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受中長期外債、本幣外債,尤其是作爲“風險共擔型”資本流入的債務證券增長推動,外債結構持續向穩。今年以來,國內外風險挑戰明顯上升,但我國經濟穩中向好、長期向好的基本趨勢沒有改變,我國國際收支保持基本平衡,外債結構持續優化。

(原標題:國家外匯管理局新聞發言人、總經濟師王春英就2019年9月末外債數據有關問題答記者問)

日前,國家外匯管理局公佈了2019年9月末外債數據。國家外匯管理局新聞發言人、總經濟師王春英就近期我國外債形勢回答了記者提問。

問:請問2019年三季度我國外債情況如何?

答:2019年三季度我國外債規模有所增長。截至2019年9月末,我國全口徑(含本外幣)外債餘額爲20325億美元,較2019年6月末增長345億美元,增幅1.7%。

我國外債結構持續優化。本幣外債和中長期外債規模持續穩定上升。2019年9月末,本幣外債在全口徑外債餘額的佔比爲34%,中長期外債佔比爲41%,分別較2017年末上升3個和6個百分點。受中長期外債、本幣外債,尤其是作爲“風險共擔型”資本流入的債務證券增長推動,外債結構持續向穩。

外債風險指標穩健。從年度數據看,2018年末我國外債餘額居世界第13位,美國、英國、日本外債分別是我國的10、4、2倍。2018年末我國外債負債率爲14%(外債餘額與國內生產總值之比,國際公認安全線爲20%)、債務率爲74%(外債餘額與貿易出口收入之比,國際公認安全線爲100%)、償債率爲5.5%(外債還本付息額與貿易出口收入之比,國際公認安全線爲20%)、短期外債與外匯儲備的比例爲41%(國際公認安全線爲100%)。預計2019年末這些外債主要指標不會有大的變化,均在國際公認的安全線內,遠低於發達國家和新興國家整體水平。

今年以來,國內外風險挑戰明顯上升,但我國經濟穩中向好、長期向好的基本趨勢沒有改變,我國國際收支保持基本平衡,外債結構持續優化。未來,外匯局將持續深化外匯管理改革開放,完善外匯市場“宏觀審慎+微觀監管”兩位一體管理框架,防範跨境資本流動風險,維護國家經濟金融安全。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