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这些课程的内容跨越漫长的历史时期、地域和文化空间以及学科或系科的界线,意在培养学生跨学科的思维能力,并为他们打下广博的人文与科学方面的知识基础,为了完成核心课程的要求,学生必须先修四门基本课——文学人文、现代文明、艺术人文和音乐人文,然后完成世界主要文化、科学、外语、作文和体育等课程。文学与人文(Literature and Humanities)是哥大所有大一本科学生都需要修的一门核心课程。

美国大学教育,其目的是培养全面发展的“完人”或“全才”,使之具有人文与科学知识的修养。只有具备这种修养的人才是“受过教育的人”或“知识分子”。至于理工专科则是一种技能,受过教育的人通过适当训练完全可以掌握。

正是在这种教育思想指导下,美国正规大学的本科教育头两年学生基本不学专业,而是花很多时间涉猎百科、纵横文理,为日后进入专业学习打下广博的基础。像哈佛、普林斯顿、哥伦比亚等美国一流高校吸引最优秀的应届高中生报考的“招牌”之一就是它们的所谓“核心课程”。

今天为大家推荐哥大100周年历史的“核心课程” ,让大家能够清楚了解美国大学的通识教育。

《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的“核心课程”》

在跨越千年的经典中检验人生——哥大核心课程之文学课》

《走进哥大核心课程》

文章来源:博客“放飞”、东方早报和 GCCcolumbia

1

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的“核心课程”

美国大学教育,其目的是培养全面发展的“完人”或“全才”(Whole Person),使之具有人文与科学知识的修养。只有具备这种修养的人才是“受过教育的人”(Educated Person)或“知识分子”(Intellectual)。至于理工专科则是一种技能,受过教育的人通过适当训练完全可以掌握。

正是在这种教育思想指导下,美国正规大学的本科教育头两年学生基本不学专业,而是花很多时间涉猎百科、纵横文理,为日后进入专业学习打下广博的基础。

像哈佛、普林斯顿、哥伦比亚等美国一流高校吸引最优秀的应届高中生报考的“招牌”之一就是它们的所谓“核心课程”。

哥伦比亚大学学生手册(Catalog)中关于“核心课程(Core Curriculum)”的相关内容是这样描述的:

核心课程是哥伦比亚大学(本科)教育的基石。作为哥伦比亚大学才智开发的关键,核心课程的目标是为哥大全体本科生,无论其将来的专业或方向如何,提供一个广阔的视野,使之谙熟文学、哲学、历史、音乐、艺术和科学上的重要思想与成就。

核心课程要求学生在大学一二年级从下列九个方面选满规定的学分:

科目

授课内容

文学

世界文学概论,要求学生从荷马、西塞罗等古希腊、罗马文学家一直念到艾略特、伍尔芙等当代文学作品。

现代文明

介绍西方政治、伦理、宗教、社会思想等方面历史沿革与现实问题。

艺术

介绍西方艺术史。

音乐

西方音乐鉴赏及音乐史。

外语

学生起码掌握一门外语。

逻辑与修辞

要求学生学会在批判性、创造性地思考问题的同时,以自己的语言清晰地进行口头及书面的表述。

世界主要文化

亚洲、非洲及拉丁美洲主要文化与文明的历史沿革与现实问题。

体育

除了完成各种课内要求的体育项目外,每一个哥大学生都必须通过游泳测验,否则不能毕业。

科学

学生起码要选三门数、理、化、生物等科学课程。

哥伦比亚学院是哥伦比亚大学的本科生学院。哥伦比亚学院要求每一个本科生在大学前两年修完一系列基础课程。即所谓的核心课程(Core Curriculum)。核心课程的设计旨在为哥大本科学生提供一种共同的学术体验,发展他们的批判性思维能力,并帮助他们扩展知识结构。核心课程是哥伦比亚学院本科教育的核心部分。

核心课程从1 9 1 9年开始形成,当时只包括一门必修课程。后来逐渐扩大到文学、艺术、音乐、逻辑与修辞、现代文明,并涉及外语、科学、体育和主要人类文化等方面的必修课程。

这些课程的内容跨越漫长的历史时期、地域和文化空间以及学科或系科的界线,意在培养学生跨学科的思维能力,并为他们打下广博的人文与科学方面的知识基础,为了完成核心课程的要求,学生必须先修四门基本课——文学人文、现代文明、艺术人文和音乐人文,然后完成世界主要文化、科学、外语、作文和体育等课程。

  • 历史沿革

哥伦比亚学院的核心课程以1 9 1 9年开设的“现代文明”为滥觞,并在1 93 7年发展成为“文学人文”。至1947年,“艺术人文”、“音乐人文”和“亚洲人文”被正式列入核心课程。

其余的核心课程都是在以后逐渐加入的。虽然今天最为人称道的是这些课程的内容,同样值得注意的是所有核心课程都采取小班讨论课的形式。每一门课都限制在22个学生以下,从而保证了哥伦比亚的本科教育从一开始就鼓励学生学术上的积极参与。

在核心课程的教学过程中提出一个好问题于提供一个好答案同样重要,而小班的形式使学生得以和教授从开始就有机会建立和发展学术上的良好关系。

核心课程重在磨练技能,培养习惯:教学生如何观察、分析、辩论、进行富有想象力的比较以及对思想及其差异的尊重等,为学生今后在纷繁复杂的世界中更好的生活作准备。

  • 课程

核心课程主要包括以下科目:

科目

内容

现代文明(C1101-C1102)

现代文明入门

英语(C1007)

逻辑与修辞

人文(C1001-C1002)

西方文学与哲学名著选读

人文(C1121)

西方艺术名作鉴赏

人文(C1123)

