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像風一樣自由,像狗一樣奔跑。"

由歡喜傳媒集團有限公司(1003.HK)、上海拾谷影業有限公司出品,張一白、韓琰、李炳強執導的中國首部社會青春劇《風犬少年的天空》今日發佈由著名海報設計師黃海製作的"定名海報"。海報中,少年好似這城市中最亮的那束光,平地而起直衝天際,肆意揮灑着只屬於青春的能量--這一刻,新一代青春元年正式開啓。

《風犬少年的天空》是導演張一白自《將愛情進行到底》後,時隔20年迴歸劇集之作,講述成長於千禧年後,互聯網剛剛興起時,一羣少年們跌跌撞撞、全力奔跑的熱血時光。該劇由90後青年作家裏則林擔任編劇,彭昱暢、張婧儀、周依然、梁靖康、張宥浩、郭丞、周遊等聯袂主演。

據瞭解,《風犬少年的天空》有望於2020年正式播出。

《風犬少年的天空》定名海報 張一白彭昱暢開啓新一代青春元年

《風犬少年的天空》定名海報 張一白彭昱暢開啓新一代青春元年

《風犬少年的天空》定名海報 張一白彭昱暢開啓新一代青春元年

《風犬少年的天空》定名海報 張一白彭昱暢開啓新一代青春元年

《風犬少年的天空》定名海報 張一白彭昱暢開啓新一代青春元年

《風犬少年的天空》定名海報 張一白彭昱暢開啓新一代青春元年

《風犬少年的天空》定名海報 張一白彭昱暢開啓新一代青春元年

在犯二青春中像風一樣自由

在人生成長中像狗一樣奔跑

《風犬少年的天空》故事聚焦在2004-2005年之間一羣高三學生的成長。對國民來說,這是一個難以忘懷的年份--這一年,中國互聯網全面興起,超女橫空出世,信息噴薄而發。網絡成爲少年們手上的工具,他們可以爲自己的偶像投票,爲自己的人生髮聲。青春洋溢的他們在這片由無數信息流開創的廣袤天地中自由揮毫,盡情彰顯着獨一無二的鮮明個性。

而故事的發生地點,則是被譽爲"霓虹燈下的中學"重慶29中。這所重慶解放碑旁的學校,處於重慶母城的中心地帶,與喧囂的鬧市區形成鮮明的對比,繁華、平靜、市井、純真……無數種看似矛盾的氣息在這裏交匯卻不違和。也正因如此,纔有了風犬少年們的相遇--來自同一個市井院壩的老狗、大力嬌、大嘴、咪咪,家庭條件優越的馬田、安然,兩種截然不同的青春氣息於此交匯,從相互對立到彼此融合,他們會共享青春時期最好的年華,也在猝不及防間跌入現實生活的漩渦,面對社會給他們的洗禮。

在今日發佈的"定名海報"中,天空猶如大的社會風起雲湧,天空之下的重慶半島正是少年揮灑個性的舞臺,而少年們就像一道耀眼的光芒從舞臺直衝天空,照亮了半島城市的每一個角落;片名張揚奪目的紅色,堅定有力的字體和錯落有致的排列,映射出少年獨有的無畏生命力,在這片溫暖的大地上"像風一樣自由"。然而終究他們會在這個搖擺不定的成長節點,去首次面對撲面而來的人生選擇,但他們義無反顧,拼盡全力"像狗一樣奔跑"。那些不再復返的青春時光,懵懂無知的爆笑犯二,終究交織成了新一代少年的成長,獨屬於那個時代的青春故事,更引人無限期待。此次"定名海報"由著名海報設計師黃海製作,他與張一白導演也已經是有過多次合作的老拍檔,曾參與由張一白執導的《匆匆那年》、《從你的全世界路過》和由張一白監製的《後來的我們》等多部作品的海報設計製作。

張一白20年後迴歸劇集

攜黃金陣容開啓新一代青春元年

《風犬少年的天空》的導演張一白,曾執導開啓國內青春愛情偶像劇時代的電視劇《將愛情進行到底》,該劇描述的是70後的青春愛情,不但影響了很多70、80後一代觀衆,也創造了屬於一個時代的青春印記,第一次開闢了國產青春劇這一新領域。

時隔20年,張一白迴歸劇集領域,故事的主角已經變成了互聯網時代的90後少年們。如果說《將愛情進行到底》表達的是一場純粹關於愛情的青春,那麼《風犬少年的天空》則更像是被社會裹挾下的新時代青春,他們的愛情、親情、友情會如何面對現實的洪流,相信不僅會喚醒90後一代的記憶,也能激發更年輕00後一代的好奇心。從《將愛》到《風犬》,張一白又將開創新一代的青春劇元年。

《風犬少年的天空》還集結了多位幕後大咖。該片的編劇裏則林是90後知名作家,他與張一白都是重慶29中的校友,他們如何詮釋自己母校的故事也令觀衆翹首以盼。導演韓琰,曾執導過電影《破夢遊戲》等多部作品;導演李炳強,曾作爲攝影指導掌鏡《匆匆那年》、《微微一笑很傾城》、《從你的全世界路過》、《羞羞的鐵拳》等電影;監製邢愛娜,曾經創作《瘋狂的石頭》、《將愛情進行到底》、《心花路放》等影視作品。如此金光閃閃的幕後陣容,還有新時代的青春故事,令這部又燃又二又暖的社會青春劇《風犬少年的天空》,在2020年開播之際,開啓新一代青春元年。

歡喜傳媒集團有限公司作爲《風犬少年的天空》出品方,投資的頭部內容成果傲人:即將於2020大年初一公映的《囧媽》,作爲徐崢"囧系列"的又一力作,聚焦母子關係,探討熱點社會話題,"囧式閤家歡"必將引爆春節檔。2019開年,《瘋狂的外星人》重磅公映,以走心演繹和深刻內涵收穫22億人民幣票房。2018年,《我不是藥神》收穫31億人民幣票房,成爲口碑票房雙爆款,主演徐崢斬獲金馬影帝;《江湖兒女》完整了賈樟柯的電影宇宙,廣受好評;《後來的我們》講述年輕一代的愛與奮鬥,引起極大共鳴。

歡喜傳媒在投資過程中,重視票房利益的同時兼顧廣泛的社會效應與電影藝術性,使得出品電影能夠真正做到商業成功與藝術價值雙豐收。此次再度攜手《後來的我們》監製張一白,首次推出劇集類影視內容,在電影之外開拓新領域,也將爲華語影視市場再添力作。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