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巴黎时间4月15日下午6点50分,北京时间今天凌晨,游客被意外地“赶出”了圣母院,不久后人们看到烟火从教堂背脊上冒出,巴黎圣母院着火了。有游客说一个月前曾去到巴黎,为了躲开人山人海没有进去巴黎圣母院,这种遗憾将一直伴随他。

图/ wikicommon

1.

巴黎圣母院被烧毁时,你在做什么?

网上有人说,在这个动荡的夜里,她一边看新闻,一边莫名其妙想起了一顿早餐。她解释,“或许是这个动荡的夜里,这个历史在改变的夜里,想明早醒来若无其事,吃一顿最普通不过的早饭。”

三年前,厦门空间设计师刘腾华曾与国内一众设计师到过巴黎圣母院。那是一个9月的周末,整个广场都是人,大家排着队争相进入教堂。

图/ wikicommon

她还深深地记得那个画面:有人在做礼拜,他们唱着圣歌。歌声在35米高的穹顶下回荡。花窗太漂亮了,上面满是彩色的画,很细腻,很诗意,很精美。

她连用了三个“很”。

阳光照进来五彩斑斓,光又打在神像上,教堂内回荡着歌声。她说,一定是要看过这些东西的,“对我们的触动非常大。

所以当早晨起床看到巴黎圣母院大火,是多么的遗憾。

2.

巴黎时间4月15日下午6点50分,北京时间今天凌晨,游客被意外地“赶出”了圣母院,不久后人们看到烟火从教堂背脊上冒出,巴黎圣母院着火了。

在巴黎从事旅游工作的莆田人林进勇起火之前正逛到圣母院周边。他说当时有2000余人在里面参观,起火后看到浓烟滚滚十分心痛惋惜。

他一年会进去巴黎圣母院数十次,路过教堂看过这座塔尖的日子更是不计其数了。这一天所有法国人都在祈祷,尽快重建巴黎圣母院。

没想到,这座已有800多年历史的教堂,逃过两次世界大战,却没逃过和平年代的大火。

许多人在今天提起《爱在日落黄昏时》这部电影。杰西和瑟琳9年后重逢,瑟琳在杰西赶去机场前带他上游船欣赏巴黎的美景。

远眺巴黎圣母院,杰西说出了那句经典的预言:“你相信巴黎圣母院有一天会消失吗?”

其实这里面还提及了另一个故事,是“巴黎烧了吗”。

1944年8月25日,巴黎从纳粹铁蹄下解放出来,气急败坏的希特勒发出一条电报,“巴黎到底烧了没有!?”

既然巴黎守不住,那就将它彻底变成一座废墟。原来希特勒想让盟军觉得就算赢了这座城市,也一无所获。

然而就像电影里说的,那个执行的士兵却下不了手,他只是呆呆地坐着,惊叹这地方的美妙。他最终背叛了希特勒,巴黎得以完好保存。

美,曾经拯救过这座城市。

图/ wikicommon

3.

据悉目前巴黎圣母院的火情得到控制,部分珍贵文物已被抢救出来,巴黎圣母院标志性的玫瑰花窗也得以保留。法国总统也在当晚宣布,“我们来重建巴黎圣母院。”

这个人类被神抛弃的夜晚,在巴黎,人们跪在地上合唱圣歌祈祷。他们惋惜火光中一座教堂的坍塌,但比古老遗产的毁灭更令人痛心或许是世间万物的脆弱感。

图/ Le Monde

梁文道曾在巴西国家博物馆遭遇大火时说,“一场大火所毁灭的,不只是停留在历史上的人类文明遗产,更是人类未来的某种可能。”

我们为巴黎圣母院的焚毁难过,是对“毁灭”这一行为的本能悲伤,更是对人类文明的哀悼。那些提及圆明园,为巴黎圣母院大火幸灾乐祸的人,他们或许忘了——

每个人的死亡都是我的哀伤,

因为我是人类的一员。

所以,不要问丧钟为谁而鸣,

它就为你而鸣。

图/ wikicommon

一位去过欧洲旅游的朋友说:“去了你会发现,欧洲的许多著名建筑都比想象中差一点,或许是因为遥远产生美,网上都对它们加了好几层滤镜。只有巴黎圣母院,超出预期。”

巴黎圣母院始建于1163年,历时180多年,在1345年建成。它曾经出现在无数著名的小说/诗歌/电影里,成为世界的地标性建筑。据悉,重建可能至少需要10年。

图/ wikicommon

听说卡西莫多的家还在,烧毁的是塔尖和房顶。有游客说一个月前曾去到巴黎,为了躲开人山人海没有进去巴黎圣母院,这种遗憾将一直伴随他。不过有一个稍微值得庆幸的消息是,大火过后,消逝的巴黎圣母院将在数字世界里永存——

一位去年11月去世的艺术史学家Andrew Tallon,生前完成了巴黎圣母院的扫描工作。他营建了包括教堂各个角度的建筑全景、3D和细节图片的网站。

今夜,若你伤悲,就请让钟声给你安慰。

END

文字 / IU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