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

美股三大股指再度下挫,幾乎已經抹去全年漲幅!

\n

  週二,美股繼續大跌,道指下跌2.21%,報24465.64點;標普500下跌1.82%,報2641.89點,創10月29日以來收盤新低;納指下跌1.70%,報6908.82點。五大科技股FAANG漲跌不一,蘋果繼續下挫,大跌4.78%,其次是奈飛下跌1.34%,亞馬遜下跌1.11%,谷歌和Facebook微漲。

  值得注意的是,若從年內高點計算,FAANG跌幅均超過20%,意味着熊市正式到來,其中Facebook、奈飛和亞馬遜跌幅均超過30%,而且五家公司總市值蒸發達10278.45萬億美元,相當於瑞士(7075.27億美元)、新加坡(3282.99億美元)兩國2017年的GDP之和。

  此外,油價暴跌也成爲市場關注焦點。週二,WTI 1月原油期貨收跌3.77美元,跌幅6.59%,報53.43美元/桶,創2017年10月份以來收盤新低。 \n布倫特1月原油期貨收跌4.26美元,跌幅6.38%,報62.53美元/桶。

  受美股大跌影響,A股三大股指全線低開約1%,不過盤中指數不斷拉昇,三大股指盤中曾全線翻紅。港股亦是如此,無視外圍跌勢,在亞太股市中恒指率先翻紅。美股近期連續重挫,A股“跟跌不跟漲”的魔咒正在被打破,今日A股市場能否上演反轉行情,我們拭目以待。更重要的是,外資開始紛紛看好A股市場,外資私募機構也開始加速進入中國市場,年內已備案併發行的外資私募基金數量達到15只,分別來自於10家外資私募機構。 \n

  美股:

  週二,道瓊斯工業平均指數收跌551.80點,跌幅2.21%,報24465.64點。標普500指數收跌48.84點,跌幅1.82%,報2641.89點,創10月29日以來收盤新低。納斯達克綜合指數收跌119.65點,跌幅1.70%,報6908.82點。

  亞太市場:

  A股三大股指全線跌開,滬指跌0.98%,深成指跌1.18%,創業板指跌0.81%;恒指開盤下跌1.33%,“三桶油”大跌,中海油跌近5%;日本日經225指數、東證指數均低開1.4%;韓國首爾綜指低開1.2%。

  油價:

  在反彈幾日後,國際油價重啓跌勢。週二,WTI 1月原油期貨收跌3.77美元,跌幅6.59%,報53.43美元/桶,創2017年10月份以來收盤新低。 \n布倫特1月原油期貨收跌4.26美元,跌幅6.38%,報62.53美元/桶。

  期貨市場:

  繼14日原油期貨首次全線跌停後,今日國內原油期貨再度全線下跌,部分品種已經跌停。

  螺紋鋼、焦炭、燃油、瀝青跌超3%,橡膠、鐵礦石、硅鐵、滬鋅跌超2%,熱卷、滬錫、焦煤、後捏、滬銅、鄭棉、玻璃等跌超1%。

  美股連續重挫,外資紛紛看好A股

  隨着美股不斷下調,衆多外資紛紛轉向A股市場。

  高盛亞洲中國首席股票策略師劉勁津在接受券商中國記者專訪時表示,目前,海外投資者普遍看好A股,其中,歐美投資者對A股投資興趣升至10年高位。相反,美股經歷了10年的牛市,估值相對較高,海外投資者對於美國市場比較悲觀。而且美股整體PE在17倍左右,A股10倍不到的PE更有吸引力。

  對A股虎視眈眈外資機構還有瑞銀。瑞銀資產管理中國股票主管施斌認爲,A股在MSCI指數中權重提高,以及納入富時羅素指數體系,將增加外資對A股的主動型投資。從長遠來看,A股目前估值水平較低,是較好的切入時點。施斌透露,自己最看好的板塊是消費、醫療和互聯網

  前幾日,MSCI明晟亞太地區研究負責人Chin Ping \nChia稱,計劃明年將中國內地股票在其全球基準指數中的權重由5%提高至20%,可能會吸引逾800億美元(5500億人民幣)的新外國投資進入這個全球第二大經濟體的股市(A股市場)。

  值得注意的是,在MSCI宣佈將中國A股納入其全球指數體系後,競爭對手富時羅素也加快了步伐。9月27日,富時羅素宣佈,將A股納入其全球股票指數系列,並於2019年6月開始實施。

