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消息來自各種官媒,私媒,不代表鄭州樓市觀點。

  

  鄭州資訊

  

  1、河南發佈校外培訓機構設置標準:校外培訓教學進度不能超過學校

  中小學校不得舉辦或參與舉辦、專職教師不得少於教師總數1/3、居民住宅、工業用房等不得作爲辦學場所、培訓進度不得超所在地中小學同期進度......12日,河南省教育廳等四部門發佈《關於印發河南省校外培訓機構設置標準(試行)的通知》,公佈省校外培訓機構設置標準(試行)並於即日開始實施。

  滑動查看文件

   2、前10個月河南財政收入同比增長15%

  從省財政廳獲悉,河南省10月份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增速穩中趨緩。前10個月全省財政收支運行總體平穩,財政收入質量持續改善。

  數據顯示,前10個月全省財政總收入5099.8億元,同比增長15%。一般公共預算收入3212.8億元,爲年初預算3668億元的87.6%,同比增長12.7%。地方稅收收入2288.7億元,同比增長17.2%;非稅收入924.1億元,同比增長3%;稅收收入佔一般公共預算收入的比重爲71.2%,同比提高2.7個百分點。

  從財政支出情況看,前10個月,全省一般公共預算支出7820.6億元,同比增長11.1%。民生支出5936.6億元,增長10.7%;其中,節能環保支出增長59.8%,主要是爲支持打贏污染防治攻堅戰,生態環境保護領域投入力度不斷加大;住房保障支出增長38.5%,主要是我省改善羣衆居住條件資金規模和進度較去年都有所提高。

  3、冬季供暖到來 今年前10個月鄭州室內空氣抽樣檢測超標率95.4%

  從鄭州市環保產業協會室內環境檢測治理中心瞭解到,該中心今年前10個月對鄭州市區827個點位抽樣樣本檢測超標數爲789,超標率爲95.4%,冬季供暖期間室內環境污染濃度較春秋天平均提高25%左右。

  本次抽樣調查的數據統計分析表明,甲醛超標最爲普遍。超標在2倍以內輕度污染的有399個檢測點,佔48.3 %,超標範圍在2~4倍中度污染的有272個檢測點,佔32.9%,超標在4倍以上高度及嚴重污染的有118檢測點,佔14.2%,最高超6.7倍。其次TVOC(總有機揮發物)超標比例較大,抽樣樣本檢測超標數爲695個,超標率爲84.1%,多數超標範圍在0.5至3倍之間較多。苯抽樣檢測超標數爲24個,超標率爲2.9%,均爲輕微超標,氨只有1個檢測點輕微超標。

  4、全國首批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基地名單公示 鄭大、河大雙雙入選

  日前教育部公示了第一批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基地認定結果,共有55所高校的傳承項目入選,河南省的鄭州大學和河南大學雙雙入選。鄭州大學的皮影和河南大學的豫劇獲選傳承項目。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基地建設內容包括課程建設、社團建設、工作坊建設、科學研究、輻射帶動、展示交流等六個方面。

  據瞭解,在課程建設方面,將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課程納入高校公共藝術和公共體育課程體系,通過客座教授或購買服務等形式,組織各地民族民間藝術家、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民間藝人、民族傳統體育項目傳承人面向非藝術類/體育類專業學生開設選修課並實行學分化管理,每個傳承基地應該有若干門面向全校學生的選修課程,每門課程設置36個學時,2個學分。

  同時,面向全校學生,在二級院系的平臺上成立規模和形式靈活多樣的傳承項目傳習所(學生興趣小組),在此基礎上建設2—3個校級的傳承項目學生藝術/體育社團。整合學校和社會資源,配備優質師資以及充足的器材、設施設備和場地,建設1個以傳承項目爲主打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實踐工作坊,組織開展有關傳承項目的系列主題活動和現場實踐體驗活動。

  5、未來所有縣(市)建成省級森林城市

  到2027年,河南的森林面積要達到7515.11萬畝,森林覆蓋率要達到30%。11月13日下午,實施國土綠化提速行動建設森林河南動員大會在黃河迎賓館召開,根據規劃部署,河南省將打造鄭州大都市生態區,建設中華生物園和鄭州黃河中央溼地公園。

  《森林河南生態建設規劃(2018—2027年)》(以下簡稱《規劃》),以2017年爲基準年,計劃通過10年的時間,打造一個森林化、平原林網化、城市園林化、鄉村林果化、廊道林蔭化、庭院花園化,建設天藍地綠水淨、宜居宜業宜遊的森林河南。

  

  6、鄭州高速“東二環”16日正式通車

  11月16日上午10點,鄭州機場至周口西華高速公路二期工程(簡稱機西高速二期)竣工通車,因爲機西高速位於京港澳高速東側,不少人稱之爲鄭州的“高速東二環”。不僅如此,通車後的機西高速二期,與鄭民高速、京港澳高速、商登高速合圍形成航空港區的“繞城高速”。

