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卍”是上古時代一些部落的符咒,在古代印度、波斯、希臘、埃及、特洛伊等國的歷史上均有出現,中國遠古時也有,馬家窯文化的陶罐上就發現有“卍”字紋。後來被古代的一些宗教所沿用。最初人們把它看成是太陽或火的象徵,以後普遍被作爲吉祥的標誌。

隨着古代印度佛教的傳播,“卍”字也融入中國文化。這個字梵文讀“室利踞蹉洛剎那”,意思是“吉祥海雲相”,也就是呈現在大海雲天之間的吉祥象徵。它被畫在佛祖如來的胸部,被善男信女認爲是“瑞相”,能湧出寶光,稱爲“吉祥喜旋”。

中國佛教對“卍”字的翻譯也不盡一致,北魏時期的經書把它譯成“萬”字;鳩摩羅什、玄奘等法師曾將它譯成“德”字,強調佛的功德無量;唐代女皇武則天又把它定爲“萬”字,意思是集天下一切吉祥功德。寓以“萬德莊嚴、功德圓滿”之意。

“卍”字有兩種寫法,一種是右(“卍”),一種是左旋(“卐”)。佛家大多認爲應以右旋爲準(也有用左旋的“卐”),後來希特勒盜用了左旋“卐”字,成爲法西斯的標誌,大善與大惡竟然用同一種標記,這是另外一個話題了。因爲佛教以右旋爲吉祥,佛家舉行各種佛教儀式如祭祀繞佛一般都是右旋進行的,藏傳佛教的轉經也是向右旋轉。

在“圖必有意,意必吉祥”的明清時期,“卍”字符作爲吉祥紋飾進入到鼎盛時期,其結構變化和題材內容豐富多樣。如以數個“卍”字符組成的紋飾,寓意延綿不斷和萬福萬壽不斷頭之意,被廣泛應用於服飾、建築、瓷器等生活用品的裝飾紋樣上。

“卍”字符與龍紋或與“壽”字、蝙蝠紋、如意紋、雲紋等相組合,寓意萬福萬壽、萬事如意。

“卍”字符出現於梅花的中心,梅花爲五瓣,民間用其代表五福:福、祿、壽、喜、才。

“卍”字符與壽字圖案組合,形成的“團壽”圖案,意爲萬壽無疆。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