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副中心首批安置房交鑰匙了

  11月16日上午,通州區潞城鎮後北營、胡各莊等村的801戶百姓喜迎回遷。盼了3年的新房終於交鑰匙了,接下來他們將陸續遷入新居,開啓全新生活。

  爲了建設北京城市副中心,通州區潞城鎮2015年啓動第一期棚改,涉及後北營、辛安屯等6個村,第二期棚改涉及10個村。經過3年多的建設,後北營一期安置房順利竣工,流轉在外的百姓們重回新村,領取新居鑰匙。

  11月16日的後北營家園小區十分熱鬧,紅色氣球拱門喜氣洋洋,遍佈小區的“歡迎回家”道旗和標語讓人倍感親切。老街坊們三三兩兩聚在一起拉家常,臉上洋溢着喜悅。

  沿紅色指示牌來到交房中心,等候區已有不少人在等待辦理交房手續。經過信息覈對、出具收據、簽訂協議、繳納費用等流程後,村民張泉一家順利拿到了新房鑰匙。“之前建的時候,我就總來周邊看看,天天盼着早日住進樓房,一晃這鑰匙都拿到手了,我這心裏可太高興了。”張泉舉起手裏的鑰匙,興奮地衝着家人不停搖晃。

  工作人員介紹,後北營家園小區北望運潮減河,南臨地鐵潞城站與中國人民大學新校區,出了小區門口就是公交站,交通條件十分便利。總建築面積約24萬平方米,共有住房1807套,包含57.28平方米的一居室、88.64平方米的兩居室、113.37平方米的三居室三種戶型。小區地上建築最高27層,地下3層,按照1比1的比例配備車位,家家戶戶都有自己的車位。

  小區內配套設施齊全,幼兒園建築面積3500平方米,設12個班;養老院5100平方米,充分滿足百姓需求。爲保證後北營一期安置房回遷村民順利回遷,潞城鎮黨委、政府提前部署、統籌安排,提前組織了多次安置房交房演練,確保交房過程順暢有序。

  不僅如此,小區內綠化面積共有2萬多平方米,精緻的小公園和休閒區,十分適合老人遛彎兒、孩子們玩耍。

  小區內規劃了9處雨水花園,分區域栽種類型多樣的水生植物。數百立方米的蓄水箱掩蓋在花草之下,降雨來臨時,部分雨水流入下沉式綠地,經過滯、蓄、滲,更多雨水通過植草溝,匯流至雨水花園及雨水收集回用系統。存水經淨化後,隨時循環利用,不僅可以防止內澇,還可節約澆灌成本,形成獨特的生態景觀。另外,小區內的人行步道均爲滲水地磚和滲水混凝土,遇上雨天出門走路不溼鞋。

  潞城棚改項目安置房總建築面積約131萬平方米,分兩期9個標段建設,此次交付的後北營一期安置房爲城市副中心建設以來首批迴遷安置房,後北營二期及其他地塊安置房正在緊張施工中,棚改搬遷老百姓將陸續回遷。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