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日Vol.2

Part A:本週國外傳媒快訊

Facebook關停電視相關的廣告定位服務

Facebook進軍電視業廣告市場的征途受阻了。兩年前,Facebook將自己的受衆範圍拓展到了電視業,這一廣告定位功能通過識別用戶的方式,使各類推廣信息的覆蓋範圍拓展至Facebook及第三方。Facebook現在正在關停與電視業相關的第三方平臺,其所售廣告將不再出現在各類電視平臺包括OTT應用中。該公司的發言人表示:“我們之前一直在和一些傳媒公司嘗試將他們的電視應用作爲我們的廣告接入第三方平臺,但盈利仍然是個問題,因此最終決定停止這一計劃。”

瑞士將以新的稅收政策代替電視收費

2017年,瑞士的一個跨黨派議會委員會提出以新的稅收政策代替電視收費,該委員會成立的目的是研究一種新的公共廣播電視融資方式。瑞典議會於2018年11月14日投票贊成該提案,新規定將於2019年1月1日生效,並將納入2020年的人民納稅申報表。屆時,瑞典人民無論是否擁有電視,都需要繳納這筆稅款。

∆ 圖片來源:Bertil Ericson

尼爾森將爲康卡斯特提供更多流媒體數據

根據兩家公司11月15日宣佈的協議,數據分析公司尼爾森將利用大數據對康卡斯特的Xfinity在線流媒體節目觀衆進行評估,以便營銷人員更全面地瞭解人們進行內容消費的方式。手機和電腦設備上的觀衆也在尼爾森數字電視收視率(Nielsen Digital in TV Ratings)和數字內容收視率(Digital Content Ratings)的評估範圍中。

∆ 圖片來源:Nielsen, Xfinity

Netflix最新喜劇《柯明斯基理論》兌現流媒體革命承諾

Netflix的流媒體革命的承諾之一是,那些擅長製作電視的人,比如查克•洛爾(Chuck Lorre)、珊達•萊姆斯(Shonda Rhimes)和瑞安•墨菲(Ryan Murphy),如果能從黃金時段的挑戰中解脫出來,就能真正獲得成功。沒有更多的情節圍繞精確測量的商業廣告,以及對成人主題和語言沒有限制。但這些主要是技術問題。

藝術是什麼呢?在網絡範圍內獲得成功的製作人能否在保持廣泛的吸引力的同時,挑戰自己,創造出一些令人驚訝和真實的東西?憑藉八集的喜劇《柯明斯基理論》(The Kominsky Method), 查克•洛爾以自信的肯定回答了這個問題。《柯明斯基理論》的大部分情節點都是輕鬆處理的,與故事的整體弧線有足夠的相關性,這是洛爾的另一種新基調,他的情景喜劇通常只關注情節上的危機和解決方案。

∆ 圖片來源於網絡

2018Times全球最佳電視節目TOP10

泰晤士報11月15日發佈了2018年度十大最佳電視節目,10強完整名單是(從高到低排序):BBC America的《殺死伊芙》(Killing Eve),HBO的《利器》(Sharp Objects),FX的《亞特蘭大》(Atlanta),Showtime的《梅爾羅斯》(又名《浮生若夢》,Patrick Melrose),NBC的《善地》(The Good Place),Netflix的《雙層公寓:敞開新扉》(Terrace House: Opening New Doors),TNT的《美爪屋》(Claws),HBO《我的天才女友》(My Brilliant Friend),亞馬遜《歸途》(Homecoming),FX《姿態》(Pose)。

