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兩朝以來,北京的紫禁城壹直是皇家宮苑。在末代皇帝溥儀被趕出紫禁城之後(1924年)的第二年,這座世界上最華麗的、戒備森嚴的皇家宮苑終於被展現在世人眼前。近五百多年的塵封,多少歷史故事曾在這座幽幽深宮裏發生…故宮易中天先生曾經在品三國裏說過,歷史有時候離我們真的很遙遠。歷史的真相是什麼?誰也說不清楚,只能根據僅有的史料,大膽地去推測。比如古代皇帝的畫像,就很難說這就是他本人真實的樣貌。中國歷史上只有壹位皇帝留下了其真實的畫像資料,那就是末代皇帝溥儀,因為在他的那個年代,照相機已經被發明出來了。朱元璋畫像末代皇帝溥儀不僅留下了大量的照片以及影像、包括他本人口述、撰寫的書籍等歷史資料。相對來說,在有圖有真相的前提之下,這些資料更接近真實的歷史。在這些歷史資料中,溥儀給我們揭祕了不少他知道和經歷的關於紫禁城裏的祕密。溥儀溥儀是在不到三歲的時候奉慈喜懿旨入宮並被立為皇帝的,古代的皇帝在我們每個人的想象中是極盡奢華、錦衣玉食和至高無上的,雖然我們看了不少宮廷劇,大概瞭解了皇帝日常生活的場景。但是我們看到電視劇裏皇帝生活的場景,事實上並不是這樣。溥儀溥儀當上皇帝,很大程度上是因為光緒皇帝沒有子嗣。光緒是溥儀的大伯,光緒皇帝駕崩之後,溥儀被過繼給光緒,從而順理成章坐上皇帝的位置,同時兼祧同治、光緒皇帝的遺孀。而溥儀的生母,自然是不能相認的。溥儀劇照溥儀入宮之後,雖然壹下子有了四位“母親”,但是他是十分孤獨的。唯壹讓他感到母愛的溫暖,是隨他壹同進宮的乳母王焦氏。溥儀九歲才斷奶,甚至被趕出故宮之後,還將乳母接到身邊。宮裏的四位老太妃對溥儀十分冷淡,都是按照日常禮節慣例來“關照”溥儀,溥儀每天到各太妃宮裏請安,太妃們端坐在梳妝鏡前,背對著跪在地上的溥儀說的都是同樣的話:皇帝睡得好麼、皇帝書讀的怎麼樣、皇帝進食如何,最後壹句皇帝退下吧。溥儀在御花園而真正在照顧溥儀起居的是內務府的太監們,溥儀是在太監們的陪伴下成長起來的。太監除了照顧溥儀喫喝拉撒睡覺之外,隨著溥儀逐漸長大,也逐漸成為溥儀的玩伴。溥儀小時候因為十分調皮,到處亂跑亂躥,太監編造鬼故事嚇這位小皇帝,以至於溥儀沒到天黑就躲在牀上不敢出門,導致溥儀性格膽小孤僻,並十分迷信。溥儀太監們對付年少調皮的溥儀還有壹個辦法,每次溥儀精力旺盛亂跑亂撞的時候,就將溥儀關進小黑屋裏,任他在裏面哭鬧壹段時間,出來就消了火氣。日常溥儀的膳食,每頓飯有二十多道菜,但是溥儀卻經常餓肚子。這些菜很大程度上是擺排場,讓皇帝喫的不多,稍微多喫就被制止,日常粥食、燒餅饅頭類偏多。以至於有壹次溥儀遇上壹隊給太妃端食的太監,溥儀搶了上去,拿著裏面的醬豬肘就啃,不過沒喫幾口就被太監們奪走了。溥儀在溥儀看來,皇帝的很多日常都是擺排場看的。飯菜都是大量的做而不喫,衣服也是大量做不穿。據溥儀列出的內務府開銷清單,溥儀每天的菜肉達22斤,壹個月計660斤;加上太妃和太後6個人每月肉菜3960斤,其中雞鴨388只。而這個時候的溥儀才5歲,他壹個人每月消耗雞鴨240只。加上軍機大臣、禦前侍衛、師傅、內務府等人,每月消耗肉菜14642斤。在溥儀看來這些開銷大多是被內務府貪汙掉了,貪汙之風在紫禁城裏各個級別的人之間盛行。此外溥儀還揭祕了紫禁城裏的另外壹個黑幕,在紫禁城裏有壹個如意館,是在康熙年見設立的用於宮廷繪畫研究藝術的地方,雖然名字和場地有過幾次變動,但是這個機構壹致存在。太妃或者皇後想畫個畫寫個字,就先讓如意館的畫師描好線,太妃或者皇上再添上幾筆,這就成了什麼禦筆之寶。本文來源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