  7、15日起鄭州東站西北交通廳封閉施工 爲期2個月

  據瞭解,鄭州東站西北交通廳從2018年11月15日晚至2019年1月15日止,將進行爲期2個月的封閉施工,此次封閉施工主要是在西北交通廳加裝四部旅客自動扶梯,方便旅客進站候車。

  爲了減少封閉施工對旅客出行造成的不便,鄭州東站將在正南進站口(5號進站口)增開安檢、驗證通道,方便旅客進站候車。同時,車站也將積極和施工部門協作,加大在西北交通廳旅客引導標識的投放,提示和引導旅客選擇其他路線進站候車。鄭州東站也提醒廣大旅客,一定要預留好充足的時間到站候車,建議從出站層(一層)到站換乘的旅客可選擇從東北交通廳進站候車,從落客平臺(三層)到站候車的旅客可選擇由正南、正北進站口進站候車。

  

  8、一分鐘證明“我是我” 身份證神器即將入鄭

  火車要開了,突然發現身份證沒帶,咋辦?一款一分鐘就能辦好臨時身份證的神器即將登陸鄭州。11月14日,河南省互聯網大會現場,一款酷似取款機的自助機器被圍了裏三層外三層。這是一臺河南公安自助智能服務終端機。據介紹,這臺機器可以一分鐘內幫用戶開具紙質的臨時身份證明、無犯罪記錄證明、戶口登記項目變更更正證明、註銷戶口證明,併兼具機動車違法查詢、身份證辦理進度查詢等6類便民服務查詢功能。

  9、垃圾毀了十多畝防護林

  鄭州市惠濟區西北部的邙山,是鄭州市西北的生態綠色屏障。以前的邙山水土流失嚴重,爲了改變這種情況,鄭州市和相關部門聯合,植樹造林,改善生態環境。然而在邙山西北側的張定邦村北部,原本20多米深的溝壑卻被渣土填至與村民的3層樓房同高。而渣土堆北側的西北生態防護林,有10餘畝遭遇掩埋毀滅。護林隊員們徹夜蹲守制止,卻防不勝防。

  

  10、雙11分期消費主力軍是95後!河南等三省最敢“花”

  11月12日,分期樂商城發佈雙11消費大數據,11日當天,手機數碼、運動戶外、腕錶配飾、美妝、鞋服等品類,是分期樂商城被消費者分期消費的主要消費商品。本年度雙11,全國人均消費金額比去年增長約40%,廣東、山東、河南三省是分期消費規模最大的三個省份。與此同時,國內95後的消費者佔比超過60%,正式接棒80、90後成爲分期消費的主力軍,興趣愛好成購物主因。

  而從包裹數量來看,河南包裹量位居全國第六,全天發貨量和全天簽收省份排名河南排名全國第十;鄭州包裹簽收量居全國第十、河南第一,洛陽、新鄉緊隨其後。

  全國新聞

  

  1、70城已有14城二手房價下調:降溫已是共識,樓市接近拐點

  11月15日,國家統計局發佈了2018年10月份70個大中城市住宅銷售價格統計數據,新建商品住宅環比上漲城市有64個,其中上漲最明顯的是貴陽、石家莊、武漢。不過,二手房市場已有14城價格下調。

  按照統計局公佈的信息,10月份,各地繼續堅持因城因地制宜、精準施策,強化地方調控主體責任,促進房地產市場逐步迴歸理性。

  其中,一線城市新建商品住宅銷售價格環比持平,二手住宅環比下降;二線城市環比漲幅均回落;三線城市新建商品住宅價格環比漲幅微擴,二手住宅漲幅回落。

  

  2、5.71%!首套房貸利率連續22個月上漲創年內新高

  數據顯示,10月,全國二套房貸款平均利率較上月微漲1個BP,達到6.07%,也創出年內利率新高。超過9成的銀行將二套房的利率上浮10%以上。2018年10月,全國首套房貸款平均利率爲5.71%,相當於基準利率1.165倍,刷新年內新高;相比去年10月首套房貸款平均利率的5.30%,上升0.41個百分點。

  3、鏈家自16日起調整上海地區中介費:從2%上調至3%

  從鏈家上海客服處瞭解到,上海鏈家地產從即日起將服務中介費上調至房屋成交價的3%。其中,買方爲2%,賣方爲1%。鏈家客服表示,目前能夠確定調高服務費的僅上海地區,其他城市和地區目前還未接到通知。

   4、蘇州市相城區嚴格購房資格審查,加強房地產市場監管

  11月15日,江蘇省蘇州相城區住房城鄉建設局召集在蘇州的房企開會,並下發新的限購政策。會議材料顯示,相城區住建局要求,嚴格購房資格審查,包括,暫停對申請人積分小於600分的非本市戶籍居民家庭出售新建商品住房,個人積分由相城區積分辦提供,11月1日起實施,11月1日至18日爲新舊政策過渡期。