西方音乐杰作鉴赏

此外,学生在外语、体育、科学和非西方文化等方面必须完成规定的课程。

1.现代文明:现代文明入门

本课程的目的在于通过向学生介绍人类为自身构筑的各种政治、社会、道德和宗教的社区以及他们用来界定这些社区的价值观念,使学生成为积极的、有知识的未来社会的公民。

1919年最初的现代文明课仅涉及战争与和平的问题,而后课程内容得到不断的充实。本课程要求学生精读各种经典著作的原文,并以欧美从《圣经》和其他古典思想传统发展而来的论述为重点。

本课程亦要求学生在精读原文的基础上建构自成一体的观点,并以口头与书面的形式加以表达。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课程对内容与形式两方面都做了界定。课堂讨论的形式意在帮助学生学生适应各种不同传统及其相互冲突的观念,体现各持己见的人们理性对话的可能性。

在帮助学生提高思考能力的同时,通过对过去论争的了解来更好地面对现实问题。现代文明的课程设计包括对一系列在我们政治与文化史中起过积极作用或尚未产生重要影响的思想和论点的介绍以及对其他文化、机构和实践所进行的批判性思维的例证。

“现代文明入门”课程为期一年。教授在挑选必读书目时注重作者的历史地位、作品思想的持久的重要性以及作品引发思考与争论的能力。

目前的必读书目包括《圣经》、《古兰经》以及柏拉图、亚里士多德、奥古斯丁、马基雅维利、笛卡尔、霍布斯、洛克、卢梭、斯密、康德、马克思、达尔文、尼采、杜勃伊斯、弗洛伊德等的著作。

2.逻辑和修辞

英文(C1007):逻辑与修辞。本课以课堂讨论的方式教授写作,惟一的课本是学生自己的作文。学生通过运用批判性分析的手段将自己的思想诉诸文字。本课以不多于1 2个学生的小班上课,教授以个别辅导的方式引导学生去发现他们的写作如何影响他们的思想,同时思想又如何影响文字。

学生在学习批判性分析方法的同时,将注意力集中在思考和写作的基本单元:句子和段落。学生在完成“逻辑与修辞”课后若有意继续学习写作,他们可以选修“写作解析”课。后者重在修辞与风格。

3.文学人文

人文课程(ClOOI-C1002):西方文学与哲学名著精选。这门课程多年来一直被学生们简称为“文学人文”。哥伦比亚学院学生花一年时间对西方文化中最重要的一些著作进行深入的研读和探讨。

本课并不是一般的概述,而是要求学生精读原著。教授在讲解原著时,有时注重作品在文学史上的地位,有时注重其对现代文化的深远影响,而最终目的是帮助学生思考人类生存的意义,并通过这种思考方式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的能力。

文学人文教学生如何分析文学原著并形成自己富有见地的观点。课程通常在跨学科的教授指导下,由22名左右学生组成的小班每星期花4小时对下列作家的作品进行讨论:荷马、埃斯库洛斯、索福克勒斯、欧里彼德斯、希罗多德、萨克底德斯、阿里斯多芬、柏拉图、维吉尔、奥古斯丁、但丁、薄伽丘、蒙田、莎士比亚、奥斯丁、陀斯妥耶夫斯基、沃尔夫以及圣经旧约与新约。

4.艺术人文

人文课程(C1121):西方艺术名作鉴赏。从1947年至今,“艺术人文”一直是所有学生通过核心课程并取得哥伦比亚学院学位的必修课程。

该课程教学生如何欣赏、思考,并批判性地研讨视觉艺术。该课程不作艺术史的概述,而是对一些丰碑式的艺术家及其作品进行深入探讨。该课程重视建筑、雕塑、绘画及其他艺术作品的形式结构,将作品放在其形成的历史框架中加以理解。具体内容包括帕特农神庙、拉斐尔、米开朗基罗、柏尼尼、伦勃朗、戈雅、莫奈、毕加索、坡洛克等等。

除课堂讨论之外,艺术人文的教授还充分利用纽约丰富的艺术资源,带学生参观各种博物馆、建筑物和纪念碑,

5.音乐人文

人文课程(C1123):西方音乐杰作鉴赏。从1947年开始,音乐人文作为核心课程的一个部分,旨在培养学生对西方音乐各种形式的基本理解,唤醒并激发学生对西方音乐的欣赏,帮助他们学会对各种音乐的表现方法作出知性的反应,并鼓励他们参与从古到今作曲家和音乐思想家针对音乐特性与目的所进行的辩论。

学生通过上课和听音乐会,进入对音乐的批判性鉴赏这一过程,而纽约为丰富的音乐生活则是本课程的一个有机的组成部分。

虽然音乐人文不是对西方音乐的历史回顾,但教学遵循音乐发展的历史沿革,名作鉴赏包括蒙特威尔第、巴赫、亨德尔、莫扎特、海顿,贝多芬、威尔第、瓦格纳、勋伯格、斯特拉文斯基等名家的代表。

6.外语

哥伦比亚学院认为,学生要成为未来社会既有良知又有知识的公民,必须掌握外语。懂得一个国家的语言和文学是理解这个国家与人民的基本条件。

因此,外语课程的教学目的在于:(1)培养学生对世界文化及其人民的敏感并在世界文化的背景下加深对自身的理解;(2)介绍不同语言在结构、语法和句式上的差别并发现语言和文化意义之间的联系;(3)帮助学生提高批判、分析和写作的能力。

学生可以任选以下语种以完成核心课程的要求:

阿卡得语、阿拉伯语、阿拉姆语、亚美尼亚语、孟加拉语、汉语(包括粤语方言)、捷克语、荷兰语、芬兰语、法语、德语、古代及现代希腊语、豪撒语、希伯来语、印度-乌尔都语、匈牙利语、意大利语、日语、朝鲜语、拉丁语、立陶宛语、波斯语、波兰语、葡萄牙语、旁遮普语、罗马尼亚语、俄语、梵语、塞族-克罗地亚语、西班牙语、斯瓦希里语、瑞典语、塔加拉族语、坦米尔语、藏语、现代土耳其语、乌克兰语、乌罗夫语、意第绪语、祖鲁语。

