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洪标|撰稿

80岁的周慧珺是中国书坛的常青树。

▲上图为80岁的周慧珺先生

她在中国古字帖几乎“断层”的年代,用《行书字帖——鲁迅诗歌选》连接起了中国人对传统书法的热爱,影响了整整一代人。几年内连续再版十多次,创下印数一百多万册的纪录。

▲上图为周慧珺先生的《行书字帖——鲁迅诗歌选》

她把“书法作为终身的事业”,为扶持青年书法家,她捐款2500万成立了基金会。

这两天,网上却出现了这位书法前辈提大笔,写大字。

▲上图为周慧珺先生写的大字

为什么?如此德高望重,也会走丑书这条路?这个可是冒着晚节不保的节奏。

仔细一看她书写的现场,和写的一些大字,还好,和丑书没沾一点边。

字如其精气神,气势凌云,仍然保持她一贯刚健雄强,豪放明快的风格。网友也称赞她“手执如橼巨笔,气势恢宏,不愧是书法泰斗”。

▲上图为周慧珺先生写的大字

但是,她为什么在八旬高龄,还要提笔写大字?让人多少有一些困惑。

她曾任中国书法家协会副主席、上海书法家协会主席,现为中国书法家协会顾问等,无论从身份和地位,以及对中国书法所做的贡献来看,她这样做,自然有自己的目的。

尤其是她的书法造诣被誉为中国书坛的常青树。她的字帖从1974年第一本字帖开始,先后出版了《长恨歌楷书字帖》《千字文楷书字帖》《古代爱国诗词行书字帖》《草书千字文字帖》《三字经行书字帖》《周慧珺金刚经楷书作品集》《周慧珺楷书前后赤壁赋》,每本都是多次再版。就是到了现在依然深受一些书法爱好者所爱,长盛不衰,这在中国书坛上也是罕见的。

晚年突然写起大字,这又是为什么?

▲上图为周慧珺先生写大字的现场

有人认为,这是周慧珺对中国传统书法的一种态度,是对当下高喊“创新”口号丑书乱书横行的一种挑战,冒着晚节不保风险,也要告诉世人,写大字为何非要写成丑书?为何只有丑书才能引起更多的人的关注。

她用事实证明尽管写大字是不易,但是只要好好写,功底扎实,大字就能写好。

其实,周慧珺对写大字,早年就有研究。

▲上图为周慧珺先生早年写的大字作品

▲上图为周慧珺先生早年写的大字作品

只是苦于被严重的类风湿关节炎缠身,加上之前经历过步履维艰的生活境遇,却造就了她不肯向命运屈服的倔强个性,所以她写大字虽然不常写,但也一直没有放弃,依然追求笔力刚健雄强,行笔豪放明快的书风。这从她早年写的大字中,就可以就看出。

只是我们更多看到的是她的楷书、行书和草书。这实在是一种误解。

▲上图为周慧珺先生的作品

看了80岁周慧珺写的大字,那些一写大字就写成丑书乱书的大师们,是否会汗颜?

本文系【陈洪标写字说画】原创,图片来自网络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