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有诗书气自华”,这句古诗说出了读书的深味和真趣。

书,保存着古往今来最优秀人物的智慧、才情和精神,读书,就是在有限的生命里与无限的历史和人类精神进行交流和对话,千万年的阳光自书中涌出,灌注此刻的某一颗灵魂,诗书入胸,情怀湛然,气度高华。

古人把读书作为“悟道”“修行”“养心”的途径和方式,作为熏陶情操、提升性灵的一种精神修炼。不是为求势利而读书,恰恰是为了去势利心而读书,是为了参悟天地精神、修养人生大道而读书,这样读书,才会读出真人、高士,读出大智慧,读出高格调。

书有层次,不入流的书不能算是书。即使入流的书,也有不同的品位,人生苦短,书海无边,我们只能尽量选那些不朽的经典、上乘的好书作为自己的精神食粮。

书有层次,读书也有不同的层次:有为求实用,有为满足好奇心,也有为了求得精神的升华和生命的充实。当然这三种层次也常常是兼而有之的。

比如,为了防治感冒而读一本医书;读菜谱以改善饮食;读金融类书籍以了解货币战争的黑幕,了解资本的运作秘密,也借此提高自己的投资能力;想了解天文学的新进展而读一本有关恒星演化的天文书;更多的时候,为灵魂的需要而读书,为灵魂寻找源泉,为精神寻找通道,在喧嚣纷繁无序的生存之上,为生命寻找到一种内在的秩序和清洁的空间,这样,才能把那颗漂泊、慌乱的灵魂安顿下来,使之产生定力,增长智慧。

读书的人除了生活在“当下”的世界,他的内心里还有另外一个更加深邃辽阔的精神世界,那是由古今中外的圣贤、哲人、艺术家构筑的无限丰富的“内宇宙”。

他穿着现代的时装,呼吸着城市的空气,而神思却可以追溯远古,重返盛唐,看见陶渊明的悠然南山,听到李白在月光下的咏叹,感受到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的苍凉心境,触到李清照“梧桐更兼细雨”的黄昏秋意……

他不仅占有当下这一小段时间,他通过读书,可以和更久远的、已经流逝了的时间建立联系,把人类数千年数万年的生命时空纳入个体的生命时空中,这样,他生命体验的密度、深度、高度和强度就无限地增加了,他在一生里度过了十次、百次、上千次人生。

读书人常常给人以“出世”之感,他并非是辞别了此世,而是以此世的心胸接纳了“往世”的记忆和精神,并铸成深邃的情怀和目光,审视现世,参与人生,激浊扬清,弃黑守白。

我们居所的空气混浊了,有空气净化器来对付,房间干燥了,有空气加湿器来调节。那么灵魂呢?精神呢?它们带了病毒怎么办?它们干燥、荒芜、龟裂了怎么办?没有一种高科技能解决灵魂的问题。

唯有书。好书是灵魂的解毒剂、滋补剂,是情感发育的维生素和蛋白质,是精神升华的飞行器和登天梯,是滋养心灵的粮食。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