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8日,县委书记、县人大常委会主任刘晓博一行到嘎吉镇、铁柳镇调研蚕桑产业发展以及控辍保学等相关工作,要求要不断创新,立足提质增效、扬长避短,进而实现蚕农栽桑养蚕现代化、机械化,让传统产业焕发生机。

刘晓博查看蚕桑

刘晓博一行先后到嘎吉镇马鞍村、大洼村、乌龟塘村以及铁柳镇大柳树村、老房村等地,就蚕桑产业发展情况以及控辍保学等相关工作进行调研。

在马鞍村,刘晓博一行实地查看了该村在鲹鱼河畔的桑园,在了解到该村近两年新栽种蚕桑几十亩,并紧紧扭住产业兴旺“牛鼻子”,把蚕桑“短平快”产业作为该村的乡村振兴产业支撑,推动农业产业高质量发展。刘晓博说,嘎吉镇沿鲹鱼河畔种植蚕桑温度适宜,水源充足,地理位置优势明显,且当地民风淳朴,劳动力充足,发展蚕桑产业有良好的基础条件。镇党委、镇政府要做好种植规划,争取以“农户+公司”的模式,将蚕桑产业发展壮大。

刘晓博查看蚕桑

在铁柳镇大柳树村,刘晓博实地查看了该村桑园套种豌豆模式,现场听取相关人员介绍套种相关情况以及经济收益。看到当地有人收购新鲜豌豆,刘晓博上前与收购商王继云进行了交流。“你们收购多少钱一斤?外运到哪里?”“我们收购大概2到3元一斤,主要运往成都、武汉、贵州等地。”“外面的市场怎么样?”“市场上价格波动大,我们也是有亏有赚。”

大柳树村桑园套种豌豆

在了解到桑园套种豌豆、蚕豆等作物可提高农民经济收益后,刘晓博说,村两委班子可以引导群众标准化套种,多到外面学习借鉴其它蚕桑基地的先进管理模式以及机械化种植、规模化经营、科学化管理,进一步提高农户经济收入。

采摘豌豆的村民

调研中,刘晓博强调,蚕桑种植管理工作是保障蚕农种桑养蚕收益的一个重要环节,正确的修枝整形及肥水管理,才能保障蚕农养蚕用叶的需求;各地要探索现代蚕桑种植的新模式,按照规模化、机械化、产业化、生态化、集约化标准进行加工生产。

就控辍保学工作刘晓博在调研中指出,控辍保学是教育扶贫的关键,是脱贫攻坚的硬任务。各乡镇、各村社要进一步摸清学生辍学情况、制定控辍保学工作方案,因地、因家、因人施策,夯实主体责任,强化督导问责,做到责任到位、任务到位、措施到位,把我县控辍保学工作做深做细做实。

县相关单位、企业及相关乡镇负责人参加调研。

(记者 姚万林 肖文镔 编辑 向晓辉)

欢迎转发点赞

转载请联系授权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