7.体育必修课

体育是取得哥伦比亚学位的必修课程。所有学生都必须通过游泳测验或修一学期游泳课。

学生选修体育课,每学期不得超越一门,学期中不得随意缺课。

8.科学必修课

哥伦比亚学院核心课程中科学课程的设置,其目的与其他部分一样,均早在1 91 9年就得到明确阐述:帮助学生理解并有效地参与现代文明的发展。

具体来说,科学课程为学生提供机会了解科学家们在探索什么样的问题,他们如何通过实验和观察来求证其假设,如何评估实验结果,以及关于自然世界的运动他们至今已经积累了什么样的知识。

为满足核心课程的要求,学生必须选满三门科学课程并积累9学分。其中两门必须是一个系或一个跨学科单位所开设的系列课程,第三门必须是另一个不同系科的课程。假如一个学生完成的系列课程是数学,那么他的第三门课程就不能选计算机科学系或统计方面的课程。

虽然数学、统计和计算机科学不能算是自然科学,但科学教育委员会还是从这些系科里选择了一些课程包括在科学必修课内,因为他们认为定量分析对于理解任何科学上的进步都具有重要意义。

9.主要文化必修课

核心课程中的主要文化必修课探讨亚非拉地区具有全球性或历史性影响的文化与文明。没前任何核心课程假定在“’西方”和“非西方”之间有什么永恒不变的疆界,也不认为这样粗略简单的区别对理解这个世界有任何帮助。

核心课程亦不认同一种文明是“我们”的,其余都是“别人”的。不管“我们”是谁,认定古希腊是“我们”就是一个错误,正如认定中国是“他们”或对我们无足轻重是个错误一样。

核心课程作为一个整体,在帮助学生认识各文化与文明之间的区别的同时,更注重展示各文化间的相互联系、交互影响和平行发展。当然核心课程也承认世界各地区的文化与文明在很长一段时间内自行发展,形成独立的传统和历史。

由此形成的思想、言论和作品纷繁复杂,互不相同,对人类行为方式的影响至今不衰。基于这样的认识,主要文化必修课程的目的就在于鼓励学生学习并思考文明与传统的多样性及其对当代世界的影响。

哥大本科学院一年招生1000人左右,总的是四五千人的规模。每个新生都上系列的核心课程,一门是《文学人文学》,读西方文学经典,上一学年两学期,每个班不超过20人,1000人分50个班,由终身教职序列的教授开课,配备博士生助教。

课程必读书有《伊利亚特》、希腊喜剧之父阿里斯多芬作品、《圣经》等等,下学期《傲慢与偏见》、《忏悔录》等。从课程表上看,《伊利亚特》读一周,《奥德赛》读两周。

每学期是10到11本西方文学中的无可争议的经典,学生几乎是要废寝忘食才能完成教授的课堂讨论,通常20人一班还会分成两个小组,教授加助教的课共三次。我儿子曾在哥伦比亚大学就读,我看到他每一页书本上都写满注释、问题。

很多学生考哥大,就是冲着这个核心课程而去。新生培训课上,从白发苍苍的校友到刚刚入学的少男少女,手里都拿着一本《伊利亚特》,像暗号,更像身份证,这是文明传承延续性的标志,也是学校的认同感和骄傲所在。

第二门课也是必修,叫做《当代文明基础》。几乎清一色的西方社会思想经典,但因为面临全球化压力,也有多元文化因素的加入,比如有《古兰经》。下学期有卢梭的《论不平等的起源》、《美国革命》、《法国革命》,康德、洛克、达尔文、尼采的全本原著,也包括几篇点缀性质的黑人和女性问题的重要文献。

哥大核心课程是在争议当中发展到现在的,差点办不下去,二十年前一位校友捐了一两亿美元才维持至今。这在美国也不是特例。但只要它存在一天,这种以经典阅读为核心的教育传统就仍然在发挥影响。

为“当代文明基础”课程辩护的立场可以总结为:今天的世界再多元,它的物质和精神基础仍是西方人奠定的。而这个基础的基础则由西方文明的经典编码。这些经典由西方人写出来只是一个历史上的偶然事件,但是今天所有人不得不读这些经典,则绝不是偶然的。这句话很傲慢,中国人可以不认同,但不能不思考。

在全球化时代,在这个‘比较的时代’,谁没有自己的经典,谁就没有文明意义上的归属和家园。没有家的人谈不上出门远行。而世界上最远的路,是回家的路。”

2

在跨越千年的经典中检验人生——哥大核心课程之文学课

走进哥伦比亚大学的校园,一眼就能看见刻在图书馆大楼上一排响当当的名字:荷马、希罗多德、索福克勒斯、柏拉图、但丁、歌德……如果告诉你这些大师的作品都是哥大大一学生的必读书目,你可能不敢相信:把《荷马史诗》《神曲》《浮士德》这些西方文学史上赫赫有名的大作摆在一群十八九岁的小青年眼前,且不论他们是否消化得了,能否有耐心看下去,恐怕也是个问题吧?

