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将军李广,在历史上也堪称一段传奇,早年从军击匈奴因功为中郎,汉景帝时期先后任北部边域七郡太守;汉武帝刘彻即位后,召为未央宫卫尉,曾领万余骑出雁门击匈奴,因众寡悬殊负伤被俘。匈奴兵将其置卧于两马间,李广佯死,于途中趁隙跃起,奔马返回。

  后任右北平郡太守,匈奴畏服,称之为飞将军,数年不敢来犯。在漠北之战中,李广任前将军,因迷失道路,未能参战,愤愧自杀。李广的一生,堪称悲剧,虽然其勇武异常,但也打过不少败仗,因而迟迟未能封侯;征战一生,以惨烈结局而告终,留下了“冯唐易老,李广难封”的名言。

  而李广的儿子李敢,也是作战勇猛之辈,曾以校尉身份跟随霍去病征讨匈奴,因夺左贤王鼓旗,且斩首多,被赐爵关内侯,食邑二百户。知道自己父亲李广之死与卫青有关之后,悲愤之下殴打了卫青;后被霍去病暗杀,由于汉武帝此时正宠信霍去病,便包庇霍去病的罪责,并对外宣称李敢是狩猎时被鹿撞死的。

  这里重点要说的是李广的孙子李陵;李陵年轻时担任侍中、建章监。善于骑马射箭,对人有仁爱之心,谦让下士,名声很好。汉武帝认为他具有李广的风范,命他率领八百骑兵。后升为骑都尉,带领精兵五千,驻在酒泉、张掖等地教习箭术以防卫匈奴。

  几年后,汉朝派贰师将军李广利征大宛,命李陵带其五千兵马随后。行至边塞,武帝又诏令李陵,要他留下手下将士,只率五百轻骑出敦煌,至盐水,迎接李广利回师,然后仍驻屯在张掖。公元前99年,李广利统领三万骑兵从酒泉出发,攻击在天山一带活动的右贤王,武帝召见李陵,想要他为大军运送粮草。

  但李陵不愿意过这样的生活,他想要像自己的先辈那样,征战沙场,汉武帝为他的勇气所感便同意了;于是,李陵率领他的五千步兵从居延出发,向北行进三十天,到浚稽山扎营。将所经过的山川地形绘制成图,派手下骑兵陈步乐回朝禀报。结果李陵在浚稽山遭遇到单于主力,被匈奴三万多骑兵包围。

  李陵军驻扎在两山之间,以大车作为营垒,李陵领兵冲出营垒摆开队伍,前排持戟和盾,后排用弓和弩,下令:“听到击鼓就进攻,听到鸣金就收兵。”匈奴见汉军人少,径直扑向汉军营垒。李陵挥师搏击,千弩齐发,匈奴兵应弦而倒。匈奴军败退上山,汉军追击,杀匈奴兵数千。

  单于大惊,召集左贤王、右贤王部八万多骑兵一起围攻李陵。李陵向南且战且走,几天后被困在一个山谷中。连日苦战,很多士卒中箭受伤,三处受伤者便用车载,二处受伤者驾车,一创者坚持战斗。在斩杀军中女性之后,第二天李陵军又斩匈奴首三千多。

  最终,李陵率五千步兵与匈奴的八万骑兵主力大战八天八夜,斩杀数万匈奴人;最多的时候,一天将五十万之箭都射光了,甚至到了用双拳赤膊肉战的地步;部下损失的仅剩数百人,为了部下的性命,李陵不得已之下假意投降匈奴,来换取残余部下的性命,最终逃回塞内的仅四百余人。

  由于汉武帝误听信李陵替匈奴练兵的讹传,汉朝夷其三族,母弟妻子皆被诛杀,致使李陵彻底与汉朝断绝关系。后来单于把公主嫁给李陵,被且鞮侯单于封为坚昆国王,做了右校王。公元前89年,与远征匈奴为主将李广利分兵的商秋成带领的三万汉军打过一仗。而主将李广利孤兵深入,导致7万人马有去无回,汉朝再无人马远征匈奴。

  汉武帝死后,汉昭帝即位。汉匈和亲,李陵少时同僚霍光、上官桀当政,派人劝李陵回国,李陵"恐再辱",拒绝回大汉,并与公元前74年老死匈奴。李广也是一代悲剧名将,儿子被杀后,凶手却逍遥法外,而孙子却投降了他抗战一生的匈奴;不过据说后来北魏帝国的建立者拓跋珪自称是李陵的后代……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