∆ 圖片來源:Times

基於流行播客改編的新系列劇收視並不理想

美劇《骯髒的約翰》(Dirty John)是布拉沃(Bravo)的八集電視劇,根據《洛杉磯時報》記者克里斯托弗·吉法德(Christopher Goffard)的調查文章及扣人心絃的真實犯罪事件的播客所改編。第一季以迷人男子約翰·米漢(John Meehan)與黛博拉·紐厄爾(Debra Newell)間的愛戀作爲主題,講述兩人的關係是如何轉變爲不可告人,且帶着操控騙術的故事。對劇情失望的部分來自於與瑞安·墨菲(Ryan Murphy)的《人民訴辛普森案》(People v. o.o.j. Simpson)的對比,這部電視劇也是根據新聞博客事件改編的,儘管這個事件比約翰·米漢(John Meehan)的骯髒行徑受到的報道多得多,但導演將它變成了深思熟慮、有點及時的、引人入勝的評論。而《骯髒的約翰》只是設法旋轉了一個新的有前景的甜點和一盤不冷不熱的剩菜。

∆ 圖片來源:The Washingtong Post

星期日Vol.2

Part B:上週學術編譯總結

親愛的1號學術er們,你們好!本週的【1號學術星期刊】又準時和大家見面了。我是大家的老朋友,1號學術版主Miss C.。未來的每個週日,1號學術都會以此方式帶領所有學術er們梳理本週國外傳媒時事,開世界之窗;同時回顧1號學術的刊登內容,溫故而知新。希望1號學術能夠成爲所有學界與業界的學術er們對標國際最新趨勢,瞭解國外先進案例,學習國際先進經驗的精神食糧,在這個有價值與使命的內容板塊中開拓視野,樹立世界傳媒觀。

週一政策研究板塊《韓國政府的文化政策在社媒時代走向何方?(下)》中,我們承接上篇,進一步瞭解了韓國媒體在社媒時代的包括廣播和遊戲在內的文化產業扶持政策,同時進一步介紹了新媒體環境下打擊海外盜版的方式——韓國政府另闢蹊徑,在容忍合理使用和模仿的基礎上發起亞洲範圍內針對促進知識產權保護的政府合作;

週二技術研究板塊《AI能爲新聞媒體帶來新的未來嗎?》,我們帶領大家系統認識人工智能技術,瞭解其對於新聞媒體行業在個性化定製內容、人工智能語音助手新聞、機器人新聞寫作等方面的具體發展前景;

週三傳統平臺研究板塊《SSCI:澳大利亞電視業的奈飛效應(下)》中,我們承接上篇,更詳細地講述澳大利亞本土電視業對奈飛(Netflix)這一國際勢力到來的應對反應及其對於外資媒體可接受程度的進一步討論,最終得出了“Netflix的到來對於澳大利亞媒體業而言是一種激進的全球化進程”的結論;

週四新媒體平臺研究《SSCI:YouTube是如何在印度實現本土化發展的?(上)》中,我們開啓新篇章,重新認識YouTube這一代表性國際化數字平臺在印度實現本土化的工業與文化邏輯,將全球化進程和文化差異問題納入平臺研究範疇;

週五劇集內容研究《影視旅遊背景下的戲劇消費模式研究(下)》中,我們承接上篇,具體介紹研究數據與影響因素,並列舉結論——電視劇可能不會導致旅遊或經濟消費;旅遊營銷目的地由於電視劇感知價值的三個維度對參與影視旅遊的行爲意願沒有顯著影響;

週六綜藝內容研究《選秀節目《美國偶像》中的女性語言特徵分析(下)》中,我們同樣承接上篇,進一步對主研究對象妮琪·米娜(Nicki Minaj)所使用的語言與女性語言特徵的一致性進行進一步分析,總結出了導致其評論中女性語言缺失的可能因素——父親用語習慣、社羣實踐以及不同的社會心理認知,希望讓學術er們認識到學習“關於”語言可以突破原有“語言知識”的限制,瞭解語言在不同語境下的不同運行機制的重要性。

希望學術er們能夠在本週的1號學術板塊有所收穫,同時提醒大家可以從【傳媒1號】公衆號下方【1號合輯】入口查詢往期學術分類文章。對於【1號學術】的內容需求和【1號學術星期刊】的意見與想法,歡迎學術er積極留言反饋。1號學術致力於打造出讓學術er們滿意的內容,期待與所有學術er們共同成長!

把傳媒1號設星標

第一時間瞭解 傳媒1號 的最新動態

按照如下步驟

把1號設置爲星標

近期推薦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