美国教育家、哥大文学教授约翰·厄斯金在1920年为哥大设计最早的通识课程时,似乎没有这么想。虽然欧美的高等教育素来有引导学生阅读名著、尤其是古希腊经典的传统,但厄斯金提出让学生直接阅读译成英文的作品、不参考任何背景资料,然后在教授引导下作小班讨论,在当时还是饱受争议的新颖做法。

所以,这门没有正式命名的高级课程只对最优秀的学生开放——要申请加入,不仅要在其他课上成绩优异,还得拿到教授的推荐信,参加入门考试……但是想到能在当时颇负盛名的哲学家莫蒂默·阿德勒、诗人马克·范多伦等大师麾下学习经典文学,前来报名的哥大学生还是络绎不绝。

有人戏谑地将这门课称为“了不起的书”课程,而教授们却说,他们要引导学生批判性地欣赏这些名作。1937年,这门课被正式命名为“文学人文(Literature Humanities)”,尔后又改为“西方文学名作”,与“西方音乐名作”、“西方艺术名作”、“当代文明”等课程正式进入所有哥大学生的课表。

1.“文学人文”书单

作为哥大核心课程中大一的必修课,“文学人文”多年来地位崇高。眼看着其他核心课程的大纲走马灯似的改了又改,“文学人文”里的书目却如同湍流险滩上难以撼动的磐石。1907年建成的汉密尔顿教学楼里,如今陈列着一张六十七年前的“文学人文”书单。

修长的打字机体写下的《伊利亚特》《俄狄浦斯王》《会饮篇》《君主论》等名著,至今仍在同一栋历史悠久的教学楼里接受教授和学生们的讨论。虽然荷马、柏拉图、马基雅维利们基本不会面临被赶出课表的风险,但随着时代的更迭,这些被学生戏谑地统称为“死人、白人、男人(dead,white,males)”的作者们,终于迎来了新的伙伴。

1983年,哥伦比亚大学的本科学院首度招收女生(此前,女生只能申请哥大附属的巴纳德女子学院)。两年后,简·奥斯汀终于成功加入“文学人文”的大家庭,《傲慢与偏见》成为第一部学生必读的女作家作品。1990年,以意识流文学著称的20世纪女作家弗吉尼亚·伍尔芙也携《到灯塔去》进入这份书单。用我们文学课教授的话说,第二学期的书单以一个V(古罗马诗人维吉尔——Virgil)开始,又以两千年后的另一个V(弗吉尼亚·伍尔芙——Virginia Woolf)结束,完成了一个美丽的轮回。

收到哥大录取通知两个月之后,在上海参加哥大举办的暑期咨询会,本以为就是一个提提问、聊聊天的轻松场合,却不想领到了一本沉甸甸的英文版《伊利亚特》。翻开封面,扉页上写着“献给2016届新生”,下面是哥大校友联合会的标志。

后来我才明白,原来由校友会给每一届的新生赠送《伊利亚特》、叮嘱他们在暑假里读完这本文学课指定书目,已经成为了哥大的光荣传统。然而在我们这些对核心课程心存敬畏的新生看来,这简直有点下马威的意思。即使暑假里啃下了这部五百多页的史诗,把希腊众神之间错综复杂的关系画了一遍又一遍,还是担心自己没有为开学后和美国同学一起小班讨论做好准备——你要是抓一个美国学生扔到中国大学里,叫他和大家讨论《论语》,即使他对中文熟稔于心,大概也得心中惴惴吧。

2.亲切的小班讨论

令我释怀的是,第一次文学课的小班讨论比想象中亲切很多。教授首先让大家放开了交流暑假里读《伊利亚特》的感想,结果马上有女生举手说,她觉得《伊利亚特》里男权思想太严重:女性不是像伊菲革涅亚一样,成为祭祀的牺牲品,就是像安德洛玛刻一样,连乞求丈夫不要出征都不能如愿。

于是教授就借着这个话头让大家畅谈《伊利亚特》对女性角色的刻画。不时有同学提出“在第N页上有这么一段话,我觉得这说明了……”,所有人就翻到这一页,再提出与说话者类似或者相反的观点。谈着谈着,又不时有人提出新的话题,比如神在人的战争中起到怎样的作用,希腊人对神到底是敬而远之还是妄图利用等等。

在这个过程中,教授主要起引领的作用,纠正一下事实性错误,穿插一些时代背景的介绍,在冷场时提出几个值得思考的问题,最后总结一下今天讨论的话题。我以前曾看到在另一所美国大学就读的学姐写的文章,说她上小课时感觉很难鼓起勇气参与讨论,于是给自己下了死命令,每堂课必须举两次手才算完成任务。

我本以为自己会遇到类似的窘境,但在这个二十人的小班活跃的气氛中,发言就像平时和同学聊天一样容易:讨论名著不一定就得引经据典,结合自己的经历、当今的热点,也无甚不妥,甚至还能在同学中引发共鸣。

比如我提出的一点是,我发现《伊利亚特》和我小时候读到的希腊神话简直是相去甚远——后者是删节后美好的童话故事,而荷马的原著总是把战场上的血肉横飞刻画得入木三分,活像一本解剖学教材。

事实上,头一次与这么多久仰大名的文学作品零距离接触,时而感觉“毁三观”,时而也有意外的惊喜。比如对于希腊剧作家阿里斯托芬,课程大纲上没有选择他最出名的《云》《蛙》等作品,而选了他的喜剧《利西翠妲》——故事的主线是一群妇女为了阻止男人出去打仗,以“性罢工”换取和平。

仔细想想,这故事虽然够不上阳春白雪,但也让后世之人见识到了希腊人在神庙之外世俗的一面。同样在中国鲜为人知的还有柏拉图的《会饮篇》:这部以苏格拉底视角写就的对话式作品一方面大胆探讨了雅典人的爱情观,包括当时被视为最高贵的同性之爱;另一方面,如“神将人分成两半,于是人便要在世间找回自己的另一半”这样对爱的诠释,又令今天的读者动容。

《圣经》这样的宗教经典,在文学课上也成了可供指摘评论的文学作品:即使有宗教信仰的同学也会放下课堂外的身份,从创作的角度分析《圣经》中各个篇章的写法为何不同,甚至前后哪些地方不一致。

还有一次,我和父母聊天时偶然提起我和好朋友对另一部必读书目《罪与罚》的痴迷,使他们颇为惊讶:想不到像陀思妥耶夫斯基这样的俄国作家以及他略带颓废阴郁气息的作品,也能同《傲慢与偏见》、《到灯塔去》这样小资产阶级品味的小说一起,接受青年学生的追捧。

