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波動作爲風險的衡量,顯然是不對的。因爲這樣會極大低估黑天鵝風險。據說後來橋水自己也調整了策略。

我自己的投資組合,最初是按照回測的夏普來控制投資比重的。這樣組合的回測很漂亮,但顯然對歷史重現的期望過高,是不切實際的。後來,修正爲按照歷史最大回撤來控制投資比重:

按照資產組合的歷史最大回撤計算,假設所有資產共振下跌,控制組合的最大回撤不超過7.5%(可以忍受的上限是最大15%,取一半作爲安全係數。實際上不可能各類資產完全共振下跌,因此安全係數還會更高)。

但現在發現,這樣也是有很大問題的:

問題1:股票在高位和在低位,下行風險顯然是不同的,而他們的歷史最大回撤是一樣的。

問題2:部分資產的波動區間可能發生永久性移動,例如小盤股的估值中樞目前正在永久性下移、波動的幅度也可能永久性收窄。這樣未來的回撤風險是無法用歷史最大回撤來衡量的。

問題3:不同資產的統計週期(有數據的週期)不一樣,歷史的低迴撤有可能低估了未來發生黑天鵝風險的程度。

問題4:回撤本身定義爲風險並不是很可靠。因爲如果不離場、資產本身又能最終迴歸的話,沒有槓槓(爆倉風險)的回撤,並沒有真正造成資產的永久損失。以股票爲例,高度分散、不斷輪動的持倉形成了一個虛擬的指數,實際是不滅的,個別個股的永久性損失,會被其他個股的高倍數漲幅所補償,因此高分散的股票輪動,就算淨值大幅下跌,也不會造成永久性損失。

現在問題來了,要優化資產配置,首先要明確怎麼衡量投資的真正風險。

琢磨再三,我給投資風險做了一個自己的定義:超出自身忍受力的回撤,就是投資的風險。

情況1:也許某個投資只要堅持就不會有永久損失,但超過了自身忍受力,心態崩潰或思路調整,離場造成永久性虧損。

情況2:由於槓槓的存在,對回撤的忍受力形成了剛性制約。

上述視爲等質的風險。

資產配置的核心,是配置風險。參照風險平價的思路,我們可以將每項投資"當前最大可能回撤距可忍受回撤的距離”,視爲該投資項目的風險。並參考這個風險來進行風險平價。

舉例:

1.滬深300通過近期的下跌,當前最大回撤風險已經降低到了18%(以滬深300收益率比10年國債收益率=3爲最低點,這個即使不是反轉點,也距離不遠了)。而我的最大忍受回撤爲7.5%,因此每1份滬深300應配置1.4份現金(1/(1+1.4)*18%=7.5%)

2.中證500怎麼衡量呢?只能靠猜。就估值中樞來說,在價值投資的光芒照耀下,我認爲兩者在調和平均市淨率這個維度,估值中樞大致相近(當前兩個指數的調和平均市淨率幾乎相等)。就波動幅度來說,假設中證500的幅度是滬深300的1.5倍(過去5年是1.41倍)。

就當前來說,由於兩者的調和平均市淨率幾乎一樣,如果滬深300還可以下跌18%,我們可以假設中證500還可以下跌18%*1.5=27%。因此每1份中證500應配置2.6份現金(1/(1+2.6)*27%=7.5%)

3.假設只配置滬深300、中證500和現金。

現在我們有兩種混合油:大油(1份滬深300+1.4份現金),小油(1份中證500+2.6份現金),他們的當前最大回撤風險都是7.5%。

這兩種混合油可以用任何比例來混合。例如2份大油+1份小油(=2*滬深300+1*中證500+(1.4*2+2.6)*現金),或者1份大油+2份小油(=1*滬深300+2*中證500+(1.4+2.6*2)*現金)

他們的風險口感是視爲一樣的。這就是風險平價思路的妙處。

4.某些資產的最大可能下跌,遠小於可忍受回撤,又該怎麼衡量呢?回答是假設最大回撤共振(這是保守算法,高估了風險)。

例如假設國債的當前最大回撤風險是5%,

0.1份滬深300+1.14份國債=0.1*18%+1.14*5%=7.5%

0.2份滬深300+0.78份國債=0.2*18%+0.78*5%=7.5%

1.5份國債=1.5*5%=7.5%

上述3個組合跟大油(1份滬深300+1.4份現金),小油(1份中證500+2.6份現金),視爲等價。

5.某些資產存在淨值歸0的風險,例如可能踏雷的債、可能退市的股票、可能歸零的期權買方。可以假設這種的最大下跌風險是100%,參與計算。

0.075*100%=7.5%,也就是0.075份期權買權,跟1.5份國債的地位是相當的,可以跟其他資產以任何比例混合。

討論:

1.上面討論的資產配置模型,是將”當前最大可能回撤距可忍受回撤的距離”,視爲該投資項目的風險,並按該風險平價的思路來配置資產。

其特點是隻考慮當前的最大下行風險,體現了資產“當下”面臨的最大風險。

2.如果歷史數據不足,或者資產的波動區間可能發生永久性位移,則需要主觀調整“最大可能回撤”的數值,不可依賴歷史數據。

3.這個風險是長期維度來看的,並不反映當前“可能馬上遇到”的風險。因此似乎還可以加上"波動率預期”的維度,作爲配置的調節係數。例如前些時候美股在高位還未下跌時,已經對其大幅波動產生了預期,則可以通過“波動率預期”係數降低其近期的配置比重。波動率在低位,可以預期它上升,但不知道什麼時候上升,因此“波動率預期”係數可能是比較難做出的。

4.按上述思路,一個很大的妙處是可以隨時添加一個平價折算後的資產,或者減少它,並不影響整個配置的風險規劃。 這樣就帶來很大的靈活性。

原創: lianyedong 集思錄 昨天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