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要人人獻出一點愛,世界將變成美好的人間,獻出一份愛心,托起一份希望,昌邑市圍子街道宋莊初中是山東省家庭教育示範基地,她就像一個充滿愛的溫暖的大家庭,學生在其中健康快樂地成長。

學生夏*博就讀於宋莊初中,幾年前,他的父親因爲罹患白血病,不幸去世,爲了給父親治病,家裏欠下了鉅債,母親已與父親離婚,外出打工。夏*博只能和年邁的爺爺奶奶生活在一起,心理受到了嚴重的打擊。因爲迫於長期沉重的經濟壓力,他對生活的態度逐漸變得消極,與朝夕相處的同學們相比,更是產生了自卑心理,因此學習也無法專心。雖然他天資聰穎,成績優秀,但是性格變得越來越孤僻,情緒低落,除了跟熟悉的老師能聊一聊家裏的近況,就再也不願與別人交流。

通過了解夏*博的情況,班主任和任課老師都感覺到他的情況太特殊,身世太悲慘。家裏頂樑柱都倒下了,作爲一個剛剛走進初中的新生,他能如何面對家庭變故?老師們該怎樣和他交流並給予幫助呢?

夏*博的家庭因病致貧並且最終破裂,爺爺奶奶又年事已高,基本上失去勞動能力,家庭經濟確實困難。他母親在這個家庭最困難的時候離婚,外出打工,給學生幼小的心靈造成了無法彌補的心靈創傷,讓他無法承受。學校和老師們應該怎樣幫助他?

第一,經濟幫助,解燃眉之急。學校考慮到其特殊的家庭情況,及時爲夏*博申請了“愛心一日捐”資助,並且爲他購買了一部分學習用品和生活用品,讓他感受到國家、學校對他的關愛。2018年9月30日晚上,學校黨支部和骨幹教師,專門來到夏*博家中進行走訪慰問。他的家位於宋莊社區大章村,離學校比較遠,當老師們走進他家時,他的爺爺奶奶感動地流了淚,感謝學校領導對學生的關心和幫助,他們會盡力克服困難,把學生撫養好,讓學生多讀書,多鍛鍊,長大以後,成爲一個對國家和社會有用的人,老師們勉勵夏*博,男兒當自強,一定要相信自己,承受住挫折,勇敢地去面對逆境,要把老師和同學當成親人,有困難及時向老師反映,發奮讀書,用知識改變命運,報答辛辛苦苦養育他長大的爺爺奶奶,學生深受啓發,臉上開始露出了自信的笑容。

第二,集衆人之力,用愛托起生活的希望。由於家庭的變故,夏*博出現了敏感多慮、自卑自閉、消極悲觀等心理問題,若不加以開導和教育,日積月累就會形成嚴重的心理障礙,因此,學校注重對其思想、心理等方面的疏導,鼓勵班主任、任課老師及同學對夏*博多加關注。

今年學校剛分配的年輕大學生張美芳老師,主動與夏*博結成一對一的幫扶對子,從生活上、學習上給與他親人般的關懷與呵護,及時瞭解情況,愛心接力,將溫暖傳遞,與他共同解決問題,經歷風雨人生。

堅持師長教育與同學幫扶相結合,他的班主任李慧瑛老師有意識地在班級中選拔一批成績好、心理素質好、在學生中有威信的同學對他開展幫扶,因爲同齡人隔閡小,所以這樣的幫扶易於接受。同學們既提供了有效的幫助,又不傷害夏*博的自尊心。此外,學校開展了豐富多彩的活動,通過班級成員的關心與幫助,爲他創造一個溫暖有愛的環境,讓他感受到陪伴、支持與關懷,助他儘快從悲傷情緒中走出來,勇敢面對生活,積極步入正常學習中,併成長爲一個精神獨立、人格健全的人。一分耕耘一分收穫,如今的夏*博,性格變得開朗樂觀,熱心公益,學習優秀,對未來充滿希望。

提到家庭經濟困難學生資助,人們往往聯想到的是經濟資助,其實更爲重要的是心理幫扶;不僅要讓家庭經濟困難學生得到經濟資助,而且要讓他們能正確應對家庭突發狀況,身心健康發展。老師們要盡最大的努力關心學生,幫助他們度過難關,讓他們感受到溫暖,對未來充滿希望,自立自強、奮勇前進,這些工作並非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也不是僅靠金錢就能做到的。因此,老師們應該在班級內營造相互支持、相互幫助的良好氛圍,讓經濟資助與心理幫扶並重,讓愛心傳遞,讓生活灑滿陽光。

昌邑市宋莊初中梁美奇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