3.大作业测试阅读的深度

“文学人文”课程开设之初设置了这么高的门槛,一大原因在于教授担心学生跟不上几乎每周一部名著全本的阅读节奏。“文学人文”课一周开设两次讨论,要求学生在这期间半个礼拜读完阿里斯托芬的剧本,一个礼拜读完《浮士德》,一个半礼拜读完《奥德赛》……学生如果真要完成要求,每天至少得抽一两个小时埋在故纸堆中。这种进度在学习节奏紧张的哥大的确有点赶鸭子上架,但也是“文学人文”坚持维护的根基。

1962年,学校曾有一个委员会提出让学生阅读二手资料,即通过评论家的文章了解经典,结果在调查中遭到几乎全体师生的反对。如今,尽管对于《伯罗奔尼撒战争史》或《堂吉诃德》这样的大部头作品,教授可以节选部分篇章给学生阅读,但不论篇幅如何,读得是否仔细还要经受检验——教授会不定期在课上设置十分钟的小测验,问题细致如“《奥德赛》中,是谁把风袋给了奥德修斯?”“《傲慢与偏见》中,达西的庄园叫什么名字?”等等。若读得囫囵吞枣,绝对难以蒙混过关。

如果说小测验考的是阅读的精度,那么大作业测的就是阅读的深度了:短短一段时间吞下这么多世界名著,虽不至于把谁是堂·吉诃德谁是伊丽莎白搞混,可是名著与名著之间有什么内在的联系和不同,你能否分析得头头是道?

我们论文作业之一就是以“文本间的联系(Intertextual Connections)”为题,要求从书单上选两本不同时代的名著,从主题、题材、语言各方面着手,“让两位作者进行对话”。

我把读过的书翻了个遍,最后决定对比奥维德《变形记》与但丁《地狱篇》中提到的“变形”:《变形记》中达芙妮、赫卡柏等神话人物的变形似乎很随机,奥维德的语言也轻松幽默,而在但丁具有宗教色彩的地狱中,变形带有明显的惩罚色彩。我本欲大而化之,将这两种截然不同的诠释归结于作品不同的时代背景和作者的宗教思想。但带着初稿与教授讨论,教授还是建议我把目光放在两部作品的异同本身,对作者隐含的目的不做过多推断为妙。

我想起中学语文课做阅读分析时,动不动就要从作者的一句描写分析其内涵——比如网上有个著名的例子说,语文老师考学生“为什么作者要说窗帘是蓝色的”,学生跑去问作家本人,结果作家说“那个窗帘就是蓝色的”——哥大文学课的分析方式虽不一定更加高妙,但对名著的解读算得上“以文为本”。

除了期末考试之外,每个小班的教授在作业和测验类型上都有很大的自主权。我们的教授就曾突发奇想,让我们从《傲慢与偏见》挑一页扫描下来,对所有我们觉得有趣的用词做批注:可以只是自己的感想,也可以是网上查到的词源。还有一次被教授称为“反期中考试”的期中考试,内容就是为期中考试出题,再自己做一份答案出来。

4.三次“漏题风波”

然而作为核心课程之一,“文学人文”的期末考试就是哥大的一件大事了。考试由核心课程委员会统一出题,题型有号称杀手锏的“文章辨识(passage ID)”——就是从书单里某本书里挑一小段出来,让你回答出自哪本书、哪位作者;也有主题性的论文,自己挑两三本书的内容进行论述。每到这时,整个年级上千人同时闭卷考试,纪律严肃得如同科举考试一般。

然而即便如此,哥大文学课的历史上还是出过三次“漏题风波”,第三次还偏偏让我赶上了。那天下午刚考完试,我正和同学兴致勃勃地对答案,还暗自庆幸这次的“文章辨识”出得不难,突然收到了文学人文委员会发来的邮件,称他们刚发现有一个小班的教授在考试前把“文章辨识”的题目泄露给了自己的学生。为保证公平,所有参加考试的学生这部分成绩都作废。

愤愤不平之余,我和同学们在网上看到了这场轩然大波的导火索:该教授班里有个同学在得到教授的“暗示”之后,不知是出于好心还是得瑟,在Facebook上一个公开的群里把老师提到的页码“分享”给了同学,结果反而导致了这场阴谋的挫败。虽然涉事的教授百般辩解,最后好像也没受到什么惩罚(这让我们颇为不满),但整个学校上上下下对这件事的关注和热议,也足够说明“文学人文”在哥大的地位。

“文学人文”的官方网站上引用了一句柏拉图的名言:“未经检验的生活毫无价值。”这可以视为整门课的思想根基:让如今的大学生阅读这些跨越千年的经典,不仅是要培养终身阅读的习惯,更是要让我们拥有超越现实生活的精神支撑。一群在曼哈顿生活的哥大校友正是以这种理念自发组织了一个读书会,每十个礼拜相聚一次,讨论《白鲸》、《纯真年代》等当代名著。

一位从事新闻行业的校友本·莱恩说:“作为成年人,你还能去哪儿呢?不外乎就是去派对、去饭店、去酒吧。除了这里,我们在哪里还能进行有深度的对话呢?”

当然,“文学人文”的意义还有更轻松的一面:两个素不相识的哥大学生可以很快从“你最喜欢 文学人文 里的哪本书”开始找到共同语言,聊得热火朝天。而作为哥大文化的一部分,“文学人文”的元素已经渗透校园各个角落:就连哥大医务处的两辆救护车,都根据《荷马史诗》里的英雄被命名为“阿喀琉斯”和“奥德修斯”!

