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7日,三星公佈了第三季度在中國市場的手機銷量。2018年第三季度,三星手機在中國市場僅僅交付了60萬部手機,因爲三季度三星手機銷量的低迷,三星電子將今年的全年預計出貨量下調到了300萬部。

  三星手機作爲超過華爲、蘋果的全球手機銷量冠軍。2017年三星手機全球總銷量高達3.17億臺,然而在中國市場2017年三星手機總銷量僅一千多萬,在國內市場的份額跌倒了2.2%,被華爲、OPPO、vivo和小米所超越。

  10月25日中商產業研究院發佈了《2018年Q3中國手機市場銷售排名》,根據資料顯示三星手機市場份額再次下滑,僅有1%。不管是三星公佈的手機銷量,還是中商產業研究院發佈的銷量數據,都可以確定三星手機在國內市場已經徹底的淪爲邊緣品牌。

  對比歷史數據,2014年三星在國內市場份額超過20%,短短四年時間從20%降低到1%,不僅讓人疑問三星到底是做錯了什麼。

  實際上三星在國內之所以邊緣化,最主要的原因是本土化缺失和定價過高,而且這兩個問題在三星被邊緣化之前一直存在的。

  首先是本土化問題,自安卓系統風靡以來,三星在全球化策略上一直堅持採用原汁原味的安卓系統。在海外市場安卓擁有谷歌一整套的應用服務,但在國內市場谷歌框架卻嚴重水土不服。

  縱觀國內手機銷量幫前列,除了獨一無二的IOS之外,所有安卓廠商都有針對中國市場推出的本土化系統。三星的全球化戰略一度在整個海外市場都取得了成功,但是隨着國產手機廠商的崛起,更加符合國內用戶習慣的安卓手機,逐步吞噬了三星原有的市場份額。

  價格策略方面,當國產旗艦機型的價格已經下探到2000元價位後,三星S9的定價仍舊高達7000元。雖然三星在旗艦機型上也有非常亮眼的創新,但並不值得消費者爲高達一倍的品牌溢價買單。

  除了旗艦機型的品牌溢價之外,中端機型的價格策略更是慘不忍睹。驍龍660處理器三星敢賣到4000元價位,就已經註定在國內市場三星將徹底被邊緣化。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