  富時羅素公佈的文件顯示,A股納入富時羅素的過程將分爲三步,2019年6月納入20%(20億美元),2019年9月納入40%(40億美元),2020年3月納入40%(40億美元),涵蓋大、中、小股票。從納入比重來看,在第一階段,A股將佔到富時羅素新興市場比重的5.57%,“入富”第一階段將帶來100億美元淨被動資金流入。

  廣發證券表示,A股如納入富時指數,預計納入富時指數給A股帶來的短期資金流與MSCI相當。將進一步加快A股融入全球資本市場步伐,A股市場追求藍籌股、價值股的風格將進一步強化。

  值得注意的是,今年以來,外資私募機構開始加速進入中國市場。

  近日,全球最大的資管公司貝萊德(BlackRock)旗下的“貝萊德中國A股機遇私募基金1期”開始發行,引發市場重點關注。據券商中國記者不完全統計,今年以來已備案併發行的外資私募基金數量達到15只,分別來自於10家外資私募機構。 \n FAANG集體進入熊市,市值蒸發超萬億美元

  週二,美股五大科技股FAANG漲跌不一,蘋果繼續下挫,大跌4.78%,其次是奈飛下跌1.34%,亞馬遜下跌1.11%,谷歌和Facebook微漲。

  根據華爾街的定義,股價從52個星期(一年)內的高點下跌超過20%,就意味着熊市的到來。那麼,FAANG五大科技股跌了多少呢?

  據券商中國記者統計,跌幅最大的是Facebook,跌幅達39.42%,其次是奈飛,跌幅也超過了30%,達36.92%,亞馬遜跌幅排名第三,下跌27.07%。

  若從高點計算,FAANG五家公司總市值蒸發達10278.45萬億美元,相當於瑞士(7075.27億美元)、新加坡(3282.99億美元)兩國2017年的GDP之和。 \n FAANG各有“難言之隱”  蘋果:銷量零增長

  9月12日蘋果新聞發佈會上,蘋果發佈了三款更大尺寸的iPhone,iPhoneXsMax(512G)中國區的售價達到了12799元,是iPhone售價的新巔峯。不過iPhone是越來越貴,銷量卻沒有實現期望中的增長。

  蘋果最新財報顯示,上個季度,蘋果共賣出4130萬臺iPhone,同比增長1%。四季度iPhone銷售量爲4688.9萬部,與去年同期的4667.7萬部,僅增長0.45%,未能達到分析師平均預期的4700萬部。

  蘋果產業鏈研究員、天風國際證券分析師郭明錤12日晚間研究報告,將其對蘋果iPhone XR智能手機的出貨量預期下調了3000萬部。iPhone \nXR是蘋果今年推出的新款智能手機中價格最低的機型,這款新機是在10月份發佈的。  Facebook:公司“緋聞”不斷

  此前,Facebook因被指控操控2016年大選,從而引發數據安全擔憂,扎克伯格還接受了美國國會的“拷問”。

  與此同時,Facebook管理層被曝內部出現分歧,公司首席運營官SherylSandberg疑被Facebook創始人扎克伯格指責工作失職,並面臨職位不保的威脅。最近,《紐約時報》還曝出了Facebook的“黑公關”問題。 \n 亞馬遜:電商零售業務增長動能堪憂

  10月25日,亞馬遜發佈財報顯示,三季度營收565.76億美元,同比增長29%,環比增長7%;淨利潤28.83億美元,同比增長1026%,也高於上一季度的25.34億美元。此外,亞馬遜給出的四季度業績預期是淨銷售額665億美元到725億美元,低於華爾街普遍預期的737.9億美元。

  值得注意的是,第四季度是美國傳統的購物季,對於亞馬遜的財務至關重要。下調營收預期,意味着其傳統電商零售業務增長動能堪憂。 \n 奈飛:主要業績指標均遠低於預期

  7月份中旬,奈飛發佈2018Q2財報,淨利潤大幅增長482%,營收、新增訂戶人數以及第三季度業績展望等主要業績指標均遠低於預期。

  雖然奈飛的三季報堪稱“2018以來最強”,但分析師們卻看到了其中隱藏的危機。有分析認爲,市場更希望看到更多有關奈飛的利潤增長機遇,而不僅僅是訂閱用戶增長數據。 \n 谷歌:機器人計劃節節敗退

  谷歌母公司Alphabet於10月底發佈了2018財年第三季度財報,報告顯示,Alphabet第三季度總營收爲337.40億美元,比上年同期的277.72億美元增長21%,不計入匯率變動的影響爲同比增長22%。

