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魏雅晴

  我想每个人都会有深夜自问的时刻:生而为人,如何自洽?美国作家罗伯特·M·波西格用一本在路上的哲思回答了这个问题:《禅与摩托车维修艺术》。

  他把森林露营、星星月亮与心灵成长、自我探寻写到了一起,身心走的都是风景。“良质”、“全然”,作者以近乎啰嗦的口吻反复强调的,正是人类精神追问的终极意义:摒弃无序,专注本心,你会发现那些做事、成事的基本逻辑。

  以一汽奥迪在华三十年的发展样本为例,我们同样能看到这些相通的逻辑感:如何以中国市场为底色,不断寻找最契合消费者、市场、企业等三方权益的解决路径。诚如中国第一汽车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党委书记徐留平先生所感慨的那样:“中国一汽与奥迪的牵手合作,恰逢时代的机遇,更是双方洞见和勇气的成果。”

  上世纪90年代,中国高端汽车消费的用户,以需求的名义催生出汽车发展史上的著名词汇:二郎腿指数,代指车内后排空间的大小。这项中国用户特有的购车考虑延续至今,在各类评测视频中,评测人通常“以身试法”的测量头部、腿部的富裕空间。

  1996年1月,合资双方在签署联合开发奥迪A6(C5)的协议时,就决定将加长写入进奥迪A6原型车的开发配合中。

  1999年,A6(C5)正式进入中国市场,相比于全球版,中国版A6的轴距加长了90毫米,整车长度也增加了约100毫米,达到了4886毫米。A6(C5)甫一上市即表现良好,至2004年退市,这款车5年内共计售出20多万辆,中德双方的加长尝试首战告捷。

  2003年4月,奥迪A4(B6)正式上市,作为奥迪品牌在中国实现国产化的第二款车型,A4先短后长的演进也是中德双方理念碰撞后的产物。

  2005年4月,全新国产奥迪A6L(C6)在上海上市,新车比全球版车型加长了100毫米。

  2009年1月,一汽奥迪再次推出了加长版的全新奥迪A4L,以月均4000辆的销量大幅拉开竞争优势。

  2012年3月,全新一代亦即“第三代长轴距轿车”的奥迪A6L上市,又一次为“加长”定义了新标准。

  2018年10月13日,作为奥迪品牌最重要的年轻化战略车型,全新奥迪Q2L在成都正式上市。不光是车身加长,在空间、操控、设计、颜色等四大方面,双方都针对中国用户进行了专属开发。

  细数关键节点的产品部署,我们也能看到除了加长这一专属产品特性外,一汽奥迪结合本土市场,从早期的四驱空调系统、宽大座椅、负离子发生器等,到Q2L对前脸进气格栅、轮毂和灯光等三方面的专属设计,从消费者对更大空间尺寸的追求到镀铬饰条的使用偏好,一汽奥迪一直在深度思考着当下最主要的事情:因地制宜的走近及走进。

  对中国一汽来说,合资公司最大的价值也并不只是系列产品的市场成功,还包括那些因为中德双方合作而技术受益的汽车人。

  从技术参与来看,以新奥迪A6L为例,从2007年项目立项到2011年11月完成新一代奥迪A6L 170辆的预生产,在历时5年的时间里中方做到了开发、规划、生产制造、质量控制、物流等环节的全参与。经历了新奥迪A6L全程参与的中方人员多达370人。

  从渠道建设来看,目前一汽-大众奥迪的网络体系已经涵括482家授权经销商,覆盖了全国203个城市。

  这种全程参与、全面介入、全角度深入的“全价值链本土化”模式,不能不归功于合资公司的立意基础和双方做事准则的可沟通、可协作、可被商议。以这项准则去考核一汽奥迪在智能化、电气化、共享化的时代选择,更具有企业发展的参考样本意义。

  首款中德联合研发、专为中国市场打造的战略车型A6L e-tron的正式量产,此外,一汽奥迪未来也将在国内市场推出10款覆盖各级别细分市场的电动车型。

  在智能网联方面,一汽大众拥有国内最高技术标准的实验中心和研发体系,拥有全国最大的冬季试验场、整车试验场、耐久试验场等,合资公司在这些基础设施层面的建设、投入也是充分信任本土市场的创新环境和研发实力下的选择。

  从“全价值链本土化”到“全价值链共创”,一汽奥迪带来的不光是一家合资企业的本土探索,更包含合资双方从接触了解、建立信任到输出反哺、互助受益的查漏补缺,研究双方的成长,更像是研究两个不同性格的人如何协同做事,这其中不光是“求同存异”那么简单,还要有视野、格局、判断、抉择的双向节奏同步。

  听上去很难对吗?让我们回到最初的命题,记住那个最简单也最普世的道理:全然、专注。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