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天地会,经常出现在金庸的小说中,在《鹿鼎记》里面也多次出现。而在历史上,天地会是真实存在的,并且还是大名鼎鼎的组织,专门反清复明。要说天地会的作为,有一个不为人知的事,虽然天地会没有成功的反清复明,但这个来自民间的组织,作为可不小。反清复明失败后,天地会在海外建立2个国家,成为亚洲第一共和国。

天地会的由来

传说在康熙年间,西藏极为不太平,康熙帝便在民间征召高手,还真征召到了一些来自南少林的高手。这些高手遵从皇命带兵远征西藏,最后不负众望,凯旋而归。奈何有人趁机诬陷,将这些高手状告成意图造反,于是清廷派人铲除造反之徒,火烧南少林寺。其中有五位南少林寺的额高手大难不死,从此恨透了清廷。他们尊明末郑成功为开山老祖,以一位叫万云龙的人做首领,陈近南倡导。大家心怀故国明代,以求反清复明为己任,将明太祖年号洪武,建立洪门,故称天地会。

自天地会建立之后,在民间不断地壮大自己的组织,乃至各个地区都有自己的人。入会的人大多是穷苦百姓,他们以反清复明为口号,不断对清廷示威和反抗。在太平天国起义之前,天地会也起到不少作用,在福建和广东地区多次发动反清的起义。天地会的转变

由于清廷的强烈镇压,使得太平天国起义失败。而天地会也因此受到影响,但心中反清复明的心愿仍然不灭。天地会依然坚持不懈,虽大家四分五散,发展成各个组织,甚至到了海外,但其实是换了种形式存在于民间。

在清朝初期,沿海一带的人们特别穷苦,因为人多地少,再加上战乱,使得老百姓不得不下南洋,另谋生路。据说有将近700多万的老百姓漂洋过海,一批接着一批地去到南洋谋生。而“下海”谋生的就有天地会分支的成员。谁也没想到,这次“下海”谋生的契机,却建立了2个国家出来。其中一个国家,成为亚洲第一共和国。兰芳大总统制共和国

罗芳伯是天地会分支下,三合会的成员。此人饱读诗书但却在乡试中屡次失败,后来只能当了教书先生。当时正逢清初,大量的难民和不愿意效命清廷的明朝遗民,掀起了去东南亚生活的高潮。罗芳伯便驾船启程,一路下南洋,最后到达“婆罗洲”。

婆罗洲地方偏僻,当地人的生活十分艰难。但罗芳伯看准了这块儿宝地,建立了“采金公司”,也就是“兰芳公司”。罗芳伯带领大家致富,逐渐地获取了当地人的信服,他自身的声望也越发强大。最终在1777年,罗芳伯将“兰芳公司”改为“兰芳大总统制共和国”,成为亚洲第一共和国。管辖下有上百万的民众,都尊称罗芳伯为“坤甸王”。

在位十九年的时间里,罗芳伯曾经派人去到紫禁城拜见乾隆帝,以想成为藩属国的心愿,请求乾隆帝认可。可是乾隆拒绝了,最终公园1795年罗芳伯病逝,也没有完成这个心愿。享年58岁。此后“兰芳大总统制共和国”有7人担任元首职位,可惜的是,在1886年,这个由华人建立的亚洲第一共和国,遭到了荷兰侵略军的进攻。由于当地人的装备太差,不幸灭亡。而“兰芳大总统制共和国”只在历史中存在了110年。戴燕王国

1783年,位于坤甸河北部的戴燕王国,国王十分残暴,导致百姓积怨成恨。后来一位来自广东的吴元盛前去刺杀戴燕王国的国王,后来登上王位。

吴元盛是何许人也呢?多多少少也跟建立了“兰芳共和国”的罗芳伯有点关系。据说这个吴元盛是个习武之人,性格豁达,因为参与了天地会的反清起义,所以遭到了清廷的镇压,吴元盛为了保命逃去婆罗洲。

起初,吴元盛在当地建立聚盛公司,当时罗芳伯是吴元盛的下属。可是罗芳伯后来者居上,自己建了公司成为领头者,而吴元盛则成为了他的下属。后来罗芳伯将公司改为兰芳共和国之后,吴元盛被派去东部驻守,而戴燕王国就在附近。就是在此期间,吴元盛听说了戴燕王国的国王因残暴引发百姓怨恨,所以才让吴元盛有了称王的机会。

不过戴燕王国历经4代国王,也只是存在了70余年。到了19世纪中期,也沦为了荷兰的殖民地,从而戴燕王国就此灭亡。结语

虽然天地会反清复明的心愿并未完成。反清复明失败后,天地会在海外建立2个国家,成为亚洲第一共和国。这也算是在某种意义上以另一种形式完成。

在清朝走向灭亡之前,汉族人反抗满族人的压迫中起到了巨大的历史作用。就连孙中山等人也曾受到过天地会的帮助。可想而知,天地会的组织有多强大。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