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本,一個投資圈永恆的話題,在照明圈亦然。近日,鴻利智匯、萬潤科技先後曝出控股股東被換,國資成幕後實際控制人。

  那麼,衆多 LED上市公司中,第一大股東有多少是擁有國資背景的?有多少是投資機構?又有多少還牢牢掌握在創始人手中?

  藉此契機,今天大照明就來盤點一下,那些LED上市公司背後真正的大Boss。

  LED上市公司第一大股東及持股比例一覽

  注:不完全統計 數據來源巨潮資訊網

  由上表清晰可見,55家LED上市公司中,境內自然人控股的有27家,佔比達49.09%;境內非國有法人控股的有20家,直接國資控股的有5家。

  以“境內自然人持股比例”來看,持股比例超過50%以上的有且僅木林森、海洋王兩家照企。其中,孫清煥持股木林森55.70%,周明傑持股海洋王70.42%,兩位均牢牢地將企業控制權握在自己手中。

  另更值得一提的是,據木林森業績數據顯示,其今年前三季度實現營收123.5億元,同比增長110.79%;淨利潤6.01億元,同比增長36.68%。

  自2014年提出了“百億元”目標,而今不到5年時間,木林森就實現了“百億大夢想”,這讓照明行業爲之一振的同時,也爲之激動!

  除此之外,上表中,雖然企業控制權仍掌握在個人手中的比例不少,但當中也有玩資本玩得連控制權都丟了的企業,如上文提及的鴻利智匯、萬潤科技。

  資本,對於企業尤其是頗具規模的企業來說,確實魅力巨大。早在此之前,就有業內人士曾指出,上游企業正面臨着殘酷的資本化競爭,上市公司與非上市公司之間的不公平競爭將日趨“白熱化”。

  以上這一點,在“百強榜”中也得到了明顯體現。據“2017百強榜”顯示,上市公司(含新三板)企業數量再創新高,突破65家,遠超非上市公司;且在榜單前半段,上市公司的優勢更是突出。

  佛山市照明燈具協會會長吳育林也曾說過,未來十年,資本仍然是主旋律,原因是資本能創造出更多的奇蹟,資本可以使企業從“短期戰略”變成“長期戰略”,“短期盈利”變成“長期盈利”。未來企業要談生存,離不開資本介入。

  然而,玩資本似乎也講究技術。藉助資本的力量,不少照企確實迎來了高速發展,而有些則換來“實際控制人變更”的局面。而那些沒將資本把控好的企業,控股股東被換之後,它們是否還能繼續保持初心,按照原定戰略穩步推進?

  可見,該如何利用好“資本”這把雙刃劍,不論現在抑或未來,仍是值得照企們着重思考的一大課題!

  大家都愛看

  ●雷士、歐普、佛照、美的……這場雙十一排位賽,你怎麼看? ●天貓第一!京東第一!蘇寧易購第一!就是雷士! ●在照明圈,你要做“老劉”還是“老李”?(很現實)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