(作者系哥伦比亚大学学生)

1907年建成的汉密尔顿教学楼里,仍陈列着一张六十七年前的“文学人文”书单。修长的打字机体写下的《伊利亚特》《俄狄浦斯王》《会饮篇》《君主论》等名著,至今仍接受教授和学生们的讨论。

如果你和我一样相信,核心课程之于哥大,就如同哥大之于社会,那么你从哥大学到的一切将会大有用处。它使我们能够克服人性的弱点,推动我们不断探索那些人类共同真理。将来无论你身处何处,所做何事,都会将核心课程的精神投射到周围的世界。

——哥伦比亚大学校长 李·布林格

3

走进哥大核心课程

今年,哥大的核心课程(Core Curriculum)迎来自己的100周年诞辰。哥伦比亚学院于1919年开发了核心课程之后,受到了美国诸多名校的效仿。核心课程的第一门课,“当代文明”(Contemporary Civilization),也在1919年后成为了许多大学开发历史课程的框架。

现今,美国拥有诺贝尔奖人数最多的前三所大学,哈佛大学(Harvard University),哥伦比亚大学(Columbia University),和芝加哥大学(University of Chicago)都在某些程度上有自己的核心课程。今天,就让哥大GCC(Global China Connection)带你深入了解哥大引以为豪的核心课程。

我们挑选了核心课程中最具代表的三门课:

Literature Humanity

✔Contemporary Civilization

✔University Writing

并邀请了数位哥大学生为大家谈谈上完核心课程的心得体会。

Literature Humanity(简称Lit Hum)旨在提高学生对近三千年来形成的西方思想文学和哲学发展主线的理解。 Lit Hum不仅仅是对经典名著的思索,还鼓励学生成为对经典文学带有批判性思维的读者。

为什么前几代人会如此重视这些作品?我们和作者在哪些方面有思想碰撞?这些书与我们的生活有什么联系?我们从阅读中获得了什么?

这些问题只是Lit Hum能带给我们思考的冰山一角。学生不应指望Lit Hum教他们这些书籍的内容。相反,它要求学生加入小组,和同学一起提出问题和讨论答案。 Lit Hum希望学生能够回归这些经典书籍,发现它们的美,以及通过阅读,让学生对生活提出更深刻的疑问。

部分Literature Humanity书籍

伊利亚德 - 荷马

埃涅阿斯纪 - 维吉尔

忏悔录 - 奥古斯丁

创世纪

神曲 - 但丁

到灯塔去 - 弗吉尼亚·伍尔芙

Jerry shiEcon-Math, CC '20

一年的课上下来接触了不同时间段的西方文学,阅读了很多名著,收获还是很大的。主要是学会了快速阅读和提取信息的能力。

我觉得最有意思的书是希罗多德的历史,这本书是历史学的鼻祖,作为原来想主修历史的我对这本书是敬仰有加。最有意思的同学有不少,他们在讨论的时候都非常有想法,而且不管你表达的怎样,我们的教授总是能从你的发言中更进一步提炼出精华来。

我的教授Professor Dames是哥大英语系系主任,估计是LitHum最好的教授之一了,culpa上的Golden Nugget(Culpa教授评分网站上最好的评级)。因为他自己研究British Victorian Literature,而且又对希腊语和古希腊文学有比较深刻的了解,所以两个学期每节课都感觉能够学到很多新东西。他为人也很好,乐于帮助学生,只要花时间去他的Office Hour,和他的对话就能收获很多。

最有趣的论文题目是挑Lit Hum一本书中的某个小角色,写一篇五页的essay。这个论文题目比较特别,而且仔细钻研那些书中不起眼的小人物对整个情节进程的影响就能发现许多非常有意思的论点。

总之,只要Lit Hum上肯花时间读书,一定能提升自己的阅读和思考能力。

Peter WangPhilosophy, CC '21

文学与人文(Literature and Humanities)是哥大所有大一本科学生都需要修的一门核心课程。在课程中,教授带领二十人左右的课堂,共读西方文学经典,包括《奥德赛》、《忏悔录》、《傲慢与偏见》等等。

课程的大纲是围绕着阅读的书籍而设计的,在每本书上花两到三节课的时间,探讨每本书背后的历史、文学修辞、主题思想等等。修完这门课后,学生们不仅能对西方历史上最著名、影响力最广的一批文学名著的内容津津乐道,也有理有据地能对其发表自己的看法。

虽然有时候Lit Hum中的书籍看起来未免显得古旧,但其实这些书都在潜移默化中塑造了人类如今的文明。荷马史诗中古希腊英雄对尊严与卓越的追求直到如今仍然是人类普遍的诉求,《新约》篇章中耶稣倡导的宽容和博爱的精神仍然是人类共同价值的一部分,而古往今来艺术作品中无数空想者和追梦者的形象都能从《堂吉柯德》中找到原型。

Lit Hum课堂的小班设置可谓是有利亦有弊。

一方面,小班教学能促进学生与教师之间的沟通,在学习与思考上得到更私人化的建议。比如说,我和我第二学期的LitHum老师就成了好的朋友,平常甚至会去他的办公室讨论一些课堂之外的内容,从虚构性行写作到哲学,着实令我受益良多。

另一方面,小的课堂意味着LitHum这门课需要大量的教师资源。但由于高水平(教授级别的)教师的数量着实有限,哥大并不能保证给每个班都配备一名优秀、能让学生有所收获的老师。比如说,我第一学期的老师在课堂上几乎没有对学生的发言做过任何comment,也没有通过其它方式加深我们对阅读材料的理解,导致我们对所读书籍的思考还停留在原来的粗浅水平。这样的弊端也就意味着,如果学弟学妹想真的从Lit Hum中有所收获的话,找一个好的教师也是很重要的。

Contemporary Civilization

当代文明 (Contemporary Civilization) 成立于1919年,是哥大核心课程的最早的一门课。它的中心目的是向学生介绍一系列与政治,社会,道德和宗教相关的问题。该课程旨在帮助学生成为积极和有社会责任的公民。虽然每年CC的书籍时不时有变动,但一成不变的是这些书籍的历史意义、贯穿整年课程的核心思想,以及通过阅读引发的深入探讨。

