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於共享單車的出現,人們接受了共享單車的出行模式,導致傳統的自行車廠受到了巨大的衝擊,拿捷安特來說,在共享單車尚未出現時,捷安特在中國大陸的的銷量每年可以達到300萬輛以上,而自從共享單車逐漸火熱後,捷安特在中國大陸每年的出貨量不足百萬輛。

  單車作爲一種綠色的出行方式,在共享單車還沒有火起來時最先在歐美地區流行,捷安特除了中國大陸地區以外,出口量也是相當龐大。

  共享單車的火熱使得捷安特的訂單驟跌6成,而且由於大量的進口自行車導致歐美地區的本土自行車廠受到衝擊,所以歐盟從明年開始考慮對進口自行車增收20%到80%不等的稅率。

  進入到2018年,國內的共享單車紛紛進入到破產模式,目前只有幾大巨頭還在支撐着。共享單車的風潮過後,傳統的自行車廠能否重新崛起?目前還不可知。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