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礦投網—最權威海外礦業投資及金融資訊平臺

全球石油軍事大揭祕(459)—得天獨厚

——油沙本身的沙粒很少,顆粒只有芝麻的1/3大小,92%是石英,而且體積是呈三角形狀,故此非常堅硬;

因爲油沙的埋藏深度有深淺,故此開採方法亦有所不同,通常75米以下的算是淺,可用露天開挖方法開採。

森科爾石油公司(Su n co r)的行政總裁(C E O)查理·L·喬治(Rick L.George)以前是太陽石油公司(Sun Oil)國際部的總裁,當時筆者我是太陽公司中國部的總經理,所以查理·L·喬治是我的上司,他時常來華巡視工作及與我同遊,與本人是亦師亦友。2011年我專程到加拿大卡爾加里(Calgary),去森科爾總部拜訪了他,把盞話舊之餘,更得到他的安排,飛到離艾德蒙頓(Edmonton)東北435公里的麥克默裏堡(Ft.McMurray)森科爾油沙現場考察,以下介紹此行所見所聞及有關商機,報導當地獨有的所謂油沙就是含油的沙粒,油沙是親水的顆粒,外層有水包裹着,再外面纔是稠油黑色的外衣。油沙本身的沙粒很少,顆粒只有芝麻的1/3大小,92%是石英,而且體積是呈三角形狀,故此非常堅硬,按毛氏(Moh’s)硬度計鑽石是10,油沙沙粒是7.4,故此開採油沙的機械,一定要用精鋼纔行。

一般來說,油沙含油1至1 8%不等,含量大於12%是好礦,少於6%可能無開採價值。油沙在全球分佈不多又不均,它的形成有多種說法,但最可信的是大約4億年前當時加拿大還是一片溫暖的海洋,海洋微生物死後沉積經地層熱力壓力轉變爲石油。當時地殼發生移動,及形成洛幾山脈,把這些含油地層往北推移。而在史前加拿大北面的幾條古代大河流帶來的沙粒沖積,經幾億年來的沉澱,就好像是一個天然地下沙倉,把運移過來的石油吸塑着,變成含油的沙體,當時的油還是很稀,可以流動,不過隨着細菌入侵,幾億年來,把油裏面的氧及氮元素喫掉,只剩下喫不動的炭,就形成了現在非常稠的油包裹着沙粒,含着水,埋藏在地下4億多年,直至18世紀中葉,人類才發現它的存在。

由於成因獨特,所以全球油沙分佈不均及並非處處都有,比如在中國或美國就非常少而且質量差,無開採價值,所以加拿大是得天獨厚的。加拿大的油沙分佈亦只有在阿爾伯塔省(Alberta)的金三角地帶纔有發現,這地區在艾德蒙頓(Edmonton)市之北面,呈三角形,重點埋藏地點分爲三個,一是阿薩巴斯卡(Athabasca),這是最大的,佔總儲量的2 0%,有40,0 0 0平方公里而埋藏深度少於75米,即森科爾(Suncor)的區塊,估計可採儲量是93億噸(650億桶)。二是冷湖(Cold Lake),有22,000平方公里,埋藏較深,達300至600米,第三是太平河(Peace River),有8,000平方公里,埋藏在3 00至700米之間。包裹着油沙的稠油,通常是API 8-14度,基本上是不流動像瀝青似的稠油,其化學成份是極其複雜的長鏈炭原子,化學含量主要是炭,佔83.2%,其他是氫、氧、氮及硫佔4.8%。

此外,油沙又分兩種,一種是含石腦油多的,可作提煉汽油及化工產品,另外一種是含瀝青重的,主要用來做化工及鋪路原料。因爲油沙的埋藏深度有深淺,故此開採方法亦有所不同,通常75米以下的算是淺,可用露天開挖方法開採,在75米以上至700米的深層油沙,則要用內部熱能方法開採,纔有商業價值。露天開採就要動用巨無霸的剷車及斗車盛載,剷車每一鏟可舉重9 0噸,該車油箱可載1萬6千公升柴油,4,000匹馬力,車價是1,3 00萬美元一部,斗車則爲全球最大型者載重400頓一車,造價6百萬美元一輛,3,500匹馬力,有4層樓高,單是輪呔就有4米高,重4,500公斤,每條價值6萬美元,而且只能用一年左右便報廢。而開採油沙需要幾百架以上的車輛。油沙從斗車運到輸送管口,與3 5度熱水混合,混成沙漿,然後用高壓泵輸進熱煉中心,途中沙石分離沉澱濾去,剩下2至4%稠油浮面,再進入熱分離器,把油水分開,最後出來98%含量的稠油要求是含水少於5%及其他礦物少於0.5%,再輸送往「稠油提升」煉廠經過加氫或高溫炭化處理,蒸溜出石腦油、重汽油及煤油再經過不同的精細化工手段處理,才產生出合成原油,轉化爲不同的產品如汽油、柴油及其他化工產包括用以制脣膏、香口膠或手機殼等原料!

(閱讀更多精彩內容請點擊閱讀原文

本文著作權歸原作者所有, 未經書面許可, 請勿轉載

上一集:美元霸權•石油軍事大揭祕(458)大哥小弟

鄺教授專欄

海外礦投網榮幸地獲得鄺教授授權,成爲首家長期合作網絡媒體平臺,以“鄺教授專欄”形式連續公開登載鄺教授《全球石油軍事大揭祕》系列文章和石油地緣政冶及經濟時事研究評論文章等。希望讀者通過鄺教授的研究成果對中國及全球石油資源局勢及石油資源博弈策略等有更加深入的認識。

鄺教授介紹

鄺教授對中國能源的發展路向關注,並時常作公開演說有關石油及能源專題。1999年他免費授予註冊品牌“PetroChina”給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總公司作爲全球首次公開發行股票之用。他已經發表了兩百多篇能源相關的文章和評論,在新聞媒體上已被轉播到許多新聞頻道,包括美國政府商務部和其他許多全球網站。他也經常接受跨國媒體採訪,包括電視網絡CNN/BBC /“英國金融時報”/彭博/中國環球新聞報及許多亞洲主要媒體,認爲他是亞洲最權威的石油大師和學者。鄺教授已被選定爲中國在石油勘探領域中的導航者,也被香港城市大學任命爲2013年的兼職教授,又被美國南卡羅連納州州立大學計算機與工程學院在2013年盼予傑出校友獎。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