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快点克逛鹿寨“网红街”——城南金鹿特色步行街发出邀请函,优惠多多!

金鹿雕塑,高仰头颅,欢迎您来。欧洲风情,特色商品,吸引您来。

这里将成为鹿寨县城的重要休闲场所、城市会客厅、城市新名片。

(以上图片来源廖步新)

明快的色彩,优美的线条,立体的栏杆,拍照的圣地。闲暇时光,不容错过。

这里能购买到鹿寨特色旅游商品:大乐岭、笑缘产品、寨沙头菜、鹿寨蜜橙、祥鹿旅游商品、香桥酒、山楂产品、四十八㟖米、香桥泉、拉勾草珊瑚茶、平山古法红糖、等。开业期间:11月21日-24日有很多促销活动哦,快跟鹿小编往下看。

鹿寨蜜橙

国家地理标识产品---鹿寨蜜橙,甜蜜上市,给你18度的爱恋。全店产品打八折

大乐岭

大乐岭,乐分享。高品质,有机茶。中渡茶、鹰山红、 桂妃红三个茶叶品种七折优惠。

祥鹿旅游商品

可爱的鹿小鸣(鹿寨旅游萌宠),带您去追寻快乐的孩童时代。祥鹿旅游商品全部八折

四十八㟖米

四十八㟖好风景,好山好水种好米。鸭子田间游,稻米长势旺。富硒鸭稻米买一送一

香桥酒

香桥仙境,山美人醉,酒香飘飘。香桥酒以上酒品可以买一送一

中渡香桥泉

悠悠香桥水,甘甜香桥泉。活动期间,所有水的种类都可以按10送2做活动。

平山古法红糖

传统工艺,匠心传承。古法红糖,温暖你心。活动期间,八折优惠。

草珊瑚茶

来自拉沟瑶山深处的养生茶,常喝健康相随。开业期间,八折献礼。

寨沙头菜

寨沙头菜,浓浓的香气,好吃到让您根本停不下来。八八折,事事顺。

山楂之恋

山楂之恋,酸酸甜甜,青涩记忆。原价108元一箱,现价80元

良绣蚕丝被

洁白的蚕丝被,伴你度过寒冷的冬季。店内蚕丝被可以根据您的需求(重量)来制作,活动期间,蚕丝被产品6.2折

呦呦鹿鸣·寨美一方

特色旅游,别样感受

特色街区,流连忘返

鹿寨文物介绍

呦呦鹿鸣·寨美一方——京观石刻

京观石刻,原在广西柳州市鹿寨县中渡镇西郊山麓,即如今的朝阳村山脚屯。明朝万历年(1575年),统治者镇压中渡、平山一带的农民起义军后,在一块重约70吨的巨石中刻“京观”二字,右刻“平定洛斗下半团叛乱,斩首五百余级”,左刻“万历三年七月书”,想借此石刻来威胁恐吓群众。碑文中的“洛斗下”即现今的平山镇一带。此石于七十年代“农业学大寨”时,取石修水利而毁。2005年,鹿寨县文化部门重新修复于旧县村鳌鱼山头。

呦呦鹿鸣·寨美一方——铜盆山石刻

铜盆山石刻,位于广西柳州市鹿寨县中渡镇旧县村的铜盆山上,为明朝万历年间(1574年)的石刻。长4.5米,高2.5米,上端有“一方保障”四个大字,左侧刻“一方保障”四个小字。摩崖碑文前无衔首,后无落款,所以不知为何人所书。碑文记载明万历元年即1573年,镇压怀远瑶族人民起义后,万历二年移兵洛容、柳城、永宁、永福、阳朔等地镇压屠杀农民起义经过的情形。透过历史的云烟,穿越时光隧道,仿佛看到了瑶族同胞为反抗明王朝的血腥统治,浴血奋战的惨烈情景。文中语多诋毁,但仍可见农民起义斗争坚决的雄姿。这块石刻具有很高的军事价值,碑文历经400多年,绝大多数字迹仍清晰可辨,成为县级重点保护文物。