部分Contemporary Civilization书籍

理想国 - 柏拉图

道德形而上学的奠基 - 康德

富国论 - 亚当·斯密

古兰经

马恩文选 - 卡尔·马克思

论人与人之间不平等的起因与基础 - 卢梭

Renbo TuCS, CC '20

我在Contemporary Civilization (CC) 这节课上的收获主要有三方面:

1.接触了从古希腊到现代众多思想家的精华内容

2.在短时间内阅读,写作,表达能力的提高

3.分析一套理论的方法,以及自身对于这些观点的接受或拒绝

在前两点上大家的收获可能都很类似,但是每个人CC不同的体验就是因为每个人的分析角度不同,所以在思想上的改变也不同。以赛亚.柏林是我最喜欢的作者之一。他指出了浪漫主义时期开始个人对于真理认知的不同得到重视,从而否定了在后浪漫时期建立一套完美价值观的可能性。在我21个同学的课上,大家可能来自十几个不同的专业,所以在讨论问题中大家不同的切入点也非常有意思。

我的教授是普利策新闻学院的历史老师,有着几十年教学CC的经验。尽管如此,他的思想却不保守 - 在学期末的时候,他与我们每个人单独进行了关于课程内容的讨论:他咨询了我们对于不同阅读的理解以及意见,并且在每年都对于课程大纲进行适当的修改。CC不是一门一成不变的课程,而是随着时代不断变化的,从而使学生在完成之后能在生活中应用到所学的内容。

这门课程的essay prompt一般来说都是基于阅读内容的分析和对比,以及需要提出自身的批判性观点,所以和我们之前申请大学的叙事文书还是很不同的。一般来说,每个同学都可以在教授批准下写自己最感兴趣的内容(make your own prompt)。

Mick YamanakaPsychology, CC '20

Contemporary Civilization was a course that introduced a wide range of views regarding politics, social organization, and the morals and ethics of what was in between. The authors of the texts we read had varying styles, and as a result some views were more easily understandable than others. I felt as a result of this, certain views were found more agreeable simply because the language was more comprehensible.

The instructor of the course provided interesting points and questions to discuss, however I found that at the conclusion of the discussions most people left with the same viewpoint and mentality they did when they went in. As such, the class was more of a forum for debate rather than a place of discussion. This was not the case for every class session, however overall, I do feel this was the result of giving complete discretion to the students over what they wrote. While this promotes a variety of ideas and freedom to contemplate, I do believe it is also crucial for students to argue or at least structure the argument of other viewpoints without adding their own bias or setting it up fail without real contradiction. Several texts, such as The Prince by Machiavelli and The Wealth of Nations by Adam Smith, had parallels and points that reflect in political and economic events we see today. Adding a direct approach of connecting current events with these texts, would definitely serve to educate and potentially make a difference in our future.

Jerry LinCS, SEAS '20

我对Contemporary Civilization的感觉是又爱又恨的,爱呢,是因为通过阅读CC的书籍,我的人生观和阅读习惯有了很大改变,恨呢,是因为CC的阅读量太重,每天的睡眠时间因为这门课缩短了两个小时 - 我相信许多同学们也有一样的感受。

如果问我这门课值不值得上,我会毫不犹豫给出肯定的答案,它不仅给予我们一次和西方思想家对话的宝贵机会,同时也能人在当今信息高速泛滥的生活中喘一口气,让人静下心思考人生、社会、责任。

CC上下两个学期的主题各不相同,第一个学期的书单主要围绕“正义”、“自由”、“道德”、“信仰”和“政治”等话题展开。

第一学期给我印象最深的书是柏拉图的《理想国》,也是整个CC课程的第一本书。柏拉图写了一整本书就为了解答一个问题:正义是什么?对我来说,阅读这本书是我第一次系统地尝试理解哲学问题。我越读越想知道:苏格拉底下一步又会问出什么问题,抛出什么观点。阅读这一本哲学著作犹如读小说一般畅快淋漓,也让我体会到思考哲学问题的乐趣。

CC的下学期的中心主是“Enlightenment”,中文可以翻译成“启蒙运动”,来自康德发表的短文“What is enlightenment?” 在这一学期里,关于“道德”、“思想解放”、“平等与压迫”等讨论占了上风。

我写的印象最深的一篇论文是结合John Stuart Mill对启蒙运动的理解,以及他提出的“多数暴政”来解释18世纪女权主义背后的问题根源。通过阅读这学期的书籍也让我意识到,人一定要在各种情况下要有独立的决策能力,不能盲目的信任外界信息,否则会间接让整个社会失去思考能力,从而导致扭曲的社会环境。

CC下学期的书籍从阅读量和难度来说都比CC第一学期大,不过这更能锻炼同学们的思考能力,能帮同学们在课程结束后依然保留阅读的习惯。

教我CC的是一个Swarthmore毕业的神学教授,他虽然看上去很平易近人,但是评分上是一点不留情面,也是CC带来的难点之一。两个小时的课是基本上就是由同学和教授之间的讨论构成的。如果CC有什么不足的话,我觉得就是课程形式略显单调,不过总体来说非常推荐大家来上这门课。

University Writing

大学写作(University Writing)旨在帮助本科生阅读和撰写论文,从而帮助学生在学术界有更好的沟通能力。该课程培养学生的阅读,分析,研究,合作和修订能力。通过撰写通常从3到10页的多篇论文草稿,学生将了解如何开始写作,如何完善他们的想法以及如何修改论文。该课程没有将写作视为与生俱来的能力,而是把写作定义为可以终生实践和发展的技能。

Julia LiaoEarth & Environmental Engineering, SEAS '21

我在的section是University Writing for international students, 教授是Vanessa Guida。 我记得当时学校是用托福成绩来筛选申请者的,所以托福离满分有一定距离我的成功进入了这个班(苦笑)。

