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鄉的環境變美了,破損的道路平整了,小區的違建拆除了,房前屋後乾淨了,佔道的難題解決了,市場的衛生變好了,城市的天空更藍了,河流的水體更清了……

瀋陽市開展創建衛生城市以來,我們的身邊每天都在發生着變化,城市環境和治理水平得到了極大的提升。這些巨大變化的背後,是千千萬萬基層創城工作者的默默奉獻,正是他們的努力付出,讓沈城市民有了更多的幸福感和獲得感。

瀋陽市的創衛工作已經取得階段性成果,

今起連續兩天,

讓我們把鏡頭對準這些最可愛的創衛英雄,

瞭解創衛工作背後的感人故事。

11個老舊農貿市場換新顏

王永濤

大東區市場監督管理局 市場科科長

農貿市場“創衛”工作從今年春節開始,他沒休息過一天。大東區11處農貿市場都存在着破舊、衛生差等狀況,王永濤牽頭組織策劃、設計農貿市場的升級改造工作,施工期間輾轉於各農貿市場之間,沒日沒夜地投入到升級改造之中,時刻奔波在解決問題的前線。經過升級改造,大東區的農貿市場有了巨大變化,並打造出多個精品市場。爲了使後期管理到位,王永濤帶頭制定了農貿市場長效管理機制——“1234”管理辦法,使市場的管理走在行業前列。

18年的老舊小區拆除了42處違建

馬立平

鐵西區北一中路社區書記

馬立平管轄的光明苑小區,是一個回遷18年的老舊小區。他每天上班的第一件事,就是在小區內巡視,一旦發現問題立即想辦法解決。發現一處,處理一處;整改一處,規劃一處。紮根老舊小區改造已成日常工作,週末、節假日無休已成常態。居民的居住環境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小區拆除了42處違建和70餘處小開荒、柵欄,清理小粘貼3000餘張。他還帶領社區人員清理樓道雜物、粉刷76個單元樓道,並捐款1000元修建圍欄。

市民出行安全的守護者

田春雷

瀋河區交警大隊大隊長

風雨中,交警時刻在路面堅守,守護着市民的出行安全。作爲一線交警大隊的帶兵人,田春雷時刻與民警、輔警並肩戰鬥,春夏秋冬,風霜雪雨,爲沈城的道路暢通、市民的出行安全無怨無悔地工作着。晨曦微露,他已忙碌在路面;月上柳梢,他仍然與戰友們夜查整治,沒有節假日,沒有星期天,交警正如無數個默默無聞爲城市建設而奉獻的工作者一樣,埋頭苦幹,揮汗如雨。

驅走霧霾捍衛瀋陽的藍天

賈雯朵

瀋陽市環境保護局 大氣處副主任科員

賈雯朵參與編制並印發《2018年瀋陽市藍天保衛戰作戰方案》,協助市政府連續召開了28次抗霾攻堅周調度會,通過開展燃煤小鍋爐淘汰、燃煤鍋爐脫硫脫硝升級改造、秸稈禁燒管控、揮發性有機物治理、總量減排、臭氧污染防治等多項工作,全力改善全市環境空氣質量。創衛工作開展以來,瀋陽環境空氣質量顯著提升。截至2018年11月14日,全市優良天數爲246天,較去年同期提高26天;PM2.5爲40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20%;PM10爲73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16%。

個人出錢出力爲小區建起400平方米花園

黃吉強

皇姑區匯寶社區居民

爲美化社區園區環境,黃吉強認養了自家樓下的一片空地,清運出40多車建築垃圾,換上從農村買來的五車好土和一車牛糞,開始種花種草,起名“薈錦園”。幾年內,先後投資10萬餘元,把“薈錦園”建成瀋陽社區個人修建面積最大(約400平方米)、檔次最高的小花園。

犧牲業餘時間暗訪建築工地

胡姝

瀋陽市建委工作人員

胡姝負責“創衛”調度工作,同時還是網格員志願者,經常利用下班和週末休息時間,對負責的建築工地進行暗訪。如今工地上安裝有“千里眼”,24小時全天候監控, 施工現場車輛出入夾帶泥沙污染道路,材料加工區物料擺放不整齊,沙石料沒覆蓋……這些不文明的施工行爲,都可以通過電腦登錄遠程視頻監控系統,及時發現並制止。如今,沈城工地的施工越來越文明、環境越來越好,胡姝爲此感到欣慰和自豪。

這些創衛英雄

是瀋陽人的榜樣

真心爲他們點贊

來源:瀋陽晚報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