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衢州市黃壇口村山區

有一位85歲老奶奶

她是一個早餐攤主

做早餐27年不漲價

每一樣東西都只賣5角錢

一直賠錢卻還要堅持下去

每天凌晨起牀

爲孩子們做早餐

這位老人叫毛師花,今年85歲。從上世紀90年代初起,她就每天早上兩點或者兩點半起牀做早餐。

那時候的她比現在要年輕一些,手腳也麻利很多。27年,毛師花人更老了,背也駝了,幹活更費力氣也更慢了。因此,她不得不一天比一天更早一點起牀,睡覺時間也越來越少。

或許很多人會說,前一天做好就行了,何必一定要早起?而在毛師花老人眼中,當天的早餐當天做纔是最新鮮的。

從不買飼料餵雞

既要有營養又要口感好

毛師花從來不買飼料餵雞。每天早上,新鮮濃郁的豆漿磨好後,她就用剩下的豆渣、剩飯之類來餵雞。她說,這樣餵雞,土雞蛋更健康。

作爲早餐攤主,她需要很多食材。一個85歲的老人,以前可以自己去買,現在只能一部分靠別人來家裏送貨,其餘則由兒女們幫她採購,但她都要求買品質好的原料。

毛師花的顧客主要是周邊的學生,所以,她做的早點既要健康有營養,又要口感好品種多。經過一夜辛勞,老人難捱睏倦和疲憊,一走路就氣喘吁吁。然而,隨着天色變亮,顧客到來,老人一下子倦意全無了。

從不漲價

每樣東西都只賣五角錢

在這裏,無論是糉子、香腸、糯米餅、鴨蛋餅,還是豆漿、稀飯、包子等,每樣東西都只賣五角錢,而且從不漲價。

來這裏喫早飯的孩子,都是從上學起就一直在毛師花的攤位上喫早餐。如果看到有的孩子沒錢買早餐,毛師花還會免費送給他們喫。

老人說,她剛開始每樣賣五角錢是賺錢的,因爲要養家。可後來孩子都工作了就不需要她掙錢了,所以她還賣五角錢。

有好心人幫她算過賬,她賣早點一個月得貼進去三四百元。毛師花就把丈夫去世後給她發的家屬撫卹金貼了進去。村民們也不忍心了,都勸她漲價。可毛師花卻說,孩子們喫好喫飽了她就開心。孩子們無論在哪裏看到她,都會親切地喊她一聲“早餐奶奶”。

老人的善良與愛心深深感染着很多人

誠信、善良的種子通過老人的愛心早餐

被一批又一批的孩子吸收

在他們身上生根發芽

誠信兩個字

說起來簡單,做起來並不容易

但我們仍希望

“一諾千金”不僅僅只是書本上的故事

更應成爲全民的自覺信仰

爲“早餐奶奶”點個大大的贊

圖文:曹慧峯

編輯:趙豔娜

主編:趙    軍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