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論你喜歡與否,生活是一場比賽。懦夫從未啓程,弱者死於途中,只剩下我們繼續前行,一步都不能停。——菲爾·奈特

在小巴上班必經的曙光路上,每天都能和一些早起慢跑的人擦肩而過,雖然空氣質量不咋地,但在馬路上慢跑好像早已是一件司空見慣的事。

不過你知道嗎?在20世紀60年代,穿一身運動裝在街上慢跑會被看作是怪胎,路過的汽車還會向跑步者吹口哨、扔瓶子。因爲在他們眼裏,那是專業運動員纔會乾的事兒。

從什麼時候開始,慢跑、運動健身成爲普通人也可以去做的一件事,甚至成爲一種生活理念?

引領這個潮流的人,恐怕還得從下面這位老爺子開始說起。他花了十年時間,讓一項非主流的運動裝備出現在了每個人的身上,年輕人甚至把排隊購買AJ(Air Jordan,耐克旗下運動鞋品牌)稱爲“爲信仰充值”。他就是本期趣商業的主人公——菲爾·奈特。

菲爾·奈特 耐克創始人

他被稱爲財富500強公司裏最古怪的領導人之一,無論去哪兒都戴着一副黑色墨鏡,一看就是個脾氣暴躁、不好惹的狠角色。

在他創業之時,阿迪達斯和彪馬早已佔據了90%的北美專業運動市場,而耐克的前身“藍帶體育公司”只不過是一家毫無名氣的日本鞋代理商,常年徘徊在破產的邊緣。如今,耐克的市值已經是阿迪達斯的兩倍不止。

一個20剛出頭的年輕人,家裏沒礦、資質平平,憑什麼跟人家巨頭硬槓,把一家小皮包公司打造成世界上最大的體育商業帝國,還順便開闢了創意營銷的先河?

他說他的成功之道,是把自己當成一名“鞋狗”。

“加班狗”“設計狗”“營銷狗”……當我們如此稱呼自己的時候,或許是自嘲,或許是無奈,或許是看清生活本質後依然熱愛着生活。

菲爾·奈特也說自己是一條狗,一條“鞋狗”,他是這麼說的:

我們都是鞋狗,鞋狗就是那些全身心投入其中,努力製造、銷售、購買或設計鞋子的人。一輩子從事這個行業的人會樂於使用這個詞來描述其他終生致力於此的人,不論男女都勞心勞力地爲鞋子這一事業奮鬥,完全不考慮其他事情。

是不是很燃?推薦你去讀一讀他的自傳《鞋狗》,因爲他還有更多金句:

打破常規者,人恆敬之。

無論你喜歡與否,生活是一場比賽。懦夫從未啓程,弱者死於途中,只剩下我們繼續前行,一步都不能停。

我想告訴大家要按下暫停鍵,花時間努力思考一下要如何度過一生,想要和誰一起度過剩餘的40年。我會告訴20歲左右的青年,不要因爲一份工作、專業甚至職業而安定下來,一定要尋求內心的衝動。即使你不知道其中的含義,也要堅持追尋。如果你追隨自己內心的衝動,將會更能忍受疲憊,每一次失望都會成爲你的動力,需要攀登的高峯也會變得微不足道起來。

我想要提醒他們,那些破除陳規者、創新者和反叛者的後背上都有一個靶子,他們越是成功,就越容易受到別人攻擊。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