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8日,記者從太原市城鄉規劃局獲悉,太原市5G通信基站專項規劃(2018-2035)正在公示,其中,太原市域內宏基站(有機房的基站,覆蓋力強,容量大,支持用戶較多,但設備貴,安裝施工麻煩,靈活性差)站址數量將達到12398座。

太原市中心城區及周邊將新建5108座宏基站

根據規劃,此次公示的適用範圍爲太原市行政轄區範圍,含太原市中心城區和古交市、陽曲縣、婁煩縣、清徐縣,總面積6988平方公里。總體規劃目標是滿足城市信息化建設需求,積極推動移動通信網絡快速合理的建設;以5G網絡建設爲目標,統一整合現狀基站資源和新增基站需求,在城市總體規劃框架內統籌佈局5G基站建設規劃。

信號覆蓋方面,對於太原市中心城區、各縣(市)城區、重要鄉鎮,需要滿足深度覆蓋要求,在考慮建築穿透損耗的情況下,98%面積以上室外區域場強達到-90分貝毫瓦以上;對於市郊、普通鄉鎮和農村地區,需要滿足連續覆蓋要求,在不考慮建築物穿透損耗的情況下,98%面積以上室外區域場強達到-95分貝毫瓦以上;在山區地區,做好道路覆蓋。

根據城鎮景觀風貌格局、歷史文物保護、現狀建設情況、人口分佈等要求,規劃將太原市域分爲6類片區:高密區、密集區、一般區、邊緣區、限建區和禁建區。針對各片區特點進行基站佈局規劃,密集區和一般區以滿足容量爲主,郊區和農村以滿足覆蓋爲主,限建區內不宜新增室外宏基站,尤其是落地式基站,禁建區內禁止建設基站。

規劃太原市域內宏基站站址數量共計12398座。其中太原市中心城區及周邊整合和保留現狀宏基站數量2089座,新建宏基站5108座。宏基站落地站站址選擇規劃一般順序爲:城市公園廣場、沿城市道路的綠化帶、道路紅線內的綠化分隔帶、其他用地內的開敞空間。

中心城區基站塔型規劃,新建基站以樓面景觀站和落地景觀抱杆爲主,路燈杆塔適用於城區道路、交通樞紐,公園綠地、廣場、景區內建設基站應建設爲景觀基站,嚴禁中心城區內建設簡易杆、角鋼塔等影響城市景觀的基站形式。

路燈燈杆將建設智慧微站,集照明、監測、充電等多種功能

規劃對於5G信號的弱覆蓋或者盲區、空洞地區,通過微基站(沒有機房的基站,體積較小,簡稱微站)來擴展覆蓋;對於商業廣場、火車站、步行街、地鐵輕軌站、高校等一些熱點區域,通過建設微站分攤5G宏基站網絡負擔,緩解網絡擁塞,分流宏蜂窩的網絡流量;在住宅小區、CBD高樓等樓宇高層易造成頻繁切換的區域,採用室外對打等方式建設微站。

規劃中,城市街道、工業園區、景區等場景以現有市政公共基礎設施爲主,利用路燈杆、監控杆、水泥杆、路牌杆等設置塔桅,高度一般不超過15米,覆蓋距離一般200米以內。城中村、高層樓宇場景中沒有可供利用的燈杆等資源,或場景中情況複雜,不便於放置燈杆等設施,可採用微站掛牆方式。規劃太原市進行基於燈杆智慧微站建設,集成環境監測、交通監測、智能充電、智能照明、便民服務等多種物聯網的應用,規劃新建道路路燈杆時充分考慮運營商網絡部署需求,促進“多杆合一”,共建共享。

與此同時,微站的建設儘量避免信號外泄對住宅小區以外的區域形成干擾;將充分利用路燈杆、圍牆、廣告牌等載體建站,但不能妨礙小區的景觀、公共安全;用於解決住宅小區的室內弱覆蓋時,建議天線選用美化天線(如射燈天線),覆蓋方式以從上往下覆蓋爲主;特定的裙樓區域也可以選擇從下往上補充覆蓋。(山西晚報)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