选课前我主要是觉得因为自己是第一年来美国,觉得对美国社会现状的了解还有限,再加上我在其他sections中也选不出特别尤其感兴趣的课题,所以选择了这个section。果然这个班所分析的问题侧重点是我所期待的,从学习"struggles of biracial speakers," 到 "ideological division that exists over modern U.S. lexicography," 再到 "plagiarism, copyright, inspiration, intellectual property, artistic appropriation (or theft)" 等等,我深入分析了挺多我之前很少接触的话题。

但比起这些收获,我觉得这个section更有意思的地方其实在于班上的同学,当时班里的同学来自中国、印度、尼日利亚、埃及、德国等等,大家带着不同的社会经历和宗教背景来探讨对于美国社会问题的困惑、提出与自己背景文化的冲突、并且相互换位思考去理解对方,所以一学期下来,我还从同学身上吸收了很多关于其他国家的见解。

就workload来讲,我个人感觉这个section平时的reading会比非国际学生的少一点点,但最终都是要交四篇papers,所以整体差异可忽略不计。

UWriting这门课相比其他课轻松,课程强度是周期性起伏的,只是paper due前有些压力,其它时间都挺闲的,课上都是以话题讨论和peer reviews为主。

我的教授Vanessa Guida人很好,上课时能够受到她对写作教学的热爱,并且也很用心的给每个同学的draft各种形式(批注/conference/音频讲解)的反馈,我当时还蛮感动的,甚至天真的认为她人这么好+这门课因为是为国际学生设置所以分标准会比较仁慈,但果然是我想太多了,以至于我现在还没从trust issue的阴影里走出来(jk).

所以说希望学弟学妹不要抱着这门课比较容易的心理来选这门课啦,只是说如果你真的对我提到的这些topics比较感兴趣,并且想听听来自世界各地的同学的思维的话,那么我还是比较推荐这个section的!

Sungbin KimMaterial Science, SEAS '21

Hi, my name is Sungbin Kim, a rising sophomore at Columbia University. Though Columbia is known for difficult Core Curriculum, dedicated to enriching every student’s understanding of humanity through intense study of literature, I wanted to study there because the prospect of studying only engineering elsewhere seemed less intriguing. I really wanted to know people better.

Core Curriculum begins with University Writing to ensure that everyone can handle complex writing assignments of subsequent courses. But it is not a just preparatory writing workshop. It teaches writing while illuminating current issues in our society. In my law section of University Writing, I learned why liberals and conservatives clash often and struggle to understand each other. Simply, they uphold different moralities. According to a paper that I read for class, liberals’ priorities are individual rights, but conservatives’ priority is a group’s wellbeing. What was interesting is the author’s claim that any group’s morality can be characterized by how it prioritizes five kinds of moral issues—issues related to harm, fairness, loyalty, authority, and purity—and thus knowing others’ priorities helps with understanding their moralities. And understanding others is the first step to a more harmonious society. If liberals and conservatives spend more time studying each other’s priority, then they will not call each other immoral but instead appreciate each other’s vision for a better society.

Not only have I learned how to write but also how to persuade others, which I consider to be the true gift of University Writing. It taught me the structure of moralities which I can apply to understanding others. If I understand others, then I can think of which sugar-coated words will speak to their hearts. Skill of persuasion—persuasive rhetoric—has enabled me to not only write convincing academic papers but also to make differences in societies I am in.

Victoria ZhaoOperations Research, SEAS '21

University Writing gives special attention to the practices of close reading, rhetorical analysis, research, collaboration, and revision. Rather than approaching writing as an innate talent, this course teaches writing as a unique, learned skill that can be practiced and developed. Over the course of the semester, we read and discuss texts, complete informal writing exercises, write several longer essays, and prepare an editorial for a public audience.

Our section, “University Writing: Readings in Gender and Sexuality,” features readings on the theme of gender and sexuality. These terms are broad and encompass a wide range of issues from theoretical scholarship to popular culture. In this class, we sharpen our academic skills in asking incisive and productive questions of texts and other media related to discussions of gender and sexuality.

Our instructor, Chelsea Spata, is a graduate student. We all feel that she has an innate talent in teaching, creating a perfect flow and rhythm in every class, which is usually composed of several sections of reading, discussion, short writing, and sometimes peer review. She is super nice, patient, and charismatic, who always respects ideas from students, puts off deadlines or reduces workload sometimes if students feel stressed out, and also brings doughnuts, cookies or soft drinks on some special days. I still remember that when we were approaching book chapters by Judith Butler, Ms. Spata let us watch an interview video of this American philosopher and gender theorist, giving us a vivid idea about the author, and suddenly those abstract concepts and lifeless texts seemed to be full of vital force. Ms. Spata turns writing (which was somewhat terrifying and stressful) into an enjoyable experience — having UWriting classes with her is absolutely an amazing and fulfilling journey.

结语

"活煮龙虾人道吗?"

在我大学写作的第一堂课,我的教授Professor Jason Ueda向全班提出了这个问题,由此引发了一段关于人文,宗教,文化,科学,和政治的“大杂烩”式探讨。我环顾四周,教室里坐着来自巴黎的法国留学生,来自也门的伊斯兰教徒,在纽约土生土长的美国人, 也有着像我这样的中国人......哥大对多样性(diversity)的重视深刻体现在了学院的多样化,学生的多样化,以及课程的多样化。只有在这种大背景下,我们才能够了解到每一个人不同的见解,集思广益,博采众长。

核心课程的设立正是为了给急于求职和融入社会的我们提供一片难能可贵的思想的净土。在这里我们可以让思想飞扬,让思维碰撞。有人说,这个世界就好比一本书,而哥大的使命就是让我们不要止步于自己的篇章,而是去了解文明与政治的起源,宗教和信仰的根基,去走向远方。

虽然有时我们会对大量的阅读感到头大,会去羡慕其他学校的学生加大马力地学着专业课,但是哥大想要培养的不是管中窥豹的偏才,而是能够做到融会贯通的新一代的领袖。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