撿拾最近幾年的新聞,不難發現,生態一詞被越來越頻繁地提起。隨着人類文明的不斷發展和進步,人類生活水平和對生活質量的要求也不停地提高,追求迴歸自然,並以優良的生態環境爲依託的複合觀景、度假休閒及專項旅遊,使世界的生態旅遊產業市場需求不斷轉型升級,以森林旅遊爲主要形式的生態旅遊業已在世界各國迅猛發展。

中國的生態旅遊是主要依託於自然保護區、森林公園、風景名勝區等發展起來的,涼山州的旅遊發展正遵循着這樣的道路。近年來,涼山州委、州政府將旅遊產業列爲“首位產業”,深入實施“全域旅遊”發展戰略,打造生態、陽光、神奇的“大涼山”全域旅遊度假品牌。在發展旅遊的道路上,堅持生態保護與產業發展共進,從守護“青山綠水”中贏得“金山銀山”,涼山初步走出一條以“綠色發展”提升全域旅遊、以全域旅遊帶動“綠色發展”的路徑。涼山生態旅遊產業在青山綠水與民俗風情相融合中不斷壯大。

胡小平 | 攝

自然生態環境多樣性,締造魅力涼山

金沙江以西以北,安寧河以東,大渡河以南,由江河區隔出的這片6.04萬平方公里的地域,給外人以“羣山嵯峨,四時多寒”的印象,因此,被稱爲“涼山”。

胡力平 | 攝

境內地貌複雜多樣,高山、深谷、平原、盆地、丘陵相互交錯,有海拔最高爲5958米的木裏縣恰朗多吉峯,最低的雷波縣大巖洞金沙江谷底305米,相對高差爲5653米。高差懸殊,構成了這裏特殊的地貌景觀,這種多元性地貌的優勢,決定了自然生態環境的多樣性,爲開展多種類型的旅遊活動奠定了物質基礎,提供了優良的生態條件。

葉昌雲 | 攝

在這6.04萬平方公里的土地上,森林覆蓋率達45.1%、溼地總面積達66.8萬畝。有代表性的景區、景點160多個,極具觀光旅遊和開發價值。有瀘沽湖、邛海-螺髻山等國家級風景名勝區;馬湖、彝海、龍肘山-仙人湖等省級風景名勝區,彝海即紅軍長征時劉伯承元帥和彝族首領小葉丹結盟遺址;有美姑大風頂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及冕寧冶勒等省級自然保護區;有現代高科技景觀西昌衛星發射中心, 有青幽的瀘山、神奇的土林、大自然的奇觀公母山、百萬畝飛播森林,有全國展示彝族歷史文化的涼山彝族奴隸社會博物館,國家歷史文化名城會理、省級歷史文化名城西昌、宗教聖地靈山寺、木裏大寺、以及瀘沽湖摩梭人風情,彝族獨具特色的祭事盛典、婚喪嫁娶等民俗民風,全國四大碑林之一西昌地震碑林,春秋戰國大石墓,博什瓦黑巖畫,大箐石刻,唐宋塔樓,明清廟宇等等。

鄒森 | 攝

陳強 | 攝

涼山州憑藉湖光山色美、民族風情濃、科技含量高、紅色文化精的獨特魅力,在2017年榮膺中國十佳魅力城市,大涼山唯美的面紗,大美風光讓世人爲之驚歎。

自然風光的饋贈,突顯涼山旅遊經濟成效

涼山州位於四川省西南部“大香格里拉旅遊環線”腹心地帶,發展旅遊經濟,有着先天優勢。近幾年,旅遊經濟成爲全域涼山跨越發展的重要抓手。從大力開發優質資源到打造陽光休閒度假康養旅遊目的地;從推介名優景區到發展生態鄉村旅遊;從舉辦國際火把節打造旅遊品牌到開發旅遊文化產品……涼山旅遊業呈現加快發展態勢。

李小平 | 攝

“十二五”期間,州委、州政府高度重視全州旅遊發展,旅遊收入年均增長比原計劃高出5個百分點以上,提前一年完成了旅遊經濟目標,旅遊業成爲涼山經濟發展的重要支柱產業之一。精品提升工程也取得階段性成果,品牌形象初步確立,一大批骨幹旅遊線路初步形成,鄉村旅遊異軍突起,已具備打造四川旅遊次中心的深厚基礎。

2017年,涼山州共接待遊客4419.22萬人次,同比增長8.28%,實現旅遊收入361.08億元,同比增長19.71%。

隨着近年來旅遊業的快速發展,涼山旅遊的尖兵陣容不斷擴大,目前州內有4A級景區9個。未來,將持續推進螺髻山、會理古城、瀘沽湖等景區的5A創建步伐,冕寧彝海、昭覺谷克德、會理會議遺址等景區創建4A級景區,並創建5個3A及以下景區,爲涼山旅遊增添發展動力。同時,爲構築“全域旅遊”產業支撐,還將大力推進西昌“邛海未來城”、德昌螺髻山、德昌鳳凰城、越西文昌故里提升、會東老君峯等重點項目列入國家、省重點支持的旅遊項目建設。

