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號外財經》文/林妍

明星基金和明星基金經理常常是基民樂此不疲的一個話題,《號外財經》注意到,投資者常常在選擇明星基金還是選擇明星基金經理之間徘徊,但是大家細究會發現,明星基金離不開明星基金經理的主動性管理能力。所以選擇主動型基金最核心的標準還是基金經理的主動管理能力。

在基金行業,買基金就是買基金經理,就是緊跟明星基金經理。《號外財經》發現,隨着明星基金經理的離職,其管理的原基金開始凋零。

今年4月,滙豐晉信明星基金經理丘棟榮“轉戰”中庚基金,其所管理的滙豐晉信大盤以及滙豐晉信雙核策略兩隻基金就成爲迅速凋零的基金,其業績和規模出現了雙降。

丘棟榮自2014年9月16日開始管理滙豐晉信大盤,同時管理該基金的還有王品,兩人共同管理的248天裏,累計回報率爲121.82%;2015年5月22日,王品離任該基金,丘棟榮獨自管理至2018年4月27日,在其獨自管理的2年又340天裏,累計回報率爲31.64%。2018年4月28日至今,研究部總監郭敏接任滙豐晉信大盤,然在其管理的205天時間裏回報率爲-11.83%。

丘棟榮管理的另一隻基金是滙豐晉信雙核策略,自2014年11月26日開始與曹慶一起管理滙豐晉信大盤,兩人共同管理的1年又106天裏,累計回報率爲38.91%;2016年3月11日,曹慶離任該基金,丘棟榮獨自管理至2018年4月27日,在其獨自管理的2年又46天裏,累計回報率爲48.41%。2018年4月28日至今,是星濤接任滙豐晉信雙核策略,然在其管理的205天時間裏回報率爲-8.27%。

除了業績的回落外,兩隻基金的規模也出現了大瘦身。

對比丘棟榮離職之後的首份季報可以看到,滙豐晉信大盤二季度末基金份額12.10億份,比一季度下降40.18%;三季度末份額爲9.40億份,環比速降6.28%。滙豐晉信雙核策略二季度末基金份額爲64.95億份,較一季度減少不到1%;三季度末份額爲50.77億份,環比速降16.66%。兩隻基金的機構持有人動向也背道而馳,滙豐晉信大盤機構持有人佔比從去年年末的40.75%降至13.6%,滙豐晉信雙核策略機構持有人佔比則從78.99%上升至83.96%。

“明星基金經理離開後,無論是在牛市還是熊市,他們管理的基金產品在規模、投資風格上都難免會發生變化,對比基金經理離職前後的公告可以看出,多數產品業績下降,並且份額出現縮水。”業內分析師稱。

《號外財經》注意到,現年34歲的股票基金經理丘棟榮,用傳統的PB-ROE(市淨率/淨資產回報率)模型,做了一個 “特別到無法評價”的投資方法,被衆多機構追捧,各路投資“大神”都在打聽他。滙豐晉信基金也在丘棟榮離職之後喊話投資者,傳遞新任基金經理的投資理念及未來基金的運作思路,穩定投資者信心。滙豐晉信表示,過去良好的業績歸功於滙豐晉信統一的體系以及方法流程,有信心持續打造“可解釋、可複製、可預測”的業績。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