蘆薈屬多年生常綠草本植物。 葉簇生、大而肥厚,呈座狀或生於莖頂,葉常披針形或葉短寬,邊緣有尖齒狀刺。花序爲傘形、總狀、穗狀、圓錐形等,色呈紅、黃或具赤色斑點,花瓣六片、雌蕊六枚。花被基部多連合成筒狀。蘆薈是一種極受女性歡迎的植物,不僅因爲其形狀、葉片可愛,而且還有食用、藥用和美容的功效。家庭小型盆栽蘆薈還可置於案頭和書桌之上,具有觀賞價值。

盆栽蘆薈宜選透氣性好的泥瓦盆。若選用新盆,則應用水浸透,否則上盆後澆水不易把盆滲透,半乾半溼的盆壁會傷新根。如用舊花盆,則應把盆土殘渣、青苔洗刷乾淨,放在陽光下曬乾再用,既能增加盆體透氣性,又能預防病蟲害。

將蘆薈壯苗栽入花盆中的過程稱爲上盆。上盆是盆栽的

開始,這道工序做得好壞,對後期盆栽蘆薈的生長、發育關係密切。上盆前在盆底先放一塊碎瓦片,壓在盆底的透水孔上,既能保持排水,又不會將盆土漏出。上盆時,先把蘆薈苗在盆中央放正,儘量讓根系舒展,填土覆蓋好根部,再輕輕將苗向上提一提,並稍微壓實,使根上下左右與盆土緊密接觸,並壓實盆土,最後慢慢向盆內澆透水。剛上盆的蘆薈宜放在半陰處養護,待緩苗後再移至陽光處,等生根以後才能多照陽光。

蘆薈耐乾旱能力特強,長時間不澆水也不會幹死,但生長受到抑制,葉片乾癟無汁,利用價值降低。而澆水過度,盆土長期陰溼,則會爛根,最後植株死亡。所以要根據植株不同生長、發育階段及自然條件來靈活掌握,如果周圍空氣溼度大,蒸發強度低,要少澆;若空氣乾燥,氣溫高,空氣流通強,就要及時澆水,防止盆土和葉片失水過快。春、夏季的澆水時間應在清晨和傍晚,冬季應在中午進行。澆水後注意鬆土,以減少水分蒸發,有利於生出新根。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