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灯、傩戏、书法、滚龙、龙舟赛、木偶、说春等非物质文化,苗族“四月八”、土家“过赶年”、侗家“赶坳节”、仡佬“敬雀节”、羌族“羌历年”等民族独有节日,“毛龙节”“花灯节”“摆手舞节”“龙舟节”等特色民俗活动……这些闪烁着奇光异彩的文化积淀,都是铜仁的文化瑰宝。

今年以来,我市文化改革发展工作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市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和文化产业发展的各项部署,紧紧围绕“以改革添活力,以项目促发展”思路,着力做好“文化+”文章,积极推进文化体制改革和文化产业发展,取得了较好成效。截至目前,文化产业增加值达到31.36亿元,较上年增加6.43亿元,占GDP比重3.23%,较上年提高0.66个百分点,增比进位在全省各市(州)排位从上年第七位提升至第四位。

根植文化土壤 打造品牌产业

今年首届贵州梵净山国际抹茶文化节上,我市获得“中国抹茶之都”“中国高品质抹茶基地”“抹茶文化研究中心”等荣誉。

同时,“梵净山茶”品牌在2018年中国100强茶叶区域公用品牌价值评估中,品牌排名全国第31位,品牌价值19.86亿元。目前,已建设省内销售点941个,省外销售点297个,进入商超省内66家、省外20家,基本实现线上、线下销售同步发展,已有15家茶企获得直接出口资质,主要出口泰国、越南、非洲等区域,2017年实现茶叶出口2889吨,创汇680万美元。

茶产业的发展离不开文化的传承。我市种茶、制茶、饮茶历史悠久,茶文化渊源流长,据茶圣陆羽《茶经》记载:“黔中生思州、播州、费州、夷州……其思、播、夷往往得之,其味极佳……”市内产茶县属原思州、夷州地区,是中国茶树原产地之一。

早在明朝永乐年间,梵净山贡茶就享誉朝野,在漫长的历史演变中,梵净山茶与梵净山民族文化、生态文化、红色文化有机融合,逐渐形成了底蕴深厚的以“修身养性、健康和谐”为主旨的梵净山茶文化。

2000多年来,松桃苗族通过群体记忆和母女的口传身授,世代相传,保留了部分先民遗留下来的生活习惯和刺绣风格,后来渐趋稳定的生活将苗绣用于记录的作用转化为美化生活的装饰物,题材也渐渐从绘制河流山川延伸至日常生活,花草虫鱼,题材更为丰富。这种手工刺绣技艺在传承的过程中历代刺绣高手的不断丰富和创新,以至形成了如今具有“鲜亮明快、原始古朴、淡雅情趣、移情养性”特点的“松桃苗绣”。

作为松桃苗绣第七代传承人的石丽平,在传承刺绣文化的同时,将刺绣发展成了文化产业,创立了贵州松桃梵净山民族文化旅游产品开发有限公司。由该公司生产的“松桃苗绣”产品成为外交部指定外交礼品,2015年7月,“松桃苗绣”成为国家级地理标志。目前,“松桃苗绣”系列220个品种苗绣产品,畅销北京、上海等地,出口美国等10多个国家。同时,在刺绣的带动下,该县3100名妇女依靠传统手艺实现家门口就业。

铜仁丰富的文化资源更带来了“一带双核”文化旅游项目、玉屏箫笛生产研发基地等13个项目列入“十三五”时期省重点文化产业项目,总投资411.08亿元,排全省第三位。建成了省文产专项资金支持项目万山朱砂文化产业园、铜仁市文化创意产业园、玉屏箫笛研发生产基地等。

截至去年底,我市共有文化企业1184家,文化个体工商户1901家,文化行政事业单位134家,文化社团45家,规模以上文化企业62家。今年,在去年基础上,通过分级调度,全市文化企业新增1193家,文化企业实现翻番。

根植历史文化 发展旅游观光

傩戏之乡德江,其傩文化、龙文化、红色文化、乌江文化的交融,不仅为人们提供了丰富的精神食粮,还带来了经济收益。今年国庆,静卧武陵山深处的德江县荆角乡岩底村,土家人跳起傩戏,热情迎接四方游客。旅游逐渐带动产业发展,过去该村的李子卖3元一斤,而在“神秘傩寨”旅游项目启动后,涨价到8元一斤。多元文化推动德江旅游兴兴向荣。