阿克鳩射 | 攝

重視生態環境保護,從綠水青山中贏得金山銀山

當陽光透過樹葉,在地面留下斑駁的影子,夏天的火熱伴隨着喧囂的蟬鳴,讓人有種說不出的疲乏,但是來到邛海溼地邊,就不一樣了。漫步邛海邊,心隨步移,步步皆風景,微風吹拂着綠葉紅花,在陽光下清新而耀眼,小鳥婉轉鳴叫,宛如迴歸童年的柔然時光。泛舟在湖面上,青山倒映湖面,山光水色融爲一體,彷彿置身於夢境般的江南。在這裏,陽光溫暖明媚,植物葳蕤生長、層次豐富,張揚出美麗的色彩。讓人不自覺地想到張岱的那句“天與雲與山與水”,就覺得大自然真美好,夏天的煩悶也消失無蹤了。

鄒森 | 攝

西昌邛海溼地,被譽爲“高原上的明珠”,是全國最大的城市溼地之一。經過多年努力,邛海已經成爲我國高原溼地保護、生物多樣性保護與恢復、城市人居環境質量優化協同共生、生態文明建設的典範。

素有“神祕女兒國”的瀘沽湖景區,近年來,立足實際,整合資金,完善旅遊配套基礎設施,全面展開摩梭文化保護傳承,強勢展開景區綜合整治,同時,由政府統一規劃,對沿湖地塊實施生態修復工程,形成了全民參與保護“母親湖”的局面。通過環境綜合整治,瀘沽湖面源污染得到有效控制,全湖自然生態環境得到有效改善,水質長期穩定保持地表水I類標準。

曲木子撒 | 攝

螺髻山景區從2016年開始,開展植被恢復工作,把退耕還林、荒山造林與老百姓林果種植相結合……

謝寶憲 | 攝

可以說,在發展的路上,涼山充分認識到,生態旅遊是富民產業,也是朝陽產業,將大力發展生態旅遊作爲涼山的戰略選擇,牢固樹立“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發展理念,堅持把生態旅遊業作爲支撐縣域經濟發展的支柱產業。始終將保護放在生態旅遊發展的首位,正確處理資源保護與利用的關係,堅守生態底線,科學適度開發,推進生態旅遊集約化、低碳化、綠色化發展,實現速度、結構、質量、效益相統一,形成節約資源和保護環境的空間格局、產業結構、生產方式和消費模式。

堅持生態發展戰略,讓全域旅遊綠染涼山

“一到涼山,覺得空氣都是甜的。”這是外地遊客對涼山的讚譽。涼山因爲湖光山色美、民族風情濃、科技含量高、紅色文化精,吸引着越來越多的中內外遊客。

爲了讓遊客體驗到涼山別具特色的生態旅遊資源,“十三五”期間,涼山州將依託獨特的生態資源優勢,做大做強“大熊貓、森林、溼地、鄉村”四大森林生態旅遊品牌;同時規範旅遊服務,促進旅遊資源就地轉化,滿足不斷增長的旅遊需求,建設在全國具有較高知名度的旅遊目的地和四川省旅遊經濟強州。爲此,涼山州將創建生態旅遊示範縣(市)6個(西昌、普格、德昌、鹽源、冕寧、雷波),創建涼山州生態旅遊示範鄉(鎮)8個,創建生態示範景區6個(螺髻山、邛海、瀘山、靈山寺、瀘沽湖、馬湖)。

鄒森 | 攝

在具體的項目中,以美姑大風頂、雷波麻咪澤、冕寧冶勒、越西申果莊、甘洛馬鞍山等自然保護區爲基礎,打造大熊貓故鄉生態旅遊。在森林生態旅遊方面,以木裏鴨嘴、巴丁拉姆、恰朗多吉等自然保護區爲基礎,開展重走洛克路、森林探險、寫生、攝影等生態旅遊項目,依託螺髻山開展冰川森林生態旅遊。加快推進瀘山、靈山、螺髻山、黑龍潭、納龍河等省級森林公園養生休閒、醫療、森林康養、康體服務等基礎設施建設。

周明 | 攝

溼地生態旅遊方面,以邛海、瀘沽湖、馬湖、谷克德溼地以及金陽百草坡保護區的天然景觀,布拖樂安保護區的溼地、黑鸛、“阿都”風情、摩梭文化等自然、人文景觀爲重點,開展溼地與奇花異鳥、奇風異俗相結合的溼地生態遊。

未來的涼山旅遊,將以綠色發展生態打底,讓全域旅遊綠染涼山山水。

文/洪冬玲

若有侵權,請聯繫小編刪除

更多精彩文章請看這裏!

世間千般景,唯有你是真“絕”色

找尋金庸筆下的“桃花島”,原來它在這裏!

一起體驗嘴巴的節日,普格邀您過彝年!

帶上心愛的她  一起欣賞城市裏唯美的餘暉!

這裏被譽爲西昌最佳“美食地”!再不出發就晚了

魅力喜德 | “涼山喜德·彝族老家”首屆賽馬節在賀波洛鄉開賽

“飛雪連天射白鹿,笑書神俠倚碧鴛”金庸筆下的美景地被瀘沽湖一一囊括!

交通資訊 | 溫馨提示:彝歷新年出行這些高速路段在施工,請注意繞行!

一列開往“春天之城”的火車,充滿着嚮往和期待......

魅力木裏 | 木裏旅遊專家雍吉措貢嘎攜手西昌505藝術創意庫邀請中外藝術家重走洛克路

溫馨提示,長按下方兩個二維碼

驚喜等着你哦

微信公衆號

五彩涼山APP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