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5年來,遂寧爲殘疾人做了這麼多事情......

自2013年以來,在市委、市政府的堅強領導下,在省殘聯的有力指導下,我市以“殘疾人民生工程、民生實事”爲載體,以“精準量服”爲抓手,切實改善了殘疾人生存發展狀況,爲殘疾人點亮心中明燈,幫助他們開啓“追夢”人生,爲加快全市社會經濟發展作出積極貢獻。

落實重度殘疾人護理補貼、扶貧對象生活費補貼等特惠制度,爲20.3萬人次殘疾人發放重度殘疾人護理補貼近1.3億元;爲1.6萬人次符合條件的建檔立卡貧困殘疾人發放扶貧對象生活費補貼2013.37萬元;投入4200.9萬元,爲1.6萬餘戶貧困殘疾人家庭進行了無障礙改造;投入2419.48萬元,帶動幫助44590戶農村貧困殘疾人發展生產、增加收入……

民生兜底,羣體獲益。一組組數字的背後,映照着我市推進殘疾人事業的堅實足跡,逐步兌現着“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殘疾人一個也不能少”的莊嚴承諾。

扶助創業就業

鋪就幸福致富路

殘聯爲聯繫點村民發放雞苗

建立殘疾人職業技能培訓機構6家,爲11.2萬人次殘疾人提供職業技能培訓和農村實用技術培訓,推動新增城鄉殘疾人穩定就業5200餘人……近年來,我市採取各種有效措施,扶持、幫助衆多殘疾人創業就業,爲其鋪就幸福致富路。

我市積極落實殘疾人按比例就業政策,幫助2200餘名殘疾人在機關、事業單位、企業、民辦非企、社會團體等用人單位實現穩定就業。積極開發鄉鎮(街道)、社區公益性崗位,促進134名殘疾人就業。在全市建立集中就業單位7個,安置了345名殘疾人就業。

五年來,創新建立40個“愛心亭”和近500個愛心超市、愛心診所、愛心作坊等,幫助541名殘疾人穩定就業。積極開展殘疾人“就業援助月”活動,組織120場殘疾人專場招聘會,幫助1000餘名殘疾人實現了就業。

實施康復救助

插上翅膀助翱翔

人人享有康復服務

爲貧困家庭腦癱兒童提供康復救助

圍繞“人人享有康復服務”的目標,我市將殘疾人納入城鄉基本醫療保險制度,落實和完善殘疾人基本醫療保險保障補貼制度,全市殘疾人康復服務水平全面提升。

我市在全市建立社區康復示範站17個,配備了康復協調員,實現殘疾人就近、就便接受康復服務。實施殘疾人康復救助項目,投入資金1100萬元爲1100名貧困家庭腦癱兒童提供康復救助。投入資金1675萬元爲全市各類殘疾人適配基本型輔助器具3.34萬件,投入資金309萬元爲215名貧困家庭聽力殘疾兒童提供康復救助,投資6.25萬元爲全市125名盲人提供盲人定向行走訓練,投資240萬元爲全市200餘名智力殘疾兒童提供康復訓練。

文體繁榮發展

風采綻放更絢爛

四川省第二屆殘疾人藝術節優秀舞蹈節目《蟻趣》

2016年巴西里約殘奧會上,我市殘疾人運動員趙理學獲得反曲弓男女射箭混合團體賽金牌,爲中國代表團獲得首枚射箭金牌,成爲我市首個奧運冠軍。

趙理學爲國爭輝,充分展示了我市殘疾體育健兒風采,展示了遂寧殘疾人奮力拼搏、昂揚向上的精神風貌。

近年來,我市以殘疾人陶冶情操、寓教於樂、康復健身爲目的,組織並承辦各類豐富多彩、健康有益的殘疾人文化體育活動,實現了殘疾人文化體育繁榮發展。在文化、體育領域,殘疾人風采綻放得更加絢爛多姿。

2014年,我市承辦了全省第八屆殘運會暨第三屆特殊奧林匹克運動會,獲得222枚獎牌,其中金牌105枚,銀牌64枚,銅牌53枚,遂寧代表團實現了從第七屆總成績第17名到第1名的歷史性飛躍。