德江县民族文化丰富多彩,内容涵盖传统戏剧、曲艺、美术、技艺等。除了一直被中外专家学者所关注的傩文化,土家舞龙、炸龙、傩面具雕刻、楠杆土家熬熬茶、土家花灯、哭嫁歌、民歌山歌等也深深吸引大众。2008年至2016年间,德江连续3次被文化部命名为“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傩戏之乡”。

德江人民在文化滋养中享受美好生活的同时,不断探索着文化和旅游的有机结合,让更多人被德江丰富多彩的文化吸引,走进德江,了解德江。

印江自治县木黄镇红二、六军团会师纪念碑、纪念馆,以其独特的红色文化魅力吸引着省内外的游客前来参观,今年国庆期间接待游客5000余人次,建成至今,已接待游客8万多人次。此外,该县还集中展示长寿文化、书法文化、非物质文化、红色文化、土家文化、乡土文化等。以文化内涵为阵地,着力助推旅游发展。

文化兴县,旅游强县。近年来,松桃自治县依托民族文化资源优势,大力推广“绝技苗乡 神奇松桃”文化旅游品牌。以“二月二”“四月八”“六月六”等民族节会活动为展示平台,坚持文化搭台,经济唱戏,推动文化旅游产业实现大发展、大繁荣。景区在旅游开发过程中,不是让各村组的原住民搬出去“谋生”,而是帮他们留下来“创业”,把绿水青山变成了“金山银山”。

据《贵州旅游抽样调查管理系统》测算,截至今年5月底,松桃共接待游客355.56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31.33亿元。其中接待国内旅游者人数355.47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31.31亿元,同比分别增长34.45%、41.17%,接待入境旅游者人数835人次,实现外汇收入17.1万美元,完成旅游招商引资签约资金3亿元,到位资金2.5亿元。

这些只是“文化+产业”“文化+旅游”成绩中的缩影。近年来,铜仁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文化改革发展工作,将其摆在全局工作重要位置。提出将文化软实力转化为发展硬实力,要大力营造多彩繁荣的文化生态,全力打造文化旅游胜地,发挥文化优势,推进文化旅游深度融合,全面提升发展软实力。

传承优秀文化 促进产业发展

为更好的传承先辈们的优秀文化,促进我市文化产业良好持续发展。我市各地通过一系列举措加强对文化的保护与弘扬,出台相关政策促进文化产业发展。

“石阡说春”作为“农历二十四节气”习俗,入选非遗扩展名录。为更好的传承保护好“石阡说春”,石阡县花桥中学2013年将“说春”引入校园,通过定期邀请传承人到学校为学生授课,让“说春”这一古老的艺术形式,在传承中得以弘扬。

德江县自今年7月份以来,通过发动各村(社区)力量,拉开调查网,最大面积地走访群众,开展民族民间文化文物普查工作。对部分重要文物进行认真测量,采用照相、拍摄视频的方式存底。经过为期两个多月的努力,共收集文化文物线索2469个。其中不可移动文物线索729处,可移动文物线索1068个,非遗线索358项,传承人线索314个,为下一步考古及历史文化挖掘提供了基础资料。

今年8月20日举办的“2018年贵州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群培训班”,对来自我市各区县从事刺绣、面具雕刻、箫笛制作的民族企业负责人、小微企业管理人员及从事民族文化传承与保护研究的科研人员进行了为期15天的培训。今年10月20日,我市文化创意设计大赛暨“两赛一会”,展示了铜仁丰富的文化旅游资源和独具特色的传统民族民间工艺。

同时,我市还组织了万山朱砂、松桃苗绣、碧江叶脉绣、松桃银饰、石阡苔茶、德江傩面具、玉屏箫笛等3大类50余种文创产品,参加第七届苏州创博会和第十四届深圳文博会,通过各类赛会、活动、博览会等,推动文化产业蓬勃发展。(铜仁日报全媒体记者 曾霄)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