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脫歐帶傷闖關,運輸機戰鬥機前途叵測,或將增加軍費開支負擔

近期,“英國脫歐帶傷闖關前途叵測”的消息在網絡上持續發酵。那麼,作爲軍迷關注的一定是英國的國防工業和軍品武器裝備生產,會不會受到英國脫歐帶傷闖關的影響,前途是不是一樣的叵測呢?今天本文就來分析一下英國脫歐仍面臨重重挑戰的情況下,其武器裝備運用方面的一些小細節。

本文分析認爲,英國退歐可能會影響英軍未來的戰機換裝。比如,駐紮在布里茲諾頓的第99中隊,自首架C-17“環球霸王III”於2001年服役以來,已經出動74000多個飛行小時,第8架飛機也早已交付。這些飛機現在已經超過計劃出勤率的15%,爲保證皇家空軍的戰略運輸能力,英國國防部還是在計劃增購C-17運輸機的。

我們都知道C-17“環球霸王III”運輸機是波音公司生產的,但是英國皇家空軍買的C-17運輸機,都有歐洲其他廠商提供的部件,比如GE航宇系統公司Cheltenham廠製造的差壓指示計和備用高度計空速指示器、E航宇系統公司Hamble廠的機翼前緣面板和襟翼鉸鏈整流罩、GKN航宇公司的襟翼裝置。脫歐之外,這些部件交付到英國皇家空軍C-17運輸機機隊,可以就會存在關稅方面的問題,維修支持經費可能要上升。

另外,英國脫歐如果被剝奪航空研發資金,未來的歐洲戰機可能沒有英國身影了!這事主要是根據歐盟委員會的《2020發展地平線》等規劃,英國每年能夠獲得大約10億美元的研發資金,其中有7億美元投向綜合性大學,航宇研發製造領域也能獲得年均3000萬美元的資金,這些錢按絕對價值計算並不多,但是在航宇領域又不可或缺。

但是,英國退歐之後,這些錢可能就拿不到手了,而且英國很有可能也無法參與歐洲戰鬥機這樣的歐盟聯合研發類的項目,英國可能是北約所有的美國盟友當中,惟一自產自用“自家地裏種出來的”戰鬥機的國家。這在北約實施“巧防衛”和“抱團取暖”發展策略的背景下,無疑是一種單打獨鬥,前途叵測不說,或將增加英國的軍費開支負擔。想必,英國已經想好的解決方案,否則不會斷然膠歐的嘛。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