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擊方誌河北關注我們

瞭解河北省情

39歲就因病逝世的察哈爾省委書記兼省軍區政治委員楊耕田

楊耕田

楊耕田(1913--1952.10.8),原名朱鳳林,阜平縣西莊村人。出生於貧僱農家庭,幼年靠義兄賣苦力供其入學讀書。1925年,考入阜平縣立第一高級小學。在學校,初步接觸了馬克思主義,積極追求光明。1930年,被錄用爲小學教員。教學之餘,他經常攻讀馬列著作,學習革命理論,思想得到昇華,於1932年加入中國共產黨。

楊耕田入黨以後,把精力和熱情傾注在革命事業上,他利用教師職業作爲掩護,祕密從事革命活動。1932年秋末,他同王世煜等人在柳峪村建立黨支部。次年,阜平成立特別支部,柳峪村黨支部升爲區委,楊耕田任區委書記。1933年秋在砸官鹽店鬥爭中,他帶領羣衆訓斥鹽商的不法行爲,並令其當衆表示以後不再行騙,保證公平交易。另外,他還領導羣衆進行“反割頭稅”、“反斗行”等鬥爭以及破除封建迷信活動。

1934年4月,阜平黨組織遭到破壞,楊耕田轉移到外地,直到1937年盧溝橋事變後,八路軍在阜平建立抗日民主政權,他纔回到阜平縣農會工作。1938年初,晉察冀邊區軍政民代表大會在阜平召開,民主選舉產生晉察冀邊區臨時行政委員會,楊耕田做爲阜平縣代表出席了這次大會。會後,負責籌備邊區農民抗日救國會。同年3月,邊區“農救會”代表大會召開,他被選爲農會主任,兼任中共黨團書記。1943年,邊區各界羣衆團體組成各界抗日救國聯合會,他被選爲邊區抗聯會主任。在此期間,他以傑出的才能,參與領導了邊區大規模的減租減息鬥爭,動員千百萬農民支持抗日戰爭和人民政權。1940年9月,他帶領邊區羣衆團體代表到唐縣參加白求恩墓落成典禮儀式,還擠出時間到附近農村召開座談會,剖析問題,提出解決問題的意見和方法。在他的領導下,邊區的減租減息運動得以順利開展。

1944年10月,楊耕田任冀晉行署主任。1947年11月,調任北嶽區黨委副書記兼組織部長,後繼任書記。當時邊區正在開展土地改革運動,他根據黨的路線和政策,深入基層進行調查研究,指導羣衆克服運動中的錯誤傾向,使邊區的土地改革運動取得顯著成效。

1949年1月,楊耕田調任中共察哈爾省委書記兼省軍區政治委員。他努力熟悉和了解新的工作環境,在短期內使破壞嚴重的工礦企業恢復了生產。9月,他作爲解放區的農民代表,出席了第一屆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

由於長期的辛苦工作,楊耕田患了斑替氏病,他一直抱病工作。省長張蘇調走以後,他兼任省長職務,肩上的擔子更重,他用盡精力,領導了新區的土地改革、抗美援朝、鎮壓反革命和“三反”“五反”及生產救災等工作。1952年10月8日在北京病逝,終年39歲。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