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此次實施地區生產總值統一覈算改革,將實現地區生產總值彙總數與國內生產總值數據基本銜接,是切實提高統計覈算數據質量、提高政府統計公信力的重大改革舉措,對於科學研判經濟運行形勢、制定宏觀經濟政策、更好發揮統計監督職能、爲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提供堅實數據支撐,都具有十分重要而深刻的意義。但在實施過程中,分級覈算制度的弊端和問題也逐漸暴露,突出表現在地區與全國數據不銜接,地區生產總值彙總數長期高於國內生產總值。

原標題:地區生產總值明年起統一覈算

本報訊(記者 趙語涵)國家統計局昨天就涉及地區生產總值統一覈算改革的系列問題作出解讀。經過前期試點工作,這項改革的各項準備工作已經就緒,即將在2020年初正式實施。據透露,地區生產總值的彙總數會略小於國內生產總值。

爲何要實施地區生產總值統一覈算改革?國家統計局相關負責人解析,自1985年我國建立生產總值覈算制度以來,一直採取分級覈算制度,即國家統計局覈算國內生產總值(GDP),各省(自治區、直轄市)統計局覈算本地區生產總值(地區GDP)。但在實施過程中,分級覈算制度的弊端和問題也逐漸暴露,突出表現在地區與全國數據不銜接,地區生產總值彙總數長期高於國內生產總值。

此次實施地區生產總值統一覈算改革,將實現地區生產總值彙總數與國內生產總值數據基本銜接,是切實提高統計覈算數據質量、提高政府統計公信力的重大改革舉措,對於科學研判經濟運行形勢、制定宏觀經濟政策、更好發揮統計監督職能、爲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提供堅實數據支撐,都具有十分重要而深刻的意義。

按照覈算制度要求,駐外使領館、部分不宜劃分地區的保密單位和總部經濟、軍隊武警等活動僅覈算在全國,未覈算到地區,因此地區生產總值的彙總數會略小於國內生產總值。從國際上看,一些實行統一覈算體制的國家,也是將一些經濟活動僅覈算在全國、不分至地區,從而出現地區生產總值彙總數略小於國內生產總值的情況。以美國爲例,其2018年各州地區生產總值彙總數比國內生產總值小1168億美元,兩者差率爲0.6%。

責任編輯:劉德賓 SN222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