

需求分級通常使用四象限法則,也叫矩陣分析法,把一個二維的橫豎座標分成四個象限,橫座標是緊迫程度,縱座標是重要程度。重要程度是指是否一定要做的需求;緊急程度是指是否要馬上做的需求。

這樣我們就可以得到四象限分別是第一象限爲重要且緊急,第二象限爲重要但不緊急,第三象限爲不重要但緊急,第四象限爲不重要不緊急。

(1)第一象限是重要且緊急的需求,立即去做。該類需求需要立即去做,產品經理需要控制該類需求的數量,以自身認爲的重要緊急程度衡量需求爲主,以需求方的要求爲輔。

(2)第二象限是重要但不緊急的需求,有計劃的去做。對於這類需求,需要進行反覆認真評估,拿出儘可能完善的產品方案,並進行高效率的控制需求的落地。

(3)第三象限是不重要但緊急的需求,儘可能少做。在日常工作中經常遇到這類需求,對於該類需求產品經理不能因爲需求提出方着急而自亂陣腳,應該儘量做好需求評估工作,識別出需求真僞,並且對於真正的需求提出完善的產品方案,這樣可以避免資源的浪費。

(4)第四象限是不重要不緊急的需求,儘量別去做。產品經理需要把有限的資源投入到最重要的需求中,遇到不重要不緊急的需求應該儘量不做,並與需求提出方溝通解釋清楚此類需求的價值。

產品經理可以把所有的需求根據四象限法則進行重要程度與緊迫程度的分析梳理,然後把這些需求一一放進相應的象限當中,最後再按照四象限法則的第一象限>第二象限>第三象限>第四象限的順序來完成需求分級。

圖2 四象限法則

3. 小結

需求分析的過程是將用戶需求轉化成產品需求的過程,本文將其分成需求收集、需求分類、需求挖掘、需求分級四個階段,全面介紹了從一個需求的提出到形成產品需求並確認需求優先級的全部過程。

首先通過儘可能多的來源渠道進行需求收集;然後將需求按照粗粒度或者細粒度進行分類;在此基礎上產品經理運用各種方法論對需求進行深入的挖掘形成產品需求;最後,根據需求的重要程度和緊迫程度確定需求的優先級。

本文討論了對需求分析的理解以及產品經理進行需求分析的各個階段的主要內容,希望可以爲讀者帶來一些啓發。

本文由 @ Eric 原創發佈於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題圖來自Unsplash,基於CC0協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