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冬的一個上午,記者在阜陽市阜蒙縣大板鎮滿土溝村一戶農家院裏,見到了一口十分完整的鐵鑄古鐘。收藏這口古鐘的市地域文化研究會會員海中巖指着鐘身上的銘文對記者講,這口古鐘應該是鑄造於明代嘉靖八年(1529年),距今已有489年,而且應該是從山西省遠道而來的寺廟鍾。

  走近這口古鐘,記者仔細觀察發現,古鐘通高約85釐米,最大直徑約75釐米,有數百斤重。古鐘從上到下依次爲鍾鼻、鐘頂、鐘身、鍾耳。鐘身由凸弦紋間隔,上面鑄有銘文。透過已斑駁不清的銘文可以看出,其大體內容是記載着古鐘的鑄造原因、鑄鐘時間、供奉地點和捐贈功德名錄等內容。其中, “嘉靖八年十月”以及“太原前衛上羊寨法華寺造鐘住持福寶僧徒永祥永智永思永定永堅永寶法孫義金助緣善友普海”等內容清晰可辨。

  “顯然,太原前衛上羊寨(今山西省忻州市靜樂縣娑婆鄉境內)法華寺應該就是這口古鐘的‘老家’,而嘉靖八年十月應該就是它的鑄造時間。”海中巖介紹,所謂“鐘鳴鼎食”,鍾和鼎一樣,都是權勢的象徵。他所得到的信息是這口古鐘此前一直散落在阜蒙縣農村,他也是在輾轉收藏了這口古鐘之後發現的這兩個重要細節。那麼,這口古鐘是如何從山西省境內來到阜新地區的呢?如果是在明清時期,普通人是不可能將千里之外的寺廟大鐘“託運”到東北的。多年從事文物考古工作的查海博物館原館長劉保華查閱相關史料後認爲:第一,這是迄今爲止阜新地區發現年代最久遠、體積最大、也是最完整的一口古鐘;第二,這口古鐘很有可能是在300多年前,蒙古貞部落東遷中從山西一帶集體帶到了今天的阜新地區。如果是這樣,它填補了蒙古貞部落東遷之前沒有實物證據的空白。至於它背後究竟見證和經歷了怎樣的往事,還有待於專家學者的進一步探究和考證。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