  5、經濟日報:房貸利率下降個案,不代表樓市調控和房貸政策放鬆

  少數銀行、個別地區房貸利率有所下降,主要是受市場流動性影響,不意味着房地產市場鬆綁。今年以來央行四次降準,銀行流動性相對寬裕,部分銀行基於自身業務發展考慮調整了住房貸款利率,並不代表樓市調控和整體房貸政策放鬆了。我國居民槓桿率從國際比較來看並不算很高,但近幾年上升速度很快,其中居民住房貸款增長起到了很大的助推作用。下一步,應將貨幣政策保持在穩健中性的狀態。同時,進一步完善住房保障體系,儘快形成中低價位普通住房有效供應,同時加快廉租房、公租房等建設。

  

  6、房地產開發投資增速年內最低,成交面積連續2個月同比下調

  11月14日,國家統計局發佈2018年1~10月份全國房地產開發投資和銷售情況,前10月,全國房地產開發投資99325億元,同比增長9.7%,增速比1-9月份回落0.2個百分點。其中,住宅投資70370億元,增長13.7%,增速回落0.3個百分點。

  從房地產開發投資增速看,開發投資增速數據從兩位數開始回落到一位數水平,且持續收窄,9.7%的開發投資增速已是年內最低。

  7、“租金貸”風險多地爆發,租客“被貸款”難以維權

  《經濟參考報》記者調查發現,今年以來,長租公寓“租金貸”爆雷事件頻發,不僅事關租客的合法權益,也折射出一些金融機構開展業務時公平誠信和業務規範的缺失。專家認爲,“租金貸”作爲金融創新模式已經明顯跑偏,隨着各地陸續爆發租金貸風險,亟待監管部門出手統一監管,建立健全住房租賃市場監管體系。

  據瞭解,不少長租公寓平臺都通過隱瞞合同內容、誘導、欺詐等方式,利用租客個人信用申請辦理租金貸。而一旦爆雷,租客就成爲最大受害者,租金貸的風險和問題暴露無遺,但租客卻面臨維權追責困難的窘境。

  

  8、武漢:租賃住房單次租期不超20年不得一次性收取5年以上租金

  近日,武漢市房管局聯合武漢市國土規劃局發佈《武漢市新(配)建租賃住房管理規定(試行)》(徵求意見稿)。規定要求,今後武漢新(配)建租賃住房應全部用於租賃,不得“以租代售”,對外出租單次租期不得超過20年,不得一次性收取5年以上租金,不得以收取保證金等其它方式變相出售。

  規定還指出,開發建設單位應嚴格按土地出讓合同約定、項目設計文件要求足額建設租賃住房,確保新(配)建租賃住房建設進度不滯後於所在出讓地塊其他商品房屋;原則上新(配)建租賃住房應相對集中,按幢佈局。據瞭解,武漢2018年按照計劃會籌集租賃住房3萬套,約100萬平方米。

  9、土地管理法修正案已報送國務院 民進中央曾建議“全面修訂”

  自然資源部一位司局級官員上週透露,將全力配合全國人大常委會做好《土地管理法(修正案)》的送審工作。目前,修正案草案已報國務院審議並提請全國人大常委會進行一審,將全力配合全國人大常委會做好審議的各項工作。同時超前謀劃《土地管理法實施條例》等配套法規的修改完善工作。如何縮小徵地範圍,規範徵地程序,完善對被徵地農民合理規範多元保障機制,是本輪土地管理法修改主要的着眼點之一。

  

  10、經濟日報:宅基地改革將堅持“一戶一宅”原則

  在我國農村,“空心房”是個令人頭痛的問題,隨着青壯年進城,不少“空心村”宅基地大量閒置。同時,還存在“一戶多宅”、超佔多佔宅基地等問題。自然資源部發布數據顯示,截至2015年底,全國農村居民點用地2.85億畝。其中2006年至2014年,農村常住人口減少了1.6億人,但農村居民點用地卻增加了3045萬畝。有約20%的農村住房常年無人居住。

  2015年,中央印發了《關於農村土地徵收、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入市、宅基地制度改革試點工作的意見》,並開始在全國33個地區實行爲期兩年的試點。2017年底,全國人大常委會決定試點延期一年,將在今年底結束。

  11、重慶簽約30個文旅項目,投資近1700億元

  重慶市文化和旅遊產業重點項目簽約儀式13日舉行,共簽約30個文旅項目,簽約總金額達1699億元。此次集中籤約的項目包括特色旅遊小鎮、文化演藝、旅遊目的地開發、文化旅遊裝備製造產業園區等多個類別。其中,簽約金額最高的項目是中青旅產投(上海)投資管理有限公司與南岸區政府簽約的大南山保護性文旅利用項目,項目簽約金額520億元,將打造集會展、商業、餐飲、住宿、娛樂服務於一體的現代服務業都市休閒旅遊目的地。

  米宅服務產品請戳圖查詢

  今日推薦:米宅問答

  

  地產界的分答系統—米宅問答,提問也可賺錢!

  房產、城市、教育、海外、裝修等,多種分類,更精確的諮詢,米宅大咖一對一解答!如提問問題被查看,即可獲取相應比例的分成。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