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当个体处于低自尊状态时,言行举止往往是在迎合外界对自身的期望,比如在职场上非常努力,渴望获得上级领导的认可,在家庭中希望获得家人的认可,这种过于关注外界对自我的态度和评价的行为,使得个体很少去关注自身内心的需要,经常违心地做一些自己并不想做的事情。心理学家指出,如果不学会拒绝,不去关注自己内心的需要,时间久了,会严重影响到个体的主观幸福感,会出现职业倦怠心理,感觉自己活得累,没意思。

对“内在的父母”说再见

人的一生要经历童年、少年、中年、老年四个阶段。毫无疑问,中年担负着承上启下的责任。一方面要哺育晚辈,另一方面要赡养长辈,中年人往往面临着平衡工作与生活、自身与家庭的双重考验。有的中年个体对自身要求很高,追求完美,责任感很强,在日常生活中内心深处渴望获得别人对自己的认可,不会拒绝他人,总感觉如果拒绝了他人之后,可能就不再被喜欢,不再被接纳。这种模式日积月累,内心的压力就会越来越大,如果没有一个适宜的情绪调节方式,一味闷在心里,不对任何人倾诉,当压力大到有一天完全承受不住时,内心可能就会崩溃,甚至出现自伤自杀等极端行为。

事实上,很多个体这种行为模式的产生源自早年的成长经历,父母的养育方式产生的影响往往伴随孩子的一生,其中尤以孩子六岁之前的生活经历最为重要。如果孩子在幼时感觉到自己是被父母和重要他人所喜欢的、接纳的,他就会逐渐形成一个“我是可爱的,有价值的”等积极的自我评价。假如父母总是苛责、批评孩子,孩子往往会形成“我是不可爱的,无价值的,不够好的”等偏负性的自我评价。孩子成人之后,尽管父母对他的态度已经慢慢发生了改变,但童年时期父母对个体的态度会内化成自己对自己的评价,称之为“内在的父母”。

“有些人在他人眼里看起来自尊心特别强,其实这种强只是表面的强,内心非常脆弱,低自尊,认为只有获得外界对自己的认可,才觉得自己是有价值的。如果有的人看上去很温和、很淡定,不是很在意别人对自己的评价,这类人的内心处于非常稳定的状态,很有力量。”

当个体处于低自尊状态时,言行举止往往是在迎合外界对自身的期望,比如在职场上非常努力,渴望获得上级领导的认可,在家庭中希望获得家人的认可,这种过于关注外界对自我的态度和评价的行为,使得个体很少去关注自身内心的需要,经常违心地做一些自己并不想做的事情。

心理学家指出,如果不学会拒绝,不去关注自己内心的需要,时间久了,会严重影响到个体的主观幸福感,会出现职业倦怠心理,感觉自己活得累,没意思。个体只有和“内在的父母”说再见,逐渐形成一个稳定的自我评价,内心保持平衡的状态,才能维护身心健康。

三步纾解“孔雀心理”

职场中常常会见到有的个体总是拿自己和别人做比较,希望自己处处都比别人强,这种不断攀比、处处争胜的心态被称之为“孔雀心理”。他们在职场中处处争强好胜,生怕在任何方面落后于别人。职场人需要竞争意识,但这种过分攀比会影响到个体的身心健康。

比较是个体近乎本能的活动,每个人都有自我评价的心理需要,但是自我评价并无客观的评价标准,只能在与他人的横向比较中作出判断。攀比的心理也源自中国的文化和我们接受的教育,父母希望孩子不能输在起跑线上,希望出人头地,飞黄腾达,这使得中国人对比较“情有独钟”。另一方面,“孔雀心理”的背后,可能是个体不够自信的表现,内心深处认为自己不够好,不如别人,然后人为地给生活赋予了很多条件和目标,在比较中急于争胜求赢,以此来掩饰内心的脆弱与不安,到头来却不知道自己要的是什么,想过什么样的生活,与比较相伴的是焦虑、浮躁和心理日渐失衡。

① 具有“孔雀心理”的人首先应悦纳不完美的自己。芸芸众生,绝无纯粹的完美者,但是在这个世界上,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有着独特的优点与不足。我们需要的是以坦然的心态,愉悦的心情,接纳不完美的自己,理性地认识到我是一个什么样的人,然后做自己喜欢的事情,过属于自己的精彩生活,这才是理想的生活状态。

②应从不同的角度比较。不同方式的比较会产生不同的内心体验和结果。“孔雀心理”的人多是选择性地关注比自己优秀的人,结果内心很挫败,越来越不自信,整日闷闷不乐。而向下比较会提升自信心,心情愉快。“比上不足,比下有余”貌似平庸,却能使人平和满足。一个人真正值得比的、最好的参照物可能是自己,想一想今天是不是比昨天进步了一点,想一想明年是不是比今年更上一层楼,不仅会提升自信心,也会激励自己前行的脚步。

③需放慢攀比的脚步。职场生活紧张忙碌,有些人更是把生活看成了百米赛跑,过于在乎一城一池的得与失,不敢有丝毫的懈怠,结果往往在庸碌匆忙中“忙”乱了脚步,“比”坏了心情。生活实际上更像是马拉松,最需要耐力和定力,不如放慢攀比的脚步,坚持不懈地努力,看看谁笑在最后,这才是长久之道。​​​​

(来源于公开资料,仅供学习)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