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貨牽手大城市,品牌擁抱小鄉村,自拼多多出現後,這些“反轉”劇情每天都在真實上演!

11月20日晚間,拼多多發佈第三季度財報:單季營收33.724億人民幣,活躍買家年度平均消費894.4元,近一年累計GMV達3448億人民幣。

不僅如此,年活躍買家3.855億,同比增長4200萬,平均月活用戶數爲2.317億,較去年同期增長3700萬,種種數據,實在令人驚歎。

如此強有力的戰績,不僅打破網上盛傳的“互聯網行業增速趨近爲零”謠言,更加證實了中國內需市場巨大的消費潛力。

要知道,拼多多的成長軌跡離不開“五環外人羣”,這類人有個基本相同點,那就是“新三年,舊三年,縫縫補補又三年”!簡而言之,捨不得花錢。

然而,拼多多的出現徹底打破了他們的觀念。用“超高性價比與低於心理預期的極致低價”這兩大殺器,完全俘虜了他們的心。

就在今年國慶,拼多多上全網最低價的最新款iPhone賣掉2萬多部,而其他的3C產品以及熱門品牌家用電器也一樣賣爆,不得不說,拼多多在不知不覺間讓這些“五環外”人羣用上了“奢侈品”。

數據顯示,約24.8%的拼多多用戶,被平臺創造出全新的購物需求,他們購買的大多商品都是不曾使用甚至沒有見過的產品;還有約13.7%的用戶,此前的消費渠道完全依賴於線下,其中還包括大量從未使用網購的人。

農村小鎮遍地開花,城市更是人氣爆棚。數據顯示,最新一季新增用戶中的一二線城市的用戶佔比接近50%,這意味着越來越多的城市人羣認可拼多多。

就拿雲南的雪蓮果、廣西的百香果來說,很多北上廣的消費者連見都沒見過,如今卻因爲有了拼多多,他們能以遠低於市場價的優惠購買品嚐。

當然,這樣的例子是在拼多多上比比皆是!僅在今年雙11期間,就有超4000萬單的農貨走進城市。毫無疑問,城市居民的消費潛能因此被拼多多進一步釋放。

毫不誇張,拼多多猶如“催化劑”般推動形成了一種一線至六線城市的消費“強對流”現象,建立起了農村通往城市,城市通往農村的“高速公路”!

這一切都可以歸功於拼多多那耳目一新的模式,將傳統“人找貨”變成“貨找人”,運用大數據算法向用戶主動推薦可能被買的商品,加上“拼團”模式就更能讓消費潛能進一步激發。

這次第三季度財報的發佈,種種亮眼數據不僅說明了拼多多飛速成長,更標誌着中國的消費又開始了新一輪提速,越來越多的消費正在被激活,越來越多的渠道正在被打通。

今天,城市人民可以將優質農貨大快朵頤,鄉鎮百姓可以將精良大牌收入囊中。拼多多這位魅力四射的“紅娘”,正把串着經濟的“紅線”拋向祖國大江南北!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