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薦讀】見過世面的人,從不說這三句話

古人說:人言可畏。是說三人成虎,流言蜚語對人的中傷不得不防。

羣體輿論總是可以左右個人的意志,誰也無法避免。當所有人說着同樣的話的時候,非也變成了是,無從質辯,無法抗拒。這是人類的特色。

社會中人形形色色,格局大小不同,總有人說:“讀書沒用”“穩定萬歲”..... 這些話聽聽也就罷了,千萬不能信,信了你就慘了。

畢竟說這些話的人,沒見過多少世面。

1. 讀書沒用

每年的畢業季都在說畢業生找工作困難的事情,很多人就能操起老生常談的腔調:那個誰家誰家的孩子,初中沒上就畢業了,現在一月好幾萬呢,讀書有什麼用啊,還不是找不着工作。

這樣的腔調太過流行,以至於讓很多人信以爲真,在很多地方,輟學打工竟然快成了天然正確,這樣的人見過的世面確實太少了。

因爲他不知道,世界五百強企業的HR,非985、211的簡歷連看都不看的。不讀書,門都沒地方敲。

古人說,綿世澤莫如爲善,振家聲還是讀書。中國稍有名望的家族,子孫後代但有成就的,哪個不是靠讀書維持的?

錢鏐曾說:“子孫雖愚,書不可不讀”,臨終前留下一部《錢氏家訓》,勉勵後人發憤讀書。

錢氏子孫也不負衆望,歷朝歷代人才輩出,到了近代,更是人才井噴,從諾獎、院士、國學大師,比比皆是。

梁啓超有九個子女,有院士、有軍官、有學者個個了得。這些都離不開梁啓超的悉心教育,離不開他對子女讀書的支持。

拋開個人的成就,愛讀書的人知得失,懂進退,有溫度,有情趣,哪怕一生平凡,他們也自足而幸福。

讀書無用論這種腔調要如何反駁呢?有網友說,沒必要反駁。因爲你讀了那麼多書,就是爲了不問出這樣的蠢話,不過他那樣無知的人生。

2. 別折騰,穩定要緊

“你說你,去考個公務員多好啊,工作穩定,不用那麼辛苦,你看看,非要折騰,自己找罪受。”

中國公務員的錄取比例可謂舉世瞠目,一個崗位上萬人去爭,這其中多半就是來自這些家長的唆使。

他們打着穩定的旗號,讓孩子在最重要的成長階段,失去了奮鬥的動力,就這樣庸庸碌碌,廢掉了一生的光陰。

生命在於折騰。

世界變化的太快了,加快步伐尚且要擔心自己會不會被時代拋棄,更何況是止步不前呢?

門軸經常轉動不會遭到蟲蛀,經常流動的水不會發臭。生命也一樣,一旦停滯不前,就是在等待死亡。

3. 日復一日沒勁又無聊

見過世面的人,從不抱怨生活。

很多人日復一日,抱怨生活單調勞累,毫無新意。他們一直抱怨,卻不願意做出任何改變,他們不能改變現狀不說,還把抱怨的情緒傳染給身邊的人。

知乎上有個問題:什麼纔算是見過大世面?

有一個回答讓我印象深刻:“會講究,能將就,能享受最好的,也能承受最壞的,見過世面的他們自然會在人羣中散發不一樣的氣質,溫和卻有力量,謙卑卻有內涵。

見過真正的高山大海,自然不會困於眼前的小溪小丘。他們可以在大海遨遊,也不會允許自己在小溪翻船。

他們有自己的趣味,有自己的節奏,不會輕易被外在的環境改變,他們不緊不慢,把自己的生活過得井井有條、豐富多彩。

周國平先生早年曾經上山下鄉,在極度惡劣的環境裏,他沒有抱怨,更沒有沉淪。

他依然保持着一份學習的熱情,努力讀書,努力積澱,在前途未卜的時代裏,自己發光、自己發亮,照亮自己黯淡的前景。

身體和心靈,一定要有一個在路上。

要麼讀書,要麼旅行,開闊自己的眼界,見更廣闊的世界。畢竟眼界不同的人,過得是完全不一樣的生活。

願你我都能擺脫平庸無趣的生活,用不一樣的格局經營自己的人生。

(文章來源:中國經濟網)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