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這個故事,是上次《麻栗坡之春》的續集。”康復中心的蔣繼楊主任一講這個細節,聲音就哽咽,“被人信任與需要、能爲他們的人生做點積極的改變,我想,我這輩子值得了。

這個故事,是上次《麻栗坡之春》的續集。圖文講述,從一位堅強可愛的小女孩開始······

圖片中的小女孩,剛滿5歲。2歲時,一輛農用貨車把她捲進車輪。萬幸的是,她保住了命;不幸的是,因爲皮膚和骨頭的反覆感染,使她的腿反覆截肢。小小的她,在經過多次手術後,保住了右大腿的上半部分。

我在雲南省紅十字會假肢康復中心見到她的時候,她正戴着假肢對着大鏡子練習甩腿。

我特別想抱抱她。但我一時間手足無措。

在她坐下來休息的時候,我輕輕的告訴她:練習時一定要看鏡子,這樣才知道自己是否站直了,脊柱不彎,以後是可以穿裙子跳舞的。

小女孩堅定的點點頭,對我笑了。

我問她,願意和我握握手嗎?小女孩毫不遲疑的把小手遞給我!

最純潔的信任

—— 我對小女孩的感激,無法用語言形容

這樣的故事

每天

都在雲南省紅十字會假肢康復中心發生:

這是康復中心曾經救助過的一位男孩子,他的最大願望就是“和別的同學一樣”。在大家的幫助下,他做到了。

在治療過程中,爲了不耽誤他的學習,康復中心的醫師還肩負起他的文化課輔導老師。

小男孩是歡天喜地離開康復中心的,“我要趕緊回學校去,讓同學們看看和他們一樣的我”。

“離開時,他突然向所有人嚴肅的敬了一個少先隊禮!”康復中心的蔣繼楊主任一講這個細節,聲音就哽咽,“被人信任與需要、能爲他們的人生做點積極的改變,我想,我這輩子值得了。

與這四位患者不期而遇,等於一瞬間直視了生命的不易和生活的殘酷。和另外三位不同的是,左邊第一位是雙大腿截肢。很多人都會把概念停留在“沒有腿”的焦點上,但事實上,真正嚴重影響生活和生產勞動的核心,是沒有“關節”。

這是老百姓自己做的假肢,象踩高蹺一樣的簡單支持是遠遠不夠的。身體的重心、關節的活動度、肉體與假肢的接觸部分等等,每一個細節,都是心酸與殘酷的實踐。

膝關節

腳後跟

廢舊輪胎做成的套筒

這張照片刷新了我的認知——這是關節鎖!

不需要關節彎曲活動的時候,如果關節發生了任何的彎曲活動,人是會重重摔跤的。我們的思維是“突然摔跤非常疼,他們再摔倒會二次傷害”。但其實,他們的思維是“我摔倒了不要緊,我揹着的包穀滾一地纔是麻煩大啦”。

這是康復中心製作的特殊的“可拆換小足腳掌”,其材質和作用是滿足雲南坡地水田勞動。簡單說,就是避免勞動時拖泥帶水。

這是正常足腳掌。外觀上看不出來,但腳後跟是可以活動的,有隱藏關節。

這是康復中心配發的鞋子,質量一流,同樣免費。我們的思維是“有各種各樣漂亮的鞋子”;他們的思維是“終於可以有腳來穿鞋子了”。

這是康復中心的技師,領着最公益的工資,每一刀細緻都在呵護使用者對未來生活的信心。

蔣繼楊老師的手是指着一面大鏡子,他告訴使用者一定要看着鏡子走。這是假肢使用在調試過程中的第一前提,即身體第一重心。

這是練習身體的第二種重心:上坡、下坡

上樓、下樓,無論多少次,康復技師都一直陪伴着。一趟,一上午,一天,每一天,每一年,十幾年······

練習平衡、沙地、山地、石地的模擬環境

練習負重勞動

準備練習負重模擬環境

這是從康復中心走出去自食其力、勤勞致富的又一人。我們的思維是“祝福他們越來越好”;他們的思維是“勞動的權利和做人的尊嚴”。

這不是別人的故事

這不是隻講述“他們”

所有的免費都來自社會

所有的奇蹟都是點滴愛心的奉獻

我們的世界

相互支撐

《支教地理·有聲雜誌》

雲南廣播電臺FM99香格里拉之聲欄目合作單位

我們致力於科學和文化的傳播!

我們提倡力所能及的志願精神!

我們倡導企業社會責任的共建!

官方網站www.zjdl8.com

QQ1號平臺:2790891316

新浪博客http://blog.sina.com.cn/u/3176427937

獨家代理運營:雲南瑾翠文化傳播有限公司133-888-50598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