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峰林多了一新玩处

  快来看看是什么()

  

  新修的寨门

  核心提示

  峰群、峡谷、湖泊,纷至沓来的游人……近年来,随着国际山地旅游暨户外运动大会、中国美丽乡村·万峰林峰会等在万峰林的胜利召开,万峰林备受瞩目。这里原生态的一切,吸引了世人的目光,每年都能迎来不少国家和地区的游客。今年,位于万峰林乐立村的醉玩街,更是以全新的面貌喜迎八方来客。

  在全省大力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背景下,一场民宿经济的探索试验正在乐立村上演,这也成为黔西南探索乡村民宿产业集群化发展的一个缩影。乐立村计划通过将村民部分空置房屋打造成大型民俗客栈项目,继而形成产业集群,探索构建一条“旅游、农业、文化、产业”深度融合的旅游发展产业链。

  醉玩街一角

  吊脚楼长廊

  

  

  初冬时节,伴着阳光,记者来到位于万峰林腹地的醉玩街。走近醉玩街,牌楼式的寨门矗立在街口。闲庭信步地走在这条长约800米的街上,街道两侧房屋的外观基本一致,一排颇具特色的布依族风格的建筑,让人好奇:“谁家建的这么长的一排楼?”向当地人打听得知,原来这是村民们把自家空闲的房屋,交给村里合作社进行统一装修,打造成独具特色的客栈经营管理。

  据了解,2017年3月,万峰林街道办乐立村十一组的五位村民牵头成立了黔西南州醉玩街旅游开发农民专业合作社。合作社把组里村民入股的房屋进行统一改造装修,由合作社统一管理、经营,打造了一条集民族文化、餐饮、住宿于一体,具有布依民族特色的民族街道——醉玩街。游客在这里可以享受到“吃、住、游、玩、乐、购”六位一体化的优质服务,感受浓浓的布依风情。

  “近年来,万峰林的旅游发展势头越来越好,景区周边的客栈非常火爆。我们看到组里好多人家的房屋都闲置着,就想把闲置的房屋利用起来,增加村民的收入。”醉玩街旅游专业合作社主任黄利斌谈起成立合作社的初衷,如是说道。

  近年来,随着国际山地旅游暨户外运动大会和中国美丽乡村·万峰林峰会的召开,万峰林蜚声中外,受到越来越多的人关注,选择到这里来游玩的人络绎不绝,吃、住、玩等相关民族特色产品走俏,这也给万峰林景区周边的村民带来启发,做与旅游相关的周边产业。

  黄利斌介绍,今年国庆期间,合作社接待了3000多名游客。目前合作社和重庆、四川、云南等地的五家旅游公司达成了合作,接待他们推荐过来的游客。

  唱敬酒歌迎客

  长桌宴

  

  二

  这么独具特色的地方,两年前可是另一番景象。黄利斌回忆:“改造前,村民对房屋外观的设计理念不统一,大家都按自己的喜好来建房,房屋高矮不一,什么风格都有,给人的第一印象很杂乱。”

  2015年,政府要求统一修建改造并亮化外墙,由政府补助每户每人2万元+(亮化每户2000元),每家按规划统一建造。在保留布依特色的基础上,乐立村村民利用木材和环保材料重新改建了建筑外墙和内装,改造后的乐立村房屋以简洁朴实的风格为主。

  2018年,通过村庄环境整治、基础设施规划改造以及合作社的牵桥搭线,村民将自家房屋改造成合作运营的客栈。组里的十多套旧屋摇身一变,成为颇具艺术特色的民宿庭院。村民自己成为了客栈管家,不仅参与了入股分红,每月还能拿到工资。

  村民小王高兴地说:“几年前,我家还只是一层小平房,改造后成了三层民宿。以前为了生计要外出打工,现在可以在家经营民宿赚钱。在家门口创业,收入比外出务工还可观。”

  “去年他们搞合作社时,我觉得不靠谱,还反对过,现在看来是我眼皮浅了……”村民李阿姨不好意思地说。

  如今的醉玩街,放眼望去,一座座民族特色的中式建筑整齐划一地立于村中。古朴清雅的装修格调,辅以暖黄色木材装饰,给人一种古典美的感受。站在屋内,当和煦的阳光透过落地窗照进屋时,让人如沐春风。从窗户向外望去,万峰林景色一览无余。

  记者走进一间客房,房里大量使用木材装饰,纯朴自然,营造出古典、雅致的氛围,让房间更显温暖。穿过十三号客栈前的公路,来到十一号客栈,吊脚楼风格的建筑物整齐排列。“这是利用了几栋居民楼打造出来的。”黄利斌介绍道。整洁干净的环境赢得了游客们的喜爱。

  “游客来了,只是在村里转转,吃个饭,住两晚,就离开了,还能做些什么吸引游客在此常住?”黄利斌左思右想,他下意识想到了村庄周边的峰林、峡谷。很快,他有了新主意。

  黄利斌与合作社几位负责人商议,将周边景区资源利用起来,不仅仅为游客提供住宿,也提供吃喝玩乐。现在,合作社正在积极开发游客体验种植项目,如种水稻,让游客亲身感受布依族的种植文化。

  除此之外,合作社还利用晚饭之余,组织游客参加篝火晚会,并在民族文艺表演中加入了非遗文化传承人的表演,让游客真真切切感受黔西南民族的特色文化。下一步,合作社将启动“候鸟工程”项目——冬季让北方的游客来这里过冬,夏季让沿海的游客来避暑,把这里打造成一个“候鸟式”的驿站。

  黄利斌说:“游客在这里看完风景,还能带走一些我们当地土特产。”

  醉玩街旅游合作社一直在尝试与农家乐以及乡村的旅游景点进行合作,更好地发展乡村“深度游”。

   篝火晚会

  

  三

  问及为何要叫“醉玩街”?合作社总经理李龙才解释:“我们布依族有传统,远方的客人到来时,要给客人倒上满满一碗酒。再说万峰林景区风景优美,有吃、有喝、有玩,让游客留得住,所以我们决定将这里取名为‘醉玩街’。”

  每天晚上,“醉玩街”文化广场都有篝火晚会和民族文艺演出,为游客呈现独具特色的民族文化和浓郁的民族风情。游客还可以在这里体验打糯糍粑,吃五色糯米饭、布依手抓饭、八大碗等极具民族特色的美食。

  “这个糯米饭真香,我走的时候一定要带些回去给亲戚朋友尝尝!”

  “我是第一次来这儿,朋友上个月刚从这里玩回去,她给我推荐的,近来刚好有空就过来看看。”

  “这里风景很美,空气更清新,让人神清气爽,在这儿呼吸都是一件很享受的事。”

  不少游客表示,找机会,带着家人和朋友来这里小住一段时间。

  黄利斌说:“我们最终的目的是,把醉玩街旅游合作社打造成真正意义上具有黔西南民族文化元素的产业园,带动全村老百姓共同发展脱贫致富奔小康。”

  夕阳西下的万峰林别有一番意境,落日的余辉洒满山颠;光与影交错间,天幕暗淡下来;醉玩街里传来丝竹声、歌声、笑声、掌声,随着风飘向远方。(文/黔西南日报全媒体记者 李 颖 戴宏瑶图/醉玩街旅游合作社提供)

  来源:中国黔西南微信公众号

  责任编辑:江江 彤彤 姝姝

  本期审稿:然然

  值班总编:许新晓

  

  黔西南日报社新媒体中心出品

  微博:@中国黔西南

  邮箱:[email protected]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