铜盆山石刻,位于广西柳州市鹿寨县中渡镇旧县村的铜盆山上,为明朝万历年间(1574年)的石刻。长4.5米,高2.5米,上端有“一方保障”四个大字,左侧刻“一方保障”四个小字。摩崖碑文前无衔首,后无落款,所以不知为何人所书。碑文记载明万历元年即1573年,镇压怀远瑶族人民起义后,万历二年移兵洛容、柳城、永宁、永福、阳朔等地镇压屠杀农民起义经过的情形。透过历史的云烟,穿越时光隧道,仿佛看到了瑶族同胞为反抗明王朝的血腥统治,浴血奋战的惨烈情景。文中语多诋毁,但仍可见农民起义斗争坚决的雄姿。这块石刻具有很高的军事价值,碑文历经400多年,绝大多数字迹仍清晰可辨,成为县级重点保护文物。

呦呦鹿鸣·寨美一方——香桥石刻

石刻艺术是造型艺术中的一个重要门类在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石刻属于雕塑艺术是运用雕刻的技法在石质材料上创造出具有实在体积的各类艺术品。香桥摩崖石刻是县级保护文物,一些石刻的具体篆刻作者不详,但大部分的篆刻作者还是清楚的。时间悠久,体现了香桥天生桥的知名程度,也体现了香桥岩溶国家地质公园的“桃源”仙境的景观。

香桥峒内有神仙,到此惊疑别一天;

桥上逍遥惟野叟,河边游玩打渔船;

蟠桃倒吊千秋在,石径藤磐石壁悬;

樵子扒山身已倦,归来尤向竹林眠。

这首诗是清代光绪二十年中渡一个名叫赖进陞的专管水利的官员在游览香桥后有感而发所作,它描写的是香桥这个地方一副休闲自得的生活景象,仿佛“桃源真境”一般。

揽胜搜奇不觉遥,溯源廿里到香桥。

峰峦环绕成佳境,泉水潺缓激乱樵。

摘去蟠桃留旧迹,低徊台径绝尘嚣。

浮沉宦海空烦恼,此际方知百念消

     作者刘策华等人,是当时中渡县国民党的几个小政客和失意文人。1947年夏天,人民解放军已经拉开战略反攻的序幕,刘邓大军在江淮河汉间纵横驰骋,蒋家王朝崩溃灭亡已成定局。这些小政客和失意文人,对国民党当局既绝望;对我党我军又不是真正了解,彷徨歧路,寄情山水,写出了“浮沉宦海空烦恼,此际方知百念消”的诗句,幻想到“桃花源”中去“避乱”了。

山水钟灵造物奇,香桥胜景世间稀。

青山俯卧横天过,白水潜流入地迷。

洞古云深龙自隐,枝繁春闹鸟频啼。

桃花人面红相映,雅兴来时几首诗。

1998年5月9日柳州诗词曲学社社友董剑云、韦晓萍同游香桥九龙洞。感叹香桥的奇特美景,有感而发,即兴赋诗,表达对大自然鬼斧神工的赞美之情。

呦呦鹿鸣·寨美一方

呦呦鹿鸣·寨美一方

呦呦鹿鸣·寨美一方

呦呦鹿鸣·寨美一方

呦呦鹿鸣·寨美一方——东门石刻

现在我们看到这里立有一块石碑,碑名曰《中渡县公署布告》,撰写这块碑文的作者是中渡镇人钟秀杰(字明甫)先生,那么钟秀杰是何许人也?钟秀杰是民国初年中渡县的县长,早年留学日本,追随孙中山加入同盟会,是中国同盟会最早的会员之一,具有民主主义思想。碑文中开头便写到“本知事莅位,清查档卷,仅乱收费一项,便触目惊心……”落款日期是1921,当时“民国”已经成立9年,距1911年10月10日武昌首义,推翻满清王朝也已经10个年头了,在古城中渡,苛捐杂税竟然还如此之多,怎能不令钟秀杰先生感慨系之呢?他于是拍案而起,“净书并勒石县署门外,俾众周知……合行令饬”。所以钟秀杰在担任中渡知事期间,为革除以往县政积弊,废除苛捐杂税,深得民心。除了这块碑外,还有一块曰《义渡记》是钟秀杰在退隐林泉后撰写,他用简洁生动的文笔,翔实勾勒了山川河流、古城沿革,特别是洛江的历史风貌。

转发请注明出处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