2015年,我市承辦了全國第九屆殘運會暨第六屆特奧會(遂寧)分賽區,得到了中殘聯和省政府的一致肯定和全國殘疾體育健兒的一致好評。

2016年,我市成功舉辦遂寧市第二屆殘疾人藝術展演,選派優秀作品參加四川省第二屆殘疾人文化藝術節,選送的16件作品全部獲獎。

創新精準服務

“量服”助力續航夢

“這下可以上街安居去逛一圈了。”安居區東禪鎮馬家橋村7組的王應家在區殘聯工作人員的幫助下坐上輪椅興奮地說。

近年來,我市創新服務,堅持以“量體裁衣”式服務爲抓手,以促進殘疾人社會保障體系和服務體系建設爲方向。堅持“一人一策”精準服務,着眼殘疾人最關心、最直接的現實利益問題,爲殘疾人一件事一件事地做,一個問題一個問題地解決,持續實施殘疾人民生工程、辦好實事。

落實“現場入戶+網上調研+開放互動”組成的常態化精準需求機制,精準掌握每個殘疾人的具體需求情況。僅2018年,全市就精準掌握了15.4萬名殘疾人152.4萬項次的需求情況。

以每個殘疾人具體需求爲導向,實施“一人一策”服務制度,將服務做到了每家每戶,實現了精準施策、精準服務。2017年,全市爲殘疾人提供了137.9萬項次的“一人一策”服務,每項服務的服務主體、時間、地點、具體內容、投入金額和服務實效都隨時可以在手機上查看。

同時,我市還落實好殘疾人直接監督爲主,社會監督、組織監督、網絡監督爲輔的一體化監督制度,殘疾人可以通過手機隨時隨地對殘聯工作進行“背靠背”評價監督,反映他們的意見或建議。

落實殘疾人信息管理和量化決策制度,對每名殘疾人“一人一策”服務情況的實施精準管理,對每個項目進度、質量、效果等進行精準管理,對資金、設施、績效、幹部等方面進行精準管理。

通過不斷深化“量體裁衣”式個性化服務,我市殘疾人事務的現代化治理水平實現顯著提升。精準“量服”還有效助推殘疾人就業,爲衆多殘疾人夢想持續續航。

強基礎固本源

事業保障更完善

近年來,我市殘疾人事業發展基礎不斷得到了夯實,殘疾人事業發展資金、人員、設施等不斷得到了完善和保障。

隊伍建設進一步健全,在全市134個鄉鎮(街道)、2207個村(社區)均成立了殘聯組織,形成了“橫向到邊、縱向到底”的組織網絡;健全了五個殘疾人專門協會,落實了相關經費,積極開展了適應本類別殘疾人特殊需求的突出特點的專項活動。

資金投入進一步加大,全市逐步建立起與經濟社會發展和政府財力增長相適應、促進區域和城鄉殘疾人事業均衡發展的投入增長機制,爲殘疾人事業發展提供了強有力的資金保障。五年來,全市共投入殘疾人事業發展資金2.83億元。

投資2600萬元,建築面積近8000平方米的遂寧市殘疾人康復中心已經建成,即將投入使用;安居區殘疾人康復中心和殘疾人託養中心已經建成;船山區、射洪縣綜合服務中心,大英縣託養中心建成並已經投入運行……五年來,我市殘疾人設施保障進一步完善,全市各級殘聯積極加快中、省基礎設施項目建設,全市、縣(區)殘疾人康復中心建設基本完工。

總有一種關愛,如陽光般溫暖;總有一種力量,助你翱翔藍天。

“小康路上,不讓一個殘疾人掉隊!”在遂寧,我們正濃烈感受到這種溫暖和力量。

做好殘疾人事業任重而道遠。在新時期,我市將準確把握新時代殘疾人事業發展進步的歷史方位和努力方向,以維護殘疾人合法權益爲綱,以提供殘疾人優質基本公共服務爲重,積極回應全市殘疾人羣衆的期盼和要求,推動全市殘疾人事業步入新階段、邁上新臺階。

小康路上,讓我們並肩同行!

來源:策劃 蘇世界 李冕 採寫遂報全媒體記者 梁界波

編輯:孫 各 胡 倩

責編:陸小曉

審覈:週一帆

監製:杜   波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