  不過,近日谷歌母公司Alphabet宣佈關閉雙足機器人部門Schaft,這是繼出售波士頓動力公司後,再一次放棄機器人計劃的信號。曾經雄心勃勃,2013年收購了8家機器人公司,如今卻在機器人上節節敗退。 \n 科技股遭減持,索羅斯、橋水紛紛拋售

  11月15日,索羅斯基金公佈今年三季度持倉報告顯示,索羅斯清倉了Facebook,並對Netflix、流媒體音樂服務平臺Spotify等科技股進行減倉。

  11月14日,全球最大對沖基金橋水公佈的三季度持倉報告顯示,基金管理人瑞.達利歐也減持了甲骨文等科技股股票。

  此外,巴菲特旗下伯克希爾-哈撒韋公司披露的三季度持倉報告也顯示,7-9月,巴菲特僅小額增持蘋果公司股票52.3萬股,遠低於前兩個季度累計8660萬股的增持幅度。

  據中國證券報報道,通過對819只對衝基金的三季度13F持倉報告數據進行分析後發現,科技板塊最受對沖基金青睞,但對部分科技股和通訊股進行了減倉:

  科技股方面:恩智浦半導體、Zynga、AMD被減持股份數量排名前三,若以對沖基金減持市值計算,恩智浦半導體同樣排名第一,電子藝界和美光科技緊隨其後,三家公司分別被對沖基金減持市值106億美元、18.8億美元和9.94億美元。

  通訊股方面:康卡斯特、臉書、推特被減持的股份最多,若以對沖基金減持市值計算,臉書、推特、百度、谷歌母公司Alphabet被減持的市值最大,分別爲91.4億美元、20億美元、16.8億美元和12.3億美元。

  美銀美林發佈的最新報告顯示,當前股票多頭型基金已大舉從能源、科技、工業品和材料等週期性板塊撤離,投向醫療保健、日用品、公用事業板塊等防禦性板塊股票,導致這些防禦性板塊持倉頭寸快速回升至過去兩年以來最高水平。

  摩根士丹利首席美股策略師邁克爾.威爾遜也曾表示,由於科技股和成長股“極少被過度熱捧和過度買進”,其經歷“暴風雨”的風險顯著增加,投資者應增加防禦性頭寸配置。 \n 美股熊市論漸起

  隨着美股三大股指不斷下行,美股“熊市來了”的聲音逐漸多了起來。美銀美林量化分析團隊此前發佈研報指出,19個熊市指標中美股已經被觸發了14個。

  美股“大空頭”、經濟學家兼作家Harry \nDent日前撰文指出,未來幾周市場恐出現急劇、深度的崩盤。下圖表明,從2018年2月到9月,“聰明錢”一直沒有買進,他們可能會帶頭拋售,這將是一種不祥之兆,並增加股市在未來暴跌40%左右的可能性。

  注:聰明錢買入指數衡量的是在收盤時(經過計算的聰明錢)買入相比於在開盤後(愚蠢的資金反應)買入的情況。

  Harry \nDent指出,這是該指標中最劇烈和最嚴重的崩潰。這一指數在2000年科技股崩盤前下跌了20%;在2007-08年崩盤之前和崩盤時,該指數下跌了24%。而目前該指數已經下降38%,而且是直線下降!如果這是衡量“聰明錢”情緒的正確指標,那麼他們不僅在9月份反彈見頂前沒有買入,而且他們還會在下跌和反彈時持續做空。所有這些都是爲了提醒,接下來的兩到三週是一個危險的時期。

  國際知名投資人吉姆.羅傑斯曾公開表示,“我持有中國的股票,已經不再持有美國的股票了。美國股票雖然處在歷史新高,但是中國股市一直處在一個比較低迷的狀況。”

  橋水聯席首席投資官Bob \nPrince認爲,美聯儲推進貨幣政策正常化進程已開始對經濟活動構成衝擊,並令金融市場承壓,美國經濟面臨繁榮減速的局面。隨着歐美經濟週期接近尾聲,投資者應考慮“轉向東方”。五年之內,以中國爲首的新興亞洲經濟集團經濟規模增量將與日本經濟相當;十年之內,增量規模可匹敵歐洲經濟。

  邁克爾.威爾遜從9月中旬起,就作出美股已處於“滾動熊市”的預言;10月11日,美股新一輪拋售前,他又指出“熊市要來了”。而今,威爾遜又斷言:“美股已經處於熊市中了!”

(來源